返回第一千一十九章 棺淳  极品鉴定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故事骆天也听说过,这韩信告诉那狱卒,说方框就是千军万马的大战场,两面各代表一方的军力,又教那狱卒怎么跳马出兵,韩信死了之后,那个狱卒也逃走了。他躲藏在一个深山里,搭了间草棚,开荒种地,全家人自耕自食,一有空闲,就专心研究韩信授给他的奇术。

因纸片易烂,就换成了扁圆形小木头坨儿,为好区别又染成红黑两色。又据奇的谐音,把奇叫做棋,还写了一本《棋谱》传给了他的儿子。后人认为棋虽可布阵,但不是真的两军作战,只是一种象征,所以称它为象棋。

“这个故事我是听说过,不过欧阳蒙在墙上刻上一幅象棋……”骆天突然看到墙上的象棋有些不对劲了:“爸,不对呀,不应该有楚河汉界嘛,这墙上的棋盘却没有那四个字,只是一个基本的构局而已。”

“还真是。”欧阳天也觉得有些怪:“看这壁画也不像赶得急,到了这棋盘上就少了四个字,看起来有些故意了。”

“爸,祭台。”骆天指着那祭台说道。

那祭台是石制的,祭祀台上面刻着一个人的画像,与壁画上面怀疑是欧阳蒙的人十分相似,“看来是欧阳蒙了。”欧阳天说道:“看这祭台,也有很多年没有人来过了,骆天……”

“好,爸。”骆天从背包里取出火烛来,点燃了插进那香灰炉里。

爷俩对着那画像行了好几个礼,欧阳天说道:“欧阳先祖,我与骆天前来祭拜,请保佑欧阳家族后人平安。”

香灰炉上的香火的烟突然绕了几绕,从不信鬼神的爷俩对视了一眼,都有些寒毛倒竖的感觉来了:“爸,不会真的像三叔公说的,这里……”

欧阳天说道:“不,是因为风,看这烟飘走的方向,风应该是从这个祭台下面吹出来的,骆天……”

欧阳天也是懂行的人,围着那棺椁绕了一圈,面色就沉重下来:“阴木木的棺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来都来了,走吧。”欧阳天率先钻了进去,一进去,就觉得一阵阵寒风朝上涌,吹在脸上,凉得很,那通道狭窄得很,仅供一人下去,但下去之后就眼前一亮,下面是一个诺大的空间,骆天的电筒一照过去,看到墙上还有火盆,去试了一下,火盆还能点燃,这里马上就变得亮堂了起来。

至周代,棺椁制度化,规定: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也,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四重称大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别为三重、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又,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厚六寸,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无椁。后世帝王、贵族、士大夫,基本沿用此制,然时也有逾制者。《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也棺一;梓棺二。

欧阳天俯身下去,在四下摸索一番,发现那祭台下面一整块都是松动的,叫上骆天两人一起一用力,那块石板就被扳了起来,下面一条通道就在眼前出现了,骆天有些迟疑:“爸,我们要下去看看吗?”

这地下有一幅棺椁,也就是套在棺外的大棺,古代表示死者身份和等级的棺葬制。棺即盛放死者的木制葬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木棺出现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至龙山文化已出现木椁,用于氏族中之头领。殷墟商王陵墓室中,多用大木条叠压成方形或亚字形的椁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

“什么?”刚才欧阳天还在为难要不要开棺椁,完全没有注意到墙上有什么,经骆天一提,也才看到墙上的画像,那墙上是一位苗族少女,十分娇俏的样子,这少女让欧阳天心里一动,走近了看到墙上刻着两个字——珺瑶。

“恐怕是苗族的蛊女。”欧阳天说道:“刚才我看到她在这里刻上了自己的画像之后,走到了欧阳蒙的棺前,那时,棺盖还没有盖上,她有行蛊的动作,有许多飞虫飞进了棺木之中,不等它们飞出来,珺瑶就将棺盖合上了,这些行为,都像是传说中蛊女作蛊。”

在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阴沉木家具及出自阴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历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阴沉木尤其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致使阴沉木更加稀少。民国时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皇帝梦没做多久就一命呜呼。但为了显示曾有过帝王身份,其家人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家财觅得阴沉木,为其拼了一副棺木。这虽是历史笑谈,但从中也看出了阴沉木的贵在难求。

“对,我只是有这么一种感觉。”骆天斗起胆子来:“爸,我恐怕要再用一次异能了。”

“这个,”欧阳天有些为难,既然这棺椁出现在家族的祭祀台下,那么这棺椁里的人完全有可能就是家族的祖先,这开祖先的棺,大逆不道啊,欧阳天绕着那棺椁好半天,依然拿不了主意:“骆天,这恐怕不太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