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晨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回在妓馆改的戏本, 她已令戏班排去了,前几日,戏班主事已来禀过, 新戏本已排好了, 只是她一直抽不出闲暇也就未去看。

眼下又改了, 先前的自然不能作数,戏班还得重排。

这五年间,同一出戏, 一改再改,明苏每每觉得累了, 又或是想念郑宓想念心肝脾肺都疼, 便令人来演一演, 她看一看,只当解解气。

于是看得多了, 兼之本就是她自己所作, 里头的唱腔台词, 她都会背了。

明苏推开了门,走到栏杆边上, 湖水都结了冰,冰上又覆了雪,瞧上去便是一片白茫茫的空地。

她低头看了一眼,心道,若是这时再有旧物送来, 倒不知该往哪儿丢了。

只这么一想, 她便焦躁起来,上回那枚金簪还是夏日之事。

而今雪都下了好几场了, 却再无人往她这里献旧物。怎么就毫无踪迹了?

每回想念郑宓时,明苏方会感慨,天下竟这样大。

描到舆图上不过区区三百二十八座州府,却能将她所爱藏得密不透风。

外头又起风了,明苏的焦躁到了极点。

天这样冷,也不知阿宓能否穿暖,能否吃饱,是不是又受苦了。

她这样牵挂着,夜间入梦,都是那年的黎城,雪下满了江南,在那座小城的客舍中,风将半旧的窗纸吹得飕飕作响,她在病中烧得难受,想睁开眼睛,想看一眼阿宓,想与她说说,接下去她们该往何处走。

可眼皮好似长到了一起,怎么都睁不开。

有一人靠近床边了,她看不到,却能感知那是阿宓的气息。

她的气息很温暖,她的手微微带了点凉意,抚摸在她的额头上,很舒服。

明苏被安抚好了,不急着睁眼了。

“快好起来。”阿宓的声音那样温柔。

明苏却忽然急了,她想说,你别丢下我,我不怕吃苦。

可她睁不开眼,也出不了声。

“我去端药。”阿宓说道。

明苏想点头,想说,好,服了药好得快,我还能替你赶车,我还能领着你走。可她说不了话,阿宓的气息也渐渐远了。

她在梦中等了好久,怎么都等不来阿宓。等到天快亮了,她从梦中醒来,都没等到郑宓回来。

明苏从床上坐起,倚在床头呆坐了好一会儿,脑海中满是那一年的春夜,那一年的雪,还有那一年江南潮湿的客舍与仿佛永无尽头的等待。

她像一条被抛弃的家犬,在街头无家可归。

直坐到天光熹微,明苏缓缓地舒了口气,心中有了些底气。

她这般想念阿宓,梦中都是她,怎会移情?她对皇后,必然只是一时迷茫罢了。

都怨阿宓不回来,以至于让她看到些微像她的人,都想亲近。

明苏寻到了缘由,有了底气,便下了床,命人取衣时,想到皇后赠她的那几身衣衫,也不回避了,命将那身大氅取来,她今日出门穿。

玄过见公主似乎十分高兴,便笑道:“殿下一早便笑眯眯的,可是有什么好事?”

“我梦见……”明苏险些说了出来,但玄过是自小侍奉她的,知晓得太多了,说实话兴许会被嘲笑。

于是她及时改了口,道:“我梦见郑宓回来,扯着孤的衣角,求孤原谅她,还自己将自己锁在孤的床脚。赶都赶不走,烦人!”

玄过憋笑憋得辛苦,于是声音便有些抖:“那可真够烦的。”

“可不是。”明苏应了一声。

外头又在下雪,今年的雪好似未曾停过。明苏站在屋檐下,庭中已积了厚厚的一层。她走了出去,不一会儿,脸就被冻得通红。

侍女忙赶上来,往她手中塞了个手炉。

明苏便冲她笑了一下。这侍女原是侍奉淑妃的,明苏开府那边,恐她无贴心之人照料,方将人赐了她。

此时见她一笑,侍女想到她好女?色的传言,倒是脸红了一下。

明苏捂着手炉,登车入宫,参加朝会。

每逢雨雪,便会打开一旁的偏殿,让早到的大臣们歇息。

明苏到得不早不晚,偏殿中等了些大臣,见她来,纷纷朝她行礼。明苏漫不经心地颔首,一副目中无人的模样。

一些大臣原就瞧不惯她,偏她行事又是无忌,又好女?色,又去妓馆,身为公主,不思嫁人生子,倒在这朝中搅弄风云,着实招人讨厌。

眼下见她这浑然不将瞧在眼中的模样,更是气得胡子直抖。

尤其是几名老翰林,将头撇了开去,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明苏也懒得搭理他们,过不多久,五皇子三皇子也来了。

五位皇子中,上朝参政的只二位,皇长子不得皇帝喜爱,今有三十岁了,仍命他闭门读书。

他自己干脆也死了心,不止闭门读书,这两年还在府中弄了个炉子,学炼丹。

皇帝闻言,倒是笑了一声:“何时吾儿得金丹,也献与朕一枚?”由得皇长子去了。

而四皇子则生来体弱,一年四季,有三季缠绵病榻,而今二十七岁,仍留在宫中,尚未开府。

至于九皇子便不必说了。

于是三皇子与五皇子便格外炙手可热,他们一来,便有不少大臣自然而然地围到了他们身边。

这情形,是每日都有的。明苏并不奇怪,与户部侍郎闲话了两句,觉得有些不耐烦了,怎么还不上朝?她望了眼墙角的滴漏,辰时都过了。

渐渐地,不止她不耐,三皇子也道:“时候不早了,陛下还未来吗?”

“别是什么事耽搁了?”另一大臣也接了一句。

五皇子没说话,老神在在地含着笑,很是沉稳的模样。

又过了一会儿,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跑了来,道:“陛下有令,今日不朝!”

偏殿之中倏然间一静,接着众人齐声道:“是……”

那宦官一走,殿中又静了下来。

这已是本月,皇帝第三回不朝了。

众臣面面相觑,尤其是几位老臣,面上已显出不满。

可他们什么都没说,甚至都未率先出殿,而是在原地等着,随意与近旁之人低语了几句,遮掩了面上的不悦。

明苏环视殿中,笑了一声,懒洋洋道:“既是不朝,那便走吧,孤还有事,诸位若是怕冷,便再在殿中烤会儿火。”

说罢便率先走了。她一走,众人也就三三两两地散了。

大冷天里,白走一趟,明苏自也不悦,她回了马车,倚在暖烘烘的车中,抱着暖炉,想着陛下为何又不朝,天这样冷,各地奏疏必然不少,这时节,怎好偷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