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最后一天的午前,南华公共电视台、资讯频道和综合频道记者聚焦平南小学。炎炎酷日将人影射到了西墙上,聚集在一起的记者和艺术家们早已汗流浃背,影子和纤夫的身影重合在一起。
今天是星期天,气温35度,相对湿度56%,东北风二级。然而即使再闷热也没人敢擅动一步,生怕影子会干扰到在墙壁一角蹲着的稚小身影。
前天因一场雷暴雨耽搁了一天,今天
艺术家淡淡的望了望急切想要知道答案的记者,为了不影响墙绘最后的收官,凑向记者凑过身,然后说道:
“你们中国人不是喜欢说‘胸有成竹’吗?水墨画画竹需要快、准、齐。所以国画家还没开始画竹,竹子其实就已经跃然在纸上了。”
“嗯?”
“所以说在他眼前的不是墙壁,而是一幅画,画得快也是理所应当。”
“原来如此”记者恍然道。
“不过他显然把‘胸有成竹’发挥到了另一种地步,不管是先画竹节还是先画叶子,只要是画在墙上的颜色最后都能构成一幅画。”说完这句话,他自怨自艾的笑了下,“唉,除了画功之外,他的构图和意境我们都比不上。”
艺术家中文说得非常流利,似乎还详细知道国画画法,又用上了“意境”这样的词汇,显然他曾在中国艺术界浸淫过一段时间。听到他有些低落的话语,记者便在一旁宽慰道:
“您太谦虚了,他不是还有画功比不上您吗?”
“愚昧。画家通过练习就可以持续提高的技能只有画功一项。构图练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他显然已经突破了这个瓶颈。至于意境,领悟意境、捕捉意境更是一种天赋!你懂了吗?”艺术家话语中透着些教育或教训的意味。
“对不起……”记者惶然地道歉。
“嘘,要完成了”
镜头转移,稚嫩的小画家最后落笔,将调色盘和画笔往旁边的水桶里一丢。呼的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一身衣服绿绿像个小猫似的。
校长带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从梨木脚下的缝隙斜瞄入角落。
(……没有瑕疵!)他双手握紧了一点,拳头激动得发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