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端午之后, 天气一日热似一日,食为天的生意又回复了之前略有些冷清的状态。

当然也不只是他们一家,而是百姓们非必要都不会轻易挪窝, 整个街上的人都少了, 其他酒楼食肆的生意都变得惨淡起来。

也就是食为天东西实惠又美味,店里还有冰饮降暑, 才能稳住六成的上座率。

但是现在食为天有外卖部了,光兜售冰饮实在浪费, 顾茵就想着让他们帮着送外卖。

孩子脚程再快也有限, 顾茵又去麻烦了冯木匠, 给他们每人做了一辆小滑板车。

就是一个车龙头加上一根杆子, 连着下面一块站人的滑板加四个轮子,每个站人的板子上还设置了一个卡槽, 刚好能把小木箱卡在上面。

冯木匠给人做过学步车,这种滑板车结构比学步车简单,原理也差不多。他做起来驾轻就熟,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被顾茵“压榨”得多的缘故,他和他家里十个孩子的手脚越来越快。

等到端午七天庙会结束, 十辆滑板车就做好了, 一共只要了五两银子。

这滑板车一做出来, 连在人前装老成的顾野都玩疯了, 给他们玩了不到半天工夫, 一个比一个滑得溜。

而且有这种新奇东西玩, 孩子们都说不要工钱也愿意给帮忙。

顾茵当然不会不给他们银钱, 和后世一样,外卖费根据路程远近来决定,近一些的一文钱, 远一些的三文钱。都是孩子们的辛苦钱,顾茵并不会压榨,所以该是多少配送费,就给孩子们多少,还另外每天给每个孩子提供一餐饭和一杯冰饮。

当然因为没有电话和网络,肯定是不能实时定外卖的,得需要提前在食为天预定,当场先把外卖费结了。那便当盒的两文钱是不用给的,等到第二天送饭的时候会上门回收。

夏天外出干活的男人懒得挪窝,能随便对付一口,家里的媳妇孩子却都还得吃饭。

这个时代都烧柴,在这个天气进灶房真跟进火炉没差别,即便是做一顿最简单的饭食,也得出一身的汗。更别说还要收拾桌子,洗碗筷,都是很折磨人的琐碎活计。

食为天的饭食平价,若是点个素食便当,两个素菜一份主食或者直接要一碗有配菜的凉皮,也就五文钱。若是要吃肉的,那更方便了——肉档上用的都是大杆秤,不是药铺那种小戥子,太少的肉不割。割多了一顿吃不完,两顿就放不住。但吃便当就完全不用操心那些。

而且一份虽然要几文钱,但分量绝对和店内没差别,胃口小一些的妇人孩子,两人同吃一份就能吃饱。

就算再加一文钱的配送费,也就是六文钱,没比自己买菜做饭贵多少,一般人家也能负担得起。

所以配送服务一开始,就有不少人家来订,只要说清自己的忌口和喜好,再预付上饭钱和配送费,后头在家等着人来给自己送饭就成。

外送服务在庙会结束后正式开始,顾茵怕孩子们中暑,还交代他们若是觉得不舒服就立刻停下。

但这几个孩子都皮实的很,就算不干这些活计也要在外头玩一整日的,现在踩个滑板车,活动量比他们日常跑动小多了,滑起来还有风吹在身上,谁都没有不舒服过。

原先一共是十个孩子,但是宋石榴有本来的堂倌工作,武安日常是要上学的,所以空出来两个编号。

顾茵既然放权给顾野,也全权让他做主。后来顾野把每个人的编号都往前提了一提,另外再物色了两个新人。

午市开始前,外卖部的孩子们就出动了。

他们日常就是在附近玩的,对路线一个比一个熟悉,送完一波后再回食为天取第二波。

而稍微远一些的,则由顾野亲自配送——满镇子上就没有他不熟悉的地方。

为了方便确认彼此的方位,顾茵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个铃铛,就挂在车龙头上。

夏日午后的住宅区静谧无比,只能听到聒噪的蝉鸣。

清脆的铃铛声一响,客人就知道是食为天的孩子来送饭了。

还有客人给孩子们起了个代号,叫小铃铛。

客人们不止订饭的,也有订冰饮的,顾茵一般都会给孩子们的箱子里多准备几份,怕他们不小心弄洒了,作为替补用。

但是都是顾野挑选出来的孩子,玩滑板车一个比一个溜,从没人这么不小心过,加上镇中心的路也都修的不错,别说便当,连饮料都没撒出来过,所以多的那些便当和饮料都会让他们卖出去。

也不用主动叫卖,客人们听到铃铛声就会出门询问有没有没被预定的便当和冰饮卖。

这样卖出去的便当和冰饮也要多加一文钱,也是孩子们自己的收入。而便当盒和饮料杯的两文钱也是要另外给的,但都知道食为天还便当盒和杯子换钱很爽快,谁也不会觉得这是一笔支出。

一天下来,孩子们只在午饭点前后活动两个时辰,却能多卖出去一二百份便当,食为天一天能多赚几百文钱,孩子们也能有少则十文钱,多则二三十文的收入。

这天下午,孩子们先后都回食为天了,门口铃铛声响作一片。

顾茵已经给他们都留出了饭食,招呼他们坐下吃饭。

孩子们都和她道谢,坐下后却并不动,连最嘴馋的小胖都只看着饭菜和冷饮流口水,没有动筷子。

等了大概一刻钟,顾野最后一个回来了——他负责最远的地域的配送,自然回来的最晚。

等他刚在门口停好滑板车,孩子们齐齐站起身,又是此起彼伏地喊“野哥”。

顾野先走到顾茵面前,让他娘帮着拿箱子和擦汗,再拿杯冰饮咕咚咚灌下几口,再转头对孩子们道:“都坐,吃饭!”

听到他一声令下,孩子们这才大口大口吃起来。

顾茵每次看到他这故作老成的老干部做派都想笑,但人前她也不表现出来,等到孩子们都吃完饭,算好了当天的工钱都归家了,他才和顾野私下里道:“你咋把远的订单都揽下?”

顾野一边扒饭一边道:“他们做不了,我能做,都觉得我厉害,服气我。”

顾茵好笑地看着他。现在她已经不会吃惊了,就像她学厨有天赋,武安记忆有天赋,小崽子对人心的揣摩,也是另一种天赋。

“而且嘛,一刻钟的路一文钱,两刻钟的路三文钱,也不算亏!”

王氏听到这话在旁边也忍不住笑道:“这小财迷的模样,说不是你亲生的别人也不信!”

顾野跟着弯了弯眼睛,“本来就是,娘亲生的。”

很快顾野也吃完了饭,他并不再去外头瞎逛,而是回缁衣巷找休沐的关捕头或者李捕头接着学武艺。

从前只学上午半天,现在是学半上午,然后来食为天上工,下午吃过饭马不停蹄回去学,学到傍晚再来食为天吃夕食,帮着干点杂活,晚上再和武安学认字和算账。行程表排的比大人还满满当当。

王氏看他最近黑瘦了不少都心疼坏了,私下里没少和他说没必要这么辛苦。

他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劝王氏说:“娘也累,我这算啥?”

母子俩一个赛一个的劳模,到了五月底,顾茵一算,因为多了外送服务,这所谓的淡季其实并没有影响到自家生意多少,一天还是有二三两银子的毛利。

送预定的便当只是一遭,孩子们另外捎带卖出去的便当盒饮料杯,那都是要来还的,一过来,那肯定得留下吃一顿。

后来食为天小铃铛的名声也越传越响,富户区的客人也开始订餐了。

这一片的客人订的餐点都贵,利头更丰厚不说,看到热的满头汗的孩子来给自己送饭,还会多给几文钱赏钱,显然是个肥差,顾茵也不插手,让顾野自己安排人手。

他先是另外招了两个孩子,也给配上顾茵新定做的滑板车和铃铛,将送外卖的队伍扩到十二人。

至于富人区的人手,他让二号和另一个业绩最好的孩子去做。

二号,也就是原先的四号,顾野来之前的文成街的孩子王,叫范劲松。

他家就在文成街一带,亲爹还是大铺子里的二掌柜,因为家境还算不错,他打小就不缺吃喝,人如其名,像一颗茁壮的松树一般,虽只十岁,身形在孩子里面算是精壮的。

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是少年人心性了,说要服气个四岁的孩子,那自然不可能。

只是他跑得慢,追不上顾野,真拳实脚的也讨不了多少便宜,这才不得不和顾野和平相处。

后来端午听说有银钱可以赚,他报名参加,因为是给食为天打工,顾野是食为天的少东家,两人关系这才缓和了一些。

但是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对顾野可以说是心悦诚服。

再加上这次顾野把好活计分给他做——同样是跑一天外卖,富人区比其他地方多好几文钱赏钱。他后来觉得过意不去,要把赏钱分给顾野,顾野也说不要,让他自己拿着。

他看顾野的眼神跟看自家亲大哥没区别了!

谁要敢抱怨一句,他第一个不干。

当然给食为天打工,又有滑板车玩,又有银钱赚,还能吃到无比可口的饭食和冷饮,也没人会抱怨,只会怕自己做的不够好,让别人抢了自己的活计是了。

富人区的订单派出没多久,含香楼和望月楼都有些坐不住了。

食为天的什么外送服务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是小打小闹,毕竟他们的富客一般都有小厮下人,要吃什么直接让下人来提就是。

却也没想到小厮下人也是人,谁乐意在这大热天来回跑?

食为天的东西出了名的可口,又不比大酒楼差什么,下人们自然愿意主子定这家,他们在主人家面前多念叨几句,也就变相成了食为天宣传助力。

两家也再次有样学样地跟风,先后推出了外送服务,而且如果是他两家的贵宾,那就不要外送费了。

这举措一出,首先是两家的贵宾肯定都定他家了,虽然他们的饭食贵一些,但也在他们的可以可负担的范围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