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拥去了两千多人,单单为了一家普通老百姓伸冤,这阵势也足够浩大了。
走过了几条街,先来到了邓凯为铁蛋儿和他奶奶重新安排的住处,被安排在这儿的还有许多体弱多病的流民,邓凯办事效率很快。
天浪叫上铁蛋儿祖孙,让她们随众人一起再次去找王员外要人。
队伍里有老人家,众人为了乔装改扮也都是步行,于是他们走得并不快,一路上,铁蛋儿奶奶更详细的向天浪描述了他们一家和这件事的整个经过。
“大人啊,我和老伴儿这辈子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呢,可穷苦人家想要把孩子养大,并不容易,成了年的就小五这么一个......”
一边走,老人一边诉说,身体仍然虚弱的她走起路来并不轻松,众人也都放慢了步伐,全卫国和张福禄还一边一个搀扶着她,一起倾听着她的故事。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原本小五他爹的祖上,还给他留下了三亩薄田,三亩薄田养活五个儿子,虽然吃不饱,却也不至于饿死。
可是朝廷的三饷一加再加,西北最多的时候比寻常增加了三倍,西南也增加了许多,到后来田里打下的粮都不够交税的,就更别提吃饭了,以至于许多田地都撂荒无人耕种了,更是制造了天文数字的流民。
小五家也是深受朝廷苛政之害,他爹没办法,只有把田低价卖给了乡绅,也就是这个王乡绅。
穷人家交不起的税,有钱人家是不用交的,他们可以银子打通官府,隐匿田产。
王乡绅便深谙此道,也因此积累了好大的家资。
他爹原本只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觉着王乡绅也不是读书走仕途的料,王乡绅长大以后,老爹便是让他一心经营家业,绝了走仕途的念头。
不过王乡绅的爹还想继续科举,当爹的读书,儿子挣钱养活爹,倒也有趣得紧。
可当爹的不给儿子争脸,继续读书,照旧是一次次的屡试不第,最后活活把自己给气死了。
王乡绅也是个倔脾气,和他爹一样轴,他爹死了以后,他便没有听他爹的话,他还要继承他爹的遗志呢,这笔账必须翻过来。
不过他也是黄鼠狼生豆鼠子,连他爹那辈儿都不如。
把个铁砚磨穿,墨染莲池,都三十岁了还依然是个童生。
后来乡绅因为经常考又总是考不上,时常在县太爷那露个脸,混了个脸熟,便被县太爷给看上了。
太爷喜欢读书人,尤其喜欢顽强执着的读书人,太爷自己便是五十多岁才中了同进士出身,快六十了才得了实缺做了一任县令。
对王员外的遭遇深有体会,太爷便夸赞王员外精神可嘉,问他既然做人这么勇猛精进,那么敢不敢把他的女儿娶回家去呢?
乡绅轴啊,就怕被人刚,被太爷给激将了,他一拍胸脯说,没什么不敢的。
结果把太爷的女儿娶回家后一看,原来是个先天残疾,好些年都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