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舅舅
看韦氏的样子,文瑾忽然想明白了:“大房的人来过了?大伯母?还有谁?”
韦氏不肯说,文瑾拉着文翰便往外走,韦氏在后面叫她,也没有让她止步。
他俩来到鸭场,史大爷看到文瑾,立刻便叫起屈来:“文瑾呀,你家大姑和大姑父,怎恁不讲理呀,想要鸭蛋,我说卖了都不信,四处找,最后见鸭子歇在塘边,抓了两只,我拦也拦不住。”
“只有大姑大姑父两人吗?”文翰问。
“不是,还有你大伯母,她没有动手,都是你大姑、大姑父动手的,要不是鸭子跳到水塘里,你大姑父害怕下面是稀泥,陷进去出不来,他都想下水呢。”
“听见我家有人吵架不?”
“没有。”
文翰看到他们拔了一行白菜苗,气恼地跺脚:“这跟土匪有何区别?白菜才长到两寸高呀。”
文瑾考虑是不是明天,去把镇长请来,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文翰还是气不顺,母亲那么好的人,平白无辜被打了,以后的日子里,他和文瑾,是守在屋里还是上山采摘?总不能不生活吧?可谁敢保证,哪天焦氏不会再来发飙?
韦成岚笑呵呵地坐下,先尝蒸鱼,一口进嘴,愣住了:“我也算是水边长大的,这滋味,怎做出的?”
文瑾来到这个世界一年,心情从来没有今天这么舒展,觉得这秋风,是那么的清爽宜人,风中的香味,都是那么浓郁好闻。
“咱这儿的厨子,除了会蒸个条子肉,哪有文瑾做得样多?”文翰由衷夸赞。
“不用,我有钱!”文翰一拍口袋,“昨天卖山货的钱,忘了放家了。”说完,他拔脚就走了。
焦氏吓得又是一缩头,赶紧回转身钻进了黑漆大门里。文瑾注意到隔壁杨家的柴门,也是稀巴烂的样子,估计韦家舅舅连钱串串和杨柄娃也一起收拾了。
“成岚!成岚!”韦氏在后面喊。
两人返回,大门口,站着一个人:“魏大娘,你有事吗?”
韦成岚好久没来姐姐家了,他也确实想看看,姐姐家到底过得如何,便很爽快地答应道:“好呀。”
“好啊!”文瑾自己没亲戚,把这茬忘了,听文翰所说,韦家舅舅是个是非分明、敢作敢当的人,虽然韦家湾不大,但二十多岁就开始当里正,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文翰母子早就看惯了文瑾做饭,倒是不觉得稀奇,把韦成岚看得眼缭乱,他夸文瑾:“你这两下子,比老把式的厨子都利落。”
韦氏此刻,心情也比刚才好多了,竟然微笑着说:“文瑾也不知道怎么学的,做饭好吃的不得了。”
文瑾和韦氏跌跌撞撞走到林津镇,韦成岚和文翰已经准备返回了,焦氏哭得两眼通红,正站在家门口低头行礼,她一脸怨愤,看韦家舅舅的眼神,却畏惧瑟缩,文瑾心怀大畅。
“我听见,你大伯母说你母亲不孝,你母亲说,已经分家了,过节她都有礼物送去,没有做不合礼仪的事情,然后,听不见了,后来,似乎谁动手了,唉!”
第二天,文翰和文瑾没有去赶山,打算和史家祖孙,把鸭场的防卫加强一通。
“呵呵呵,这道理一套一套的。”韦成岚以前也见过文瑾,跟在大人后面,低着头畏畏缩缩,根本就不引人瞩目,没想到她竟然是这么爽利能干的。
“姐姐!”韦成岚早听了文翰的话,专往姐姐脸上瞧,那隐隐约约的手指印,让他顿时怒火填膺,“姐姐,你把我这个弟弟当什么?摆设吗?在你眼里,我是那么无用,那么无能,那么不堪,不可依赖吗?”
文瑾把鱼用盐腌渍,大米兑好水,还把刚拔的胡萝卜苗,洗净拌面,放上盐,三样一起放进蒸锅,然后把文翰帮着洗干净的鸭子,剁开配上酸萝卜炖汤,韦氏坐着,帮着给两个灶添柴,文瑾又切了一盘咸鸭蛋,一盘松蛋,鱼蒸十几分钟就好了,韦氏帮着把蒸锅端下来,文瑾接着炒了一盘虎皮豆腐,一盘鸭蛋,文瑾打开蒸锅,取出鱼和蒸菜,再赶紧把锅盖好,炒锅倒油,热上,然后给鱼身撒上辣子面,拌面粉的萝卜苗上面放蒜泥,油足热,用铁饭勺舀出来匀匀泼在上面,几个菜便好了。蒸锅继续蒸米饭,一家人先开始吃菜。
“娘——”文翰忍不住哭起来,“她们欺负你啊!”
韦家舅舅拉着文翰,掉头就出去了。
“文翰,文瑾,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反正她们也没拿走什么,我今天说了断头话了,今后,她们若敢再来闹,就不认这门亲戚,娘说到做到,到时候一定请了镇长耆老,把字据写出来,和他们断绝关系。”
得到文瑾的支持,文翰的脸色好了些。
“不不,不是!”韦氏急了,“成岚,你别——”
文瑾早有防备,把稻米、腌制的咸鸭蛋都锁在后院的库房里,钥匙也没给韦氏,焦氏竟然动手了。文翰已经出离愤怒了,跑进屋里,又拿着刀子要去大房算账,韦氏紧张地喊道:“文翰,文翰,你要是想让娘安宁地活着,今天就给我乖乖站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