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瑾想了想,拉着文翰进了屋。
韦成岚没说话,眼光平静地听文瑾往下说。
“你说!”见弟弟如此郑重,韦氏有些惶然。
两人来到厨房门口,舅母还在哭,韦成岚一句话也没有。
葛氏无语,但她的脸色却有些愤然,好容易一家人有吃有喝,儿子女儿还能去读书,男人却又想折腾了,为了他的那些族人,一家人付出多少了呀。
“我想回去。文瑾一个小孩子都能把荒滩变良田,我想回家试一试。”
“舅舅,你想回韦家湾,我也不反对,不过,不是回去常住,而是暂时做个安排。”
哑巴有微弱的听力,人也挺聪明,没几天便学会了韦成岚平日做的活儿。
她用帕子抹了一下眼睛,继续哭诉:“你,你不能再带我们回去,哦,不,我回去可以,亮曦他们还小呀,这个不行,你带着孩子在这里,我回去照顾咱族里的几个孤老……”
葛氏见男人一脸难过,心里也十分不忍,可又不舍得孩子受苦,为难了半天,抽抽噎噎地哭上了,文翰听见了,赶紧跑过来找文瑾:“怎么办?舅舅闹着回韦家湾呢。”
钱家人却不知韦成岚的打算,见他带来的人是个哑巴,很勤快能干,便没多说什么,反正家里的事儿太多了,总是忙不完,多一个人,也多一份力量。
这天吃过早饭,韦成岚一边帮忙弄猪食,一边和韦氏说话:“姐姐,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我们一点一点做起来,总有一天能完成。”
可惜好景不长,河滩地迅速失去了肥力,人们不得不四处迁徙。
他怎可能自己离开,把妻子孩子留给姐姐抚养?可不留下,葛氏如何肯依?她做母亲的,实在没法回到大的孩子读不起书,小的孩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那种日子里去。
“二伯母,舅舅,舅母,我有话说。”
“舅舅,韦家湾不能这么发展。你们应该停止垦荒,河滩自然会长荒草,邻近河水的地界,可以移栽芦苇。
芦苇荡能够蓄水,还能防风,有了它们,秋冬季节整个旧河道风沙弥漫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改善,过上几年,芦苇荡就能形成沼泽,你们可以养鸭、养鱼。
还有,离河水远一点的河滩,就由荒草去生长,甚至可以在夏天水多的时候,种些不怕水,还耐旱的草类,然后,你们可以养羊,养猪,羊粪猪粪又能肥田,慢慢积累,河滩的沙土地就不那么贫瘠,这个时候,才可以考虑种水稻。但自始至终,你们都要把握草多田少的原则,还有,不许散养牲畜,而是割草回家,不然,草根本长不上来,就被羊吃光了。”文瑾也不是环境保护专家,她只能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
今天停电,只好两章连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