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冬悦这件事。
崔氏最初会操办主要还是为了应千云。
顺便再利用冬悦挡一下外面的风言风语。
对于应家来说,赎身的钱根本不算多少。
在应千云寿宴上为应千宜解决了那么大的麻烦之后。
崔氏更是把之前应千云拿出来的钱都还给了她。
都没走公中,用私房给冬悦赎得身。
本来一切都挺美好的。
对外,人家只看到了应家聘了个貌美又擅乐的乐人,又是赎身,又是改籍,那真的是挺看重的。
对内,应家象征性的留人一两年,放人家小情侣过自己的小日子去。
算得上一件积德行善的事情。
在大家都舍不得冬悦的技艺之后。
反向操作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什么?让我们家的乐师嫁过去?
有本事你嫁过来?
对方是谁?
千云的伙计?
那就更好办了!
大概是人在中央,这种空子钻得贼快。
应爹和二叔当场一商量,要不现在趁着冬悦和应家的契约还在。
直接由应家做主,先把孟磊娶进来再说。
这名分订下了,以后家主是冬悦,那么冬悦在哪儿工作,孟磊都无权置喙。
“我在对街有个小院,可以让他们俩住那儿。”
应三叔的妻子可是有爵位乡君。
嫁到应家来,娘家可没少置办产业。
“入赘还有什么流程?下聘怎么下?婚礼怎么办?千云,你那个伙计是家中独子吗?”
“独子也能入赘的。”
“他会不会不乐意?”
“不乐意不是更好嘛。”
“千云说他们情深不悔,别闹。毁人姻缘遭雷劈的。”
“允其子姓孟。”
都讨论到这个地步了,应千云和冬悦再不开口,那明天可就洞房了。
一个谎言永远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弥补。
冬悦原本还庆幸,当初随便一扑。
正好扑了一个单身的。
否则还得和人家的妻子解释。
哪想到后续会发展成这样。
当然,内心还是充满喜悦的。
应家人现在的“尽心竭力”,可不就是自己技艺高超的证明?
那就是对自己的音乐最大不过的赞美。
冬悦克制着自己的激动。
表示自己愿意留在应家继续工作。
结婚的事情,先放一放,她暂时不想成婚。
至于孟磊,不用那么复杂。
“他若不愿,哪怕是我娶他,也没什么意思。”
孟磊若是不愿意,她还不嫁了。
应家三位男主人纷纷点头。
有本事,有理念,有傲骨,正是他们所敬佩的。
应千云也很高兴冬悦一口气征服了整个应家。
不是因为出色的容貌。
而是因为堪称国宝级别的一手绝妙的琵琶。
这种人生信仰上的认可和成就,简直是无以伦比的。
若是再过个二十三十年。
她的年龄足以让她可以免于美色侵扰的时候。
她更加成熟的技艺,阅历,赋予乐曲的情感,再加上应家的推广和支持。
冬悦没准真的能成为一个名留青史一代大家。
家宴结束,基本上每个应家人都心满意足。
应爹也在回房后还在回味绕梁三日的仙音。
就接到了崔氏的谈话请求。
崔氏面对自己的丈夫,一直走着的是温婉贤淑,拐弯抹角路线的。
什么事情都铺垫了再铺垫。
等待应爹get到了她要说的内容,那么话题结束。
也幸好,应爹的工作中,本身就是见惯了各种虚与委蛇。
妻子喜欢绕圈说话,对他来说如鱼得水,理解难度不大。
毕竟崔氏只是绕圈,并不是猜谜。
而今晚却是直言直叙。
“那位袁姑娘是难得的好相貌,又能弹奏这样一手琵琶,如今还是自由之身……”崔氏认真的看着自己的丈夫。“无论她与那位姓孟的郎君到底能不能在一起,我都不希望她成为夫君身边的人。”
应千云和冬悦无语了好几次。
崔氏自然是看出点什么来了。
只不过完全没想到他们根本不是情人。
只是单纯的认为,感情有了变数。
毕竟,不说现在的身份已经有了变化。
就算是当初,冬悦可也是哭哭啼啼的去倾云阁找人的。
可无论变了没变。
冬悦都是因为应千云最初的承诺,幸运的赎身入府。
如果冬悦最后成了自己父亲的姨娘,你让孩子情何以堪。
认真听完妻子的要求和解释。
稍微有点明白妻子今天为什么直言直叙了。
涉及到应千云。
崔氏如果绕圈说了,生怕丈夫有所误会,适得其反。
可现在误会是没有了。
疑问更是出现了。
直言让他不要过界,不是担心家里多一个年轻貌美的姨娘。
是为了……千云?
这么多年的夫妻了,他们的了解是相互的。
在女色方面,崔氏再不高兴,也从不明面上反驳自己。
现在自己并没有流露出要纳袁大家的意思,崔氏就这么急忙拉出底线来。
只能是为了孩子。
上一次看到妻子那么急着直说一件事。
还是崔家那个小蠢货翻车的事情。
在看到丈夫点头之后,崔氏彻底放心了。
不过她依旧不会让冬悦出现在丈夫面前。
不是信不过,而是给家里的女孩们展示一下身为正妻的手腕。
随后属于崔氏的绕圈式说话又回来了。
话题中心还是应千云。
应博明听着听着,总结了一下就是……
千云这姑娘,恐怕对于浪漫多情的文人墨客不是很感兴趣。
她似乎偏好直爽的武将之后。
不过,看情况,只是小姑娘自己的想法,她并没有正式接触过,也不一定准。
总之你要开始多观察武将家了。
最好找个机会,让孩子参加一下马球会,武射会之类的。
没有的话,你想办法组一个。
三叔是武将,可他的官职还太低了点。这种局,还是你来比较合适。
让一个文臣去想办法组一个武将家青年才俊都会出现的局。
让自己闺女想办法去看看。
看起来异想天开。
不过这也是崔氏对丈夫能力的了解,才如此开口的。
“武举就在最近了,夫君觉得呢?”
应博明觉得很惊悚。
几个月前,那个端着标准疏离的微笑提醒他应千云学业有问题的妻子哪儿去了?
“千云这孩子太软了……”
将门之后?
不合适吧。
“千云这孩子外柔内刚,人又在外面多年,是个很有主意的孩子。武将家说不定反而更适合她一些。”
崔氏略有唏嘘。
就她个人来说,她还是喜欢读书的孩子。
怎么说呢,虽然夫家和娘家都有人从武。
可崔氏本人作为文臣的妻子,这么些年的思路也是跟着文臣走的。
孩子嫁给读书人,会让她有点安全感。
然后应博明又听了一耳朵。
千云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心性极佳。
千云相当会调教下人,她的人能干、忠心、还会赚钱。
千云礼仪修养十分出众,连钱嬷嬷都夸,无论什么新的姿势,她学起来都没超过半天。
千云对于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清楚,第一时间就知道该做出什么选择。
千云也不是一位刚强的,她很会利用自己柔弱的外表,更知道什么时候该依赖人。
“昨日带她去李家的孩子的百日宴……”
有个特别傻逼的老姑婆冒出来,说了一些崔氏不会真心待庶女的暗示。
那时候应千宜的眼睛都冒火了。
而千云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