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  皇后她又美又作又矫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这是李承度的母亲听泉居士在见到万里村前的立碑时,道出的第一句话,她因此选择了此地, 作为夫妇二人颐养天年的居所。

在被扶侯救下后,他们未曾再回故地, 也不曾对李承度有所要求, 似乎不欲再参与洛阳的争斗。当然,依旧热血澎湃的李蒙将军, 其实是很想再回去尽忠的, 只是这次在毫无自立之力的皇帝和夫人之间, 他选择了后者。

李蒙将军的大半生都献给了大鄞,最后几年,终于单独留给了夫人。

李承度身为人子, 代一家人在扶侯身边报恩六年, 期间只要有空闲就会回来看望过双亲, 自然清楚他们在这里过得如何。虽比洛阳清贫,却足够平淡惬意, 最后离世时, 也是一前一后地闭眼, 再无遗憾。

这座合墓是他应他们要求所立, 每年都会祭拜, 并托付了甘叔一家看护。

扶姣仍止不住震惊,话都不会说了,只剩双眼拼命眨动, 似想确认是不是看错了, 或在做梦,“……你是李蒙将军之子?!”

李承度颔首, 将墓前新积攒的雪扫开,擦拭墓碑,再取出两个小盏,倾上烈酒,撩起袍角下跪叩首。

他做得很平静,甚至一句话没说,扶姣也是和他相处这些时日,才能隐约感觉出他此刻的柔和与些许欣悦。

她终于明白那次他说的“大约就长我这样”是什么意思了,原来李蒙就是他的父亲,自然相像。

往日无比大胆自信的小郡主憋了一肚子话都不敢再说,愣怔地看着合墓上的听泉居士几字,好半晌才结结巴巴地开口,“我、我也可以祭拜一下他们吗?”

她景仰听泉居士,李承度清楚这点,自然应下,“可以,母亲知道应当会很高兴。”

他再度出声,这方的空气才好似再度顺畅流通,扶姣悄悄舒出一口气。她想起什么,忽然到一旁理了理衣襟发髻,然后回身郑重无比地接过那一束香,对墓碑三跪九叩。每一叩都无比认真,砰砰砰的声音让李承度侧目看去,看着小郡主额前迅速变红,不由莞尔,但也没阻止。

祭拜不过寥寥几息之事,李承度不是多话之人,扶姣在那墓前也不敢大声喘气,在他从附近取出什么准备离开后,就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

回去的路上,扶姣再也没提要李承度背的话,老老实实被他牵着,乌溜溜的眼时不时就要小心觑一下,仿佛第一次看到他般,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李承度先把她送回自家小屋,再去甘叔那儿借了些菜肉等物,再回时发现她仍站在那儿巴巴地等自己,开口提醒,“每隔几日甘叔都会来清扫,桌椅很干净。”

“喔”扶姣这么应了声,仍亦步亦趋地跟他,黏人的小尾巴看着乖巧,实则总让李承度觉得转身时会不小心撞着,便用眼神询问。好半晌,扶姣犹豫问道:“这儿……是不是都是听、你阿娘常坐的地方呀?”

“……”明白过来,李承度不由讶异,原来景仰一人会有如此力量,连无所畏惧的小郡主也会缩手缩脚,是怕有损听泉居士生前住所吗?他回忆片刻,道:“母亲很少出寝屋,其他地方都可随意走动。”

他指了指东侧的内室,示意只有那里是母亲常待之地,扶姣唔了声,背着手纠结了会儿,又探脑袋踮脚,认真端详他的面容,问“那、你和你阿娘长得像不像?”

“不大像。”李承度如实回答,“我八成像父亲,另外两成……大约是像祖父。”

所以有时候母亲看着他,都忍不住笑李家男儿一个比一个厉害,还道他日后有子,定和他十足十得像。

扶姣不知是庆幸还是惋惜地松气,但总算不再像之前那样,看见他做什么都要眉头跳一下,生怕他受伤般。

她也没出厨房,自发端了小凳坐在不远处,开始叭叭地问问题,譬如他们是何时到的万里,他又是为何去的长公主府,然后问听泉居士平时喜欢做什么、吃什么,最后过得如何,有没有留下什么话之类。

先前的问题还算正常,后面几乎就变成了对听泉居士一人的追问。

李承度早料到有此一着,边有条不紊地做饭,边一一答她,听得扶姣眉头忽紧忽松,喜怒哀乐竟在短短时间内都呈现了一遍。

随小屋烟囱慢慢吐出烟火,屋内热意渐升,饭食也做好了。

寻常的三道小菜,经李承度的手一烹,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动。扶姣确实饿了,停止提问,乖乖上饭桌用饭,只是挑食的毛病仍改不了,对于她不喜欢吃芋根碰也不碰,筷子连那盘菜的边缘都不曾擦过。

连日在山林中奔波,他们大都用的肉食,本就少吃果蔬,李承度略一思索,看向芋根,沉吟道:“这个……”

扶姣看向他。

“母亲说它又名土芝,堪比灵芝之效,很是喜爱,冬日时常食用。”

……这样吗?扶姣不由微微睁大眼,仔细看去,芋根仍是那个模样,雪白的块状,却无来由添了层不寻常的光芒。

听泉先生都很喜欢它,说明肯定不是它的味道不行,那……果然是她还没有领略到其中奥妙罢?如此想着,扶姣鼓起勇气试探性地夹了一筷,尝尝,并不那么反感了,再尝尝,似乎就觉察出美味了。

眼见几句话就让她喜爱上这盘芋根,李承度险些止不住笑意,以拳抵唇轻咳一声,起身倒了杯水。

最后大半盘芋根都进了扶姣腹中,她被教导要每餐少食,从未吃得这么撑过,不得不在屋内来回走动消食。

江北的冬日天黑得极早,如今申时刚过,天顶最后的光芒就已消失殆尽。从窗口看去,能瞧见附近人家接连亮起隐约的灯火,偶有孩童的欢声笑语,窗外又陆续开始飘雪,但瑟瑟寒意已被厚重的棉帘和屋内炭盆隔绝在外。

扶姣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听泉居士会选择定居此地了。

她望了会儿回身,李承度正在慢慢地拭剑,在烛火下极其专注,眉眼微垂,将剑身的每一寸都擦拭如新。

“这是李蒙将军的剑吗?”她好奇道,凑过去仔细瞧了几眼,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她对兵器没什么研究。

李承度说是,将剑身放下,又握起剑鞘。

这把剑在万里尘封太久,他此来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将它带走。见扶姣仍一副没反应过来的模样,李承度提醒道:“郡主不是说,要去招兵买马营救圣上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