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章  宫女在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府密室被盗一事不宜声张, 宋老太师这才连夜进宫禀奏天子,此时已是子时三刻,万籁俱寂,殿内除了呼吸声, 唯剩跳动的烛火偶尔发出的“噗噗”声。

“大师傅是如何察觉的?”

“为了安全起见, 老臣在盛放面具的冰鉴盖子上放了一根白头发, 今日晚膳后,也是随手去查看, 无意中发现盖子上的白发不见了,那必然是被人动过啊!”

白发寻常, 打开盖子时就会飘落在地, 再心思缜密的盗贼, 也难察这道“玄关”。

“询问过陈呦鸣吗?”

“老臣离府这几日,特意交代夫人监视公主, 想必不是公主所为。”

所谓家贼难防, 在发现端倪后, 宋老太师立即盘问了府中上下几十口人, 已全部排除了嫌疑,如此说来,是外人所为了。

陈述白放下奏折, 权衡着另一重身份暴露的利与弊。

密室里那么多宝贝不盗,偏盗取易容的药水和面具, 那必定不是简单的偷盗,既是有所目的, 那就麻烦了, 可至今为止还未收到任何有关“元佑”行踪的消息, 或许对方也在调查“元佑”这个人。

既有了暴露的风险, 宋老太师提议道:“陛下不妨舍了这重身份,再寻个合适的身份,老臣也好提早着手制作面具。”

陈述白单手支颐,转着手中御笔,浅色瞳仁在灯火下呈现出金棕,比晨雾中的曜光还要漂亮。

跟他耍心机,好得很!可猫和猫鼠中,他从来都是猫。

“劳烦大师傅在各署放出口风,就说元佑在南城外十里的小镇上秘密执行任务,手里握了不少关于朝廷内鬼的线索,再秘密派遣一支精锐前往小镇,隐于暗处,见机行事。”

引蛇出洞啊。

如此一来,想必会有内鬼前往十里外暗杀元佑,再销毁他手里的线索!而盗走药水和面具的人,或许就在各署之中,亦或者是内鬼效命的幕后主子。

假若元佑被秘密杀害,对盗贼而言最为有利,他们可以彻底利用元佑的身份行走在朝廷内外,成为天子近臣!

宋老太师默了几许,忽然有些期待这场无声的较量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臣接旨。”

宋老太师离开后,陈述白无心再阅奏折,想起殊丽对元佑的关心,烦躁感再度袭来,有时候,他恨不得将殊丽打发出宫,以免扰他心绪,可终究是没舍得。

宫外,浣衣局。

“有人逃跑了!”

随着一道尖利的嗓音,浣衣局的婆子太监被扰醒,纷纷走出寝房。

喊叫的人是这里的管事太监,据他说,新来的一批人里,有人忍受不了重务越墙逃跑了。

太监们追了出去,很快惊动了侍卫,展开了小规模搜捕。打更人的梆子声被太监的叫喊声冲淡,附近的街头巷尾全是宫里人。

禾韵揣着一个包袱,躲在城中巷子里,深知若是被抓回去,定会被乱棍打死,可若是不逃,将一辈子暗无天日。

她从进来的第一日就被管事太监相中,为了苟延残喘,她欲拒还迎,从他那里捞了点钱两,这才有了逃跑的底气。

听见巷尾传来脚步声,她浑身紧绷,握紧手中刀片,眼底燃起了从未有过的癫狂。

她不能回去,绝不能回去!

当脚步声渐近时,她猛地从草堆里站起,朝来者刺出一刀。

腕子被一道大力扼住,生生逼她松开了手。

刀片落地,发出清脆声。

扼住她手腕的男子轻蔑一笑,“想杀我的人多了,你又是谁?”

皎皎月光下,男子瑰丽挺拔,一身布衣遮不住通身的贵气,只是,他双眼蒙着纱,是个盲人。

“我......”禾韵惊慌失措,噗通跪在男子面前,“小女子被奸人所害,落入泥沼,偶然逃脱,还以为是囚禁我的人追来了,这才冒犯了郎君,望郎君谅解!”

被人追杀?

透过薄纱,陈斯年看着跪在地上一脸惶恐的落魄女子,微微勾唇,“不必行此大礼,请起。”

禾韵的容貌算是出挑的,月光下泪意盈盈时更显楚楚可怜,陈斯年仔细打量后,问道:“无家可归?”

禾韵心弦一动,“我早就没有家了,郎君若是愿意收留我,我愿意为奴为婢,报答郎君一饭之恩!”

陈斯年放下手杖,原地戳了戳,在地上戳出个坑儿,“跟着我可以,不过,一旦跟了,此生就不能背叛。”

在入宫前,她是清白之身,未与周太妃签下契约,可她的路引还留在周太妃那里,比卖了身的宫人好不到哪里,可她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是从浣衣局逃出来的,否则无人敢收留她。

“奴婢愿意,但奴婢的契约还在家主手里。”

“这个好说。”不过一纸契约,陈斯年并不在意,听见周遭传来的叫骂声,陈斯年转身没入黑暗中,“跟上吧。”

禾韵欣喜,拎着包袱小跑过去,以为自己遇见了一位宽厚的善人。

微不足道的宫女逃之夭夭,司礼监虽会怪罪下来,却不会一味花费人力物力去寻找,很快,禾韵就会被宫人们选择性遗忘。

两日后,大将军府。

张胖子避开侍卫来到客院,将一张纸条递给陈斯年,“听宫里人说,元佑在南城外十里的小镇上办事,咱们要不要活捉元佑,取而代之?”

陈斯年打开纸条,上下撩动眼帘,“消息可靠?”

“大理寺放出来的,必然可靠。”

若是能够假扮元佑,很多事情就变得易如反掌,可与陈述白一样,陈斯年是个极为敏锐善疑的人,凡事不做好退路,绝不会铤而走险,“若是得手,依照元佑的身形,你觉得咱们中谁最合适冒充他?”

张胖子搓搓下巴,“那还得是主子您啊,不过风险太大,不如让老齐去。”

老齐与元佑、陈斯年的身材比例差不多,加之擅长一点儿易容术,只要能完全了解元佑这个人,就能做到以假乱真。

听了张胖子的建议,陈斯年从自带的冰鉴里拿出面具,就着药水贴合在脸上,对镜照了许久,“叫老齐带上人,务必小心。”

卯时一刻,殊丽被一阵拍门声惊醒,天子已给她放了几日的假,谁会在此时前来打扰?

身侧的木桃昏昏欲醒,发出哼唧,她轻轻拍抚几下,趿上鞋子走到门边,“谁?”

门外传来冯姬的声音,“姑姑,陛下有旨,让你和小奴去一趟城外。”

殊丽拉开门,不解道:“可说了是何事?”

冯姬已然收拾妥当,肩上还背着一个包袱,“小奴也不知,就说让咱们连夜出发,在城外十里的小镇上待命。”

大晚上的又给她安排任务?殊丽欲哭无泪,但也不好耽搁,穿戴整齐后随冯姬和两名侍卫一同出了城门,朝一座小镇赶去。

马车晃晃悠悠间,殊丽总觉得事有蹊跷,却又问不出个所以然,那两个侍卫全程面无表情,跟行走的石雕一样。

马车停在一处山谷之上,附近房舍高低错落,随处可闻呼啸的西北风。

每走几步,殊丽心里的疑惑就更浓几分,等走进一座简陋的小木屋,心也没有踏实。

“小公公,陛下是让我们来探望哪位隐士高人的吗?”

冯姬失笑,拿出包袱里的茶包为四人冲泡,“陛下惜才,若是隐士高人,想必陛下会亲自前来。”

木屋有两间卧房,殊丽睡在一间,其余三人挤在一间,就这样挨过了整整五日。

第六日头上,山谷之下的一座小院传来厮杀声,惊醒了山谷之上还在梦中的人们。

殊丽和附近百姓一同站在山坡上往下瞧,耳边全是窃窃私语。

“官兵来抓逃犯了?”

“看着不像呢,倒像是山匪偷袭了路过的官宦。”

“两拨人都操起家伙了,一会儿若是打过来,咱们可得躲远点,免得误伤!”

这时,一个老媪气喘吁吁地跑上山坡,怀里还抱着哇哇大哭的外孙,气得只拍腿,“那是我家!诶呦不得了,开始是十打一,后来不知从哪儿涌来一批官兵,将那十人团团围住,打得不可开交,我家的牛棚羊圈都被掀翻了。”

一听是官兵,看热闹的百姓们放下心来,也不张罗去报官了,“那十人是匪贼吗?”

老媪放下外孙,揉了揉腰,“是刺客吧,他们起先围攻的是一位钦差,借住在我家,生得那叫一个俊朗。”

一听是钦差,百姓们来了兴趣,“那是大官啊。”

“借宿时,他自称是礼部的员外郎。”

礼部员外郎......

殊丽心口一紧,心弦骤然断裂,紧捏住裙摆,定定望着打斗的方向。她很想跑过去护住元佑,可理智尤存,即便自己过去,也是添乱,还会加重元佑和天子的隔阂,虽不觉得自己在天子心中有什么分量,但实在不想给元佑雪上加霜。

打斗结束时,山谷下的小院归于平静,可殊丽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她小心翼翼打探起那边的事,直到听见元佑中了一刀,刀中心口。

虽然天子让她来此的目的不纯,但刚刚的打斗是真,元佑受伤的可能性很大!

再抑制不住内心的担忧,殊丽提裙跑下山坡,朝小院奔去。

“姑姑,等等小奴!”

冯姬在后面撵着她,纳闷殊丽怎么能跑得这么快。

没理会身后的冯姬,殊丽满脑子全是那句“元大人心口中了一刀,正在接受救治”,心口受伤,再轻也是致命的!

理智被担忧占尽,她推开篱笆门,余光扫到被摁在地上的十名刺客,脚步未停,直奔客房而去。

当推开房门时,血腥味飘至鼻端,殊丽担忧地看向被官兵围在中间的男人。

男人单手搭在双眼眼帘上,咬牙闷哼,浅色的衣衫被染了一片血迹,皮肤苍白如纸。

“元佑......”

殊丽扶着门勉强维持身形,视线落在伤口上,深可见骨。

可受伤的位置,并非心脏,而是腹部。

殊丽松口气,走近几步,站在蹲着的官兵之外,向里探头,满眼担忧。

一名太医正在处理伤口,动作娴熟。

此刻,殊丽再被蒙在鼓里,也能猜出这是一场以元佑为饵的棋局,否则怎会提前安排好太医。

伤口未及要害,又有太医在场,殊丽彻底松了口气,可就在她想要静静瞧会儿元佑时,男子忽然垂下手,睁开了双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