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忽悠风暴(一)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短短两日的夏威夷驻留,宾主双方都收获甚丰,满意收兵。

陈少宽的心情尤其不错,自己这个貌似地位崇高实则没什么权利的部长受到美国海军上将的礼遇,自始至终都给予充分的尊重,态度之好可谓空前,对于接下来到美国本土的行程不免更加的期待。

这里面,朱斌起到的作用自然不小,陈少宽私底下也不由的暗自感叹,说一千道一万,什么都不如黄金美元来的实在,同时也对朱斌一波又一波层出不穷的所谓计划好奇不已。从开始风闻他的行动开始,到现在他四处许愿遍地挖坑,当真有那个能力填上?就不怕出现八个茶碗一个盖的事情,满盘子划拉不过来,把自己坑死?

貌似这小子完全没这个心理负担啊!而那些外国人还偏偏就信他,当真奇哉怪也!

朱斌的确没什么压力,经过瑟琳娜补完后的计划比当初可行性和安全性高了许多,两天里他偷空将两本厚厚的英文书稿给了等候在这里的慎昌洋行分部经理,让他们那些个股东先回去照着开始第一步的建设计划。

整个“全球通”商业计划太过庞大,涉及面也太多,根本不是一两个月能启动起来的,那一亿美元的资金看着雄厚,真干起来根本扛不住。不说别的,一个专门的汽车厂,一个造船厂,一个运输飞机厂,一个工程机械厂差不多就能光了。

当然事情不是这么个顺序办,首先确定启动计划的样板地点和业务系统,包括集装箱货柜生产、轮船改造、码头改造、货站修造、车辆制造等等,多半借助现有条件以及各国的相关设备生产商进行。

鉴于众所周之的利益,那个国家先动手就能先获利,朱斌已经自己投资在江南造船所改造货轮、制造集装箱了,其他股东们当然不想落于人后。但是,资金毕竟有限,让他们自己掏腰包额外搞又不肯,那么到底先从哪个国家那条航线开始干,就成了争论吵架的重点。

朱斌估计,就这一条,股东们起码得折腾一个来月,这期间还得安排人员的培训和一系列的工作,等他们拿到完整图纸,找到厂家造出样品开始实验,没半年根本整不出个眉目来。这段时间,却足够他把一切窟窿都堵上,从容的将一本本书稿给他们拿出来。

邮轮再次起航,直奔2100海里外的旧金山。

对此,史量才是有些不以为然的。虽然他自己也是许多个跨行业实体的大老板,但一致认为,爱国这种事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宣之于口,没人能拦住你,也不耽误做买卖,难不成因为你爱国,那些外国洋行老板就不跟你做生意了?两码事嘛!

一方面是因为一个行业新手的她,很想抓一次大事件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她也的确对朱斌这个突然崛起的抗日先锋感到好奇。不管什么年代,对于英俊高大文武全才的榜样式人物,刚刚涉世不深的小女生都是内心充满想象的。关于能够采访到朱斌作出一片好的报道,在她的同学们当中可是讨论了许久的话题。

却不料,一开始见面到现在,两人加一块说了没几句话,却闹得如此尴尬。对此苏慧馨内心深处很是不忿,觉得责任都在朱斌身上。不管怎么说,你一个大男生兼大英雄,应该拿出绅士风度来嘛,哪有见了人就避如蛇蝎落荒而逃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多么让人生厌呢。

可惜的是,这一路给她的机会仍旧不太多,不是那个自始至终就没个笑脸的瑟琳娜挡着门不让进,就是朱斌趴在打字机前面手舞足蹈抽筋似的疯狂码字,除了午餐晚宴的短暂时间里能聊上几句外,根本不给她太多的机会。

因为朱斌编造的所谓出身的关系,加州华人对他和上海战事的关注陡增,连带的各家报纸也不得不多出些版面来刊登报道,虽然免不了一些冷嘲热讽尖酸刻薄,却依旧销量大涨,朱斌的名头也一时蜂起,他一个多月的曲折离奇遭遇,不少导演甚至想写成剧本来拍电影,想必一定很有票房---起码远东的中国肯定有的是人爱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