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德国大竹杠
“两栖攻击舰”?没听说过,也没见过,古里古怪没法归类的名称,难道是新发明的?来自哪个国家呢?中国,不可能。
一众设计师一齐摇头表示孤陋寡闻,这玩意真新鲜啊,但不妨碍他们认真关注眼前的图纸和说明,一种新的武器装备,代表一种新的军事思想和战争模式呢,不能随便小看
这是朱斌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偷窥到的“德意志级”装甲舰的结构设计,精心改造出来的一款特殊用途的大型战舰。
尺寸,大部分跟“德意志级”差不多,但由于舰体部构造变化有所出入,长度为19米略长,宽23米略大,吃水6.2米,排水量1300吨,满载20000吨。细节设计却有很大出入。
外型,采用球鼻型船艏,没有使用前后对称的结构或者椭圆的“巡洋舰艉”,而是从中部开始直接到底的方形船艉,加整体外飘的设计,极大增加了甲板的面积,而底部结构和龙骨改动都不太多。
甲板结构也不同,没有采用“德意志”前后双炮塔,这种代号“蜂窝”的奇怪战舰将两座炮塔全部放在前面,背负式结构极大减少占据空间,单一的舰桥和主桅在中部略微靠后,烟囱在右侧,后面大半截船体整个是一平加班,设置有水飞机停放仓库和吊车。
武备,除了一样的三联装炮塔外,取消了单管副炮和105双联高炮,采用4座美国产的2双联装127高平两用炮,双联高射炮,取消八座双联装37高炮,采用八座自行设计的双连装25机关炮,外加6架水飞机,和2座三联装反潜深水炸弹抛射器,取消了2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
装甲方面与原版一样,动力系统也是一样的八台9缸二行程n柴油机,双轴推进,续航能力和航速都差不多。
但比原来不同的,则是后面空出的甲板下,搞出一个硕大的空舱,里面可以运载为数不少的快艇、装甲力量或者士兵。朱斌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德国人判断,一次投送的数量不会少于一千吨,或者一个营的兵力,或者百辆的车,数十辆坦克都可能。
对于美国人蜂拥入中国,获得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挣着比本国内都要高的薪水,干着更加轻松的指导工作,德国人是很眼红的。当然英国人也眼红,奈何他们跟朱斌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老是在中日冲突中胡乱和稀泥,不肯表态,实在令人失望。因此,一直没给他们机会。
没有先例,设计又不知道出自谁的手,工程师们心中颇有些疑问。毕竟战舰是一种复杂到极致的工业品,几乎达到人类机械技术的巅峰,整合了几乎所有的工业发明,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认真处置,更是一个需要巨大人力、智慧来共同协作的。中国方面,向来没听说有这样的人存在啊
但朱斌要求,2年就得能入役,他压根就没打算后期的一些工作,要求按照战时紧急建造标准,让工人三班倒的干,多给钱都没问题,要的就是一个快
很明显,这战舰是用来对付日本人的,也是朱斌那所谓两栖作战部队的载体和投放工具,一旦用于破交和破坏,16000海里的巨大续航能力将成为他们的噩梦,日本那漫长的岛链可不是都有岸防重炮的,防不胜防啊
最后他们发现的要求是,两艘战舰的一切设备材料都从德国进,但是组装建造一艘要在中国完成,同时开工。
“就业问题先生们,德国的五六百万失业工人首先需要的是工作,至于在什么钟点,他们不会太计较?而且,作为台执政的国社党骨干,你们不希望尽快的让德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吗?”。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这么着急啊让刻板的德国人三班倒干活,这能行么?
“让我们考虑一下。”
德国人的涵养,让他们没好意思直接指着朱斌的鼻子骂小偷,疯子,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很大胆的设计理念,如果用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的确可以起到奇兵的作用,谁能想到,一艘如此强大的战舰里面居然藏着能争夺滩头的力量?出其不意,对手会倒大霉
汉斯.克兰严肃的道:“我认为,朱先生的提议非常好这将极大的促进中德两国的合作和谊,我们一定会尽力的促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