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4章 暗流涌动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蒋觉得挺意外的

跟ri本人打官司这件事在他眼中,还并不算特别的利害,充其量就是惹得ri本人大发肝火,威胁又是出兵又是干啥的,再不然就把军舰开进长江和沿海的港口内耀武扬威一番,毕竟他们私底下也都是财团大佬们说了算的国家,朱斌直接惹到了他们,自然要有所表示

这都不会让他觉得多么难办,说不定到时候还能觅出许多的机会加以利用ri本人还没有准备好、也没有能力全面的侵略中国,大战打不起来,小打小闹的,上回朱斌的特战队不也应付的挺好么?

所以这个还能应付的过去,但陆军大学那边快打起来,算怎么回事?

把朱斌的手下核心军官们集中过去,作为旁听生特别关照可是他的命令,目的就不用说了,但不至于闹成这样?

陆军大学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如今的军政各界,有“黄马褂”和“绿帽子”的说法,指的就是黄埔军校和陆军大学前者出身的人现在充斥在军政各界占据高位,个顶个的炙手可热,那是他蒋家王朝的骨干;陆大毕业的,如今的标准跟北大清华一样,基本都代表着前途无量

而他委员长阁下亲自指派的旁听生,甚至比中下级军官的三年制正则生,和专门培养将军的特别班还要吃香,因为能有这个荣幸的,都是他的铁杆亲信,如甘丽初、李及兰、钱卓伦等,如今个个儿的位及师长经过短期培训后,回来是要重用的,还不用参加严苛的考试

这样的殊荣,换到一般人身上,哪个不得感动的热泪盈眶,拼死报效啊朱斌的这帮子手下们,塞进陆军大学里经受各方面的熏陶之后结果说不准会怎么样呢,这可算是下了大血本了

甘丽初他们进去之后迅被人追捧,并形成一个个的小圈子,老蒋知道在所难免,也算国内一大特se,特也不介意手下的心腹们发展一些自己的股肱,将来也便于分化控制难道说朱斌的人进去了,为这个闹腾不成?那也不至于影响到教官们啊那些来自德国和前白俄的教官们,水平还是挺高的嘛

“辞修,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话说得也有几分道理……”老蒋起初听得还慢慢的点头,到后来就觉得不对劲了,尤其最后一句下来,脸皮登时一黑,冷哼出声

陈诚摇摇头:“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朱汉臣的手足对数位教官所授课业内容不屑一顾如姜教官和德国潜艇教官之海军作战,他们就以为严重脱离实际,并对现代舰艇之功能与发展理解错误,甚至老旧落后二十年而对史培曼、古德威等教官所授德国战术,一味强调飞机、坦克、大炮的群体彻底进攻,战决之策略并不合适中国国情倘若我军照搬条文,与ri军作战必败无疑”

但几样战术就值得商榷了,作为zhong yang军,在自己国土上不与侵略者决战,国民怎么看?国府的面子还要不要了?区区一个小军官,眼里没有大局和政治考量,这也正常,可当着面的卖弄你们特战队的富裕装备算怎么回事?

就在全国各方面一片喧闹的时候,表面上发表声援的各国代表却并没有进一步的迹象,只是嘴皮子上耍完了,就一水儿的“表示关注”,或者干脆就是围观,情势如何发展,要看ri本人的反应

他是真的不放在心上,看了陆军大学、黄埔军校的教学内容,知道了师级以下军官们接受的教育和水平,朱斌就知道对手都是什么货se了,说实话,人都是jing英,jing神也都不错,可接受了错误的知识,又要带着整体素质很差的队伍作战,连“因地制宜”都做不到,能赢才怪呢

前半截的东西说得都是实情,zhong yang军眼下的确穷困,不能跟德国人比较,动辄数十上百辆坦克的集群冲锋,万炮齐发,上千架战机突袭敌人,这样的大场面根本不可能出现,就算有那么多也没地方摆,除非是华北或者外蒙,但机会很小

只让留守的参谋班子商量着拿出应对方案,自己则专心准备跟ri本人的这一回合较量,起诉书和传票都发出去了,炒作也搞起来了,可不意味着,这场戏就能唱的圆满

陈诚也心有戚戚焉,被人指着鼻子这么批评,一个个心高气傲自以为天之骄子的陆大学生们能耐得住才怪,打起来是正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