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克特是不以为然的,不过他也清楚,中国的军队目前就这个德行,毛病不是一般的多。首先,军长可以自己任命师长、旅长,师旅长可以自己任命团长营长……如此一来搞得整支队伍都是裙带关系,上下都是一系的,越级指挥什么的跟家常便饭一样。
这样的说法跟老蒋自己的军事理论完全不搭调,登时嗤之以鼻。下边的人懂什么?如此横跨数百公里的庞大战局,哪能让他们自己乱来?必须得有一位优秀的高级统帅居中调配,那才能打出好战果来嘛!就跟他老蒋一般,百万大军的剿匪行动,若无遥控指挥,不知道要搞成什么样。
那么这种情况下,只要对前方的指战员有充足的信心,就放任他们自己去掌控战场,会更好。比如德国的部队,素质很高,就不用一举一动都由后方指挥,难不成,前边连队前进多少公里,大炮开击发,飞机怎么格斗都要请示汇报再发出命令?那简直太荒唐了。
老蒋皱了皱眉头,挥手叫人去看了看,回来一脸诡异的向他报告:“校长,朱汉臣和他的参谋人员都在喝咖啡!除了听前边的无线电台通传消息外,几乎并不下达指令!”
塞克特将军老眼之中也满是惊异,对老蒋到:“不得不说,这种战场环境观察复原能力极为有用,甚至不会让指挥官错过任何一点可能的疏漏。如果中**队都能做到这样的程度,那么击败ri本并不困难。”
可眼下看来,貌似教导总队桂永清那边就是这么干的!一条条命令流水价传过来,把导演部沙盘旁边的参谋们忙活的不轻,看起来好像很有气势,好家伙,从南京最后总部到江yin防线再到出发拦截的空军,没有他指挥不到的。是显得他桂总队长挺熟悉部队和战场的,可问题是,有那个必要么?
“再去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作为总指挥官不随时控制各部的进展,这仗如何打法?”
相比之下,一个最简单的差距就出来了,特遣舰队可以按照照片一般jing确的地图进行作战部署,教导总队这边……老蒋都有点后悔了,闲着没事让这厮出来掺和什么,这不又让他有机会出风头了嘛!
演习指挥部导演部的人不停地两面穿梭,来回的蹿,随时把部署动向结合裁判组的报告记录下来,复原在沙盘上。旁观的各se人等手里端着各种洋酒,低声的议论着,观察着,判断着。
桂永清脸皮绷得紧紧,三十郎当岁风华正茂的,偏要表现出一副沉稳干练的姿态,声音短促有力的,不断发出一条条指令,自己守着的小号沙盘和各种地图旁边,参谋处长温祖诠亲自带领十几号手下,配合zhong yang空军和其他辅助兄弟队伍一起排兵布阵,不知就里的,从外边听上去,颇有一种风雨yu来的紧张气氛。
不好大庭广众之下骂娘西皮,看看时间已经到了,顾祝同次长亲自主持宣布,演习正式开始!
“这是怎么回事?把演习当儿戏不成?”老蒋顿时拉长了脸,看看人家桂永清小同志做得多好,海陆空各兵种各路兵马调集的井井有条,每一部的调配流畅迅速,骤然看上去,似乎有山崩海啸一般的澎湃效果,说明整个战场都耳熟能详,完全了然嘛!这才像是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
出身正统德国陆军的他们,又经历过各种战争的洗礼,最清楚像这种区域跨度大、作战环境复杂、动用兵种多且变化迅速的战斗,作为后方的指挥中枢,很难跟前方一线指战员那样jing确的把握瞬息万变的战况,单凭前方的报告不足以作出有效地调动,除非到了前方自己支撑不下去的时候。
试想一下,京沪一带作为国防重中之重的区域,平时根本不可能让人随便的侦查参观,即使是为了军演需要,也只是有限度的开放而已。但朱斌他们干了什么?直接给出来俯瞰拟真模型,也就是说,这里的山山水水一丝一毫的细节,都在他们的掌握中---航拍图要复原出图纸来都已经很繁琐,更不要说做成比例尺的模型。
出身黄埔的参谋副官又跑出去了,过了一小会儿回来了,一脸的古怪,迟疑了下回禀:“校长,朱汉臣说,他们的作战计划早已经下达,各部都进行过数次演练磨合,除非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化,否则总指挥部用不着随时发令,让各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xing,因地制宜更可靠。”
部队成了私人势力,导致一旦乱了编制,跟其他的部队配合起来那叫一个费劲!沟通都不利索,谁都不服谁!
虽然塞克特来了之后,首先就提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可那也要等到剿匪完毕,进行全面的整军时才能搞,现在,该怎样还是怎样。
教导总队素质的确整体比较高,都是从原来的两个教导师拉出来的jing锐,可上边主官的恶习难改,不但不觉得是个毛病,反而以此为荣沾沾自喜,这算怎么回事?难道他们不知道,后方高级将领掺和的越多,前边会搞得无所适从大乱套么?
可老将自己都这样干,还以为是正确的……上行下效,可想而之作为其忠实心腹的桂永清会怎么搞了。
塞克特和法肯豪森一起摇头叹息,如果朱斌真的是他们想的那样,早早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而作战各部的中下级军官都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各部之间又能及时沟通相互配合得当……教导总队这一仗后果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