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临时冒出来的第九旅,程潜的如意算盘是换掉旅长,把这个部队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将来裁军,就先把第四师裁掉,而第四师名下的部队可以直接编入自己的第一师了,当然这一切谋划的前提是自己能当上第一师的师长,如果当不上,那一切都免谈。
程潜会算,谭婆婆岂能不会?谭延闿脑瓜子一下就转过来了,大家看他都觉得有点哈里哈气,实际上最精明的就是这位了。
王振宇可以算是自己人了,想到自己,赵恒惕在湘军中缺的其实就是人脉,这也是常年在广西任职的恶果。这位义弟的到来不正给了自己一个建立人脉的机会吗?
程潜这才压了压了自己的不满情绪道:“都督所言甚是,刚才确是颂云孟浪了。不过在我看来,眼下都督现在要做的不是裁军,而是先独控长沙之地,眼下别的不敢妄言,把一师以外的军队先调出长沙再借机裁撤才是正解。”
正想着,那边厢就听程潜道:“据我所知,第九旅成军较晚,当是刚成军不久,年初我去传达陆军部命令时,该部也不过一营人马,不足九百之数,如今也不过三四千人。旅长王振宇是王隆中的侄子,这个王振宇年纪尚轻,虽然靠着侥幸在汉口玉带门那立了点功,可是资历就那么一点,我的建议是都督不妨将他另调他职,军衔可以升个中将。至于旅长一职,我的意思是另择贤良,这支军队如果在手,对于都督您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啊。”
程潜真以为谭延闿上钩,连忙道:“这个自然是有的,张孝准就是个不错的人选了,虽然屈才了些,不过临时任命到也不计较这些。”
当初从南京回来,苦于经费,自己就带回了十六旅的湖南籍官兵,当时若是咬咬牙整体带来,现在单独组建一个师也没什么问题。如今看来,那三百广西学生兵,算是给王振宇这位义弟送了一份大礼。
谈话还在继续,赵恒惕却没有再插话。他算是看出来了,程潜和谭延闿现下已经是面和心不和了。那就好办了,第一师师长的人选铁定是非自己莫属了。
谭延闿故作不明问道:“颂云可有合适人选?”
他心里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轻松,南京的事情他到现在都还铭记于心,从来没见过如义弟王振宇这般急公好义的人了,不然一向清高的自己也不会和此人结拜了。
中华民国元年三月二十九日上午十时,辛亥革命的英雄部队,汉口反击战的功勋,湖湘人的子弟兵,猛虎第九旅奉湖南军政府都督谭延闿的军令进驻长沙,并举行了空前盛大入城仪式。
赵恒惕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这个让谭延闿焦躁不安的第九旅的旅长不正是自己那个急公好义的义弟王振宇吗?
这一次的入城仪式却引起了省城的轰动,长沙万人空巷。
这是有历史典故的,1895年,刘坤一奉清廷军令统帅湘军六万抵达辽东和日寇决战,血战数月,结果却是一败涂地。丧师失地,丢人现眼不说,最终还迫使大清有名的裱糊匠李鸿章不得不签下丧权辱国,遗祸后人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回湖南,自曾国藩中兴大清以后一直目高于顶,傲气十足自认天下第一的湖湘人被打蒙了。垂首顿足,披头嚎哭者处处可见,均大哭曰:“与日一战,实我湘人误国。”
在当时一片死气沉沉的中国,湖南人确实是一个异类。连梁启超都撰文写道,中国之湖南相当于日本之萨摩,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死绝。
也许正是这种让外人看来莫名其妙的骄傲情绪,造就了那个时代的湖南人,以天下为己任,国不可一日无湖南绝对不是自夸。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湖南一直是作为湖北和江西的一部分而默默无闻存在的。但是清末乱世危局的时刻,湖南人突然爆发了。并一跃成为举世的焦点,对此我们只能感叹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了。
王振宇仿佛回到了后世 06年盛夏的湖南,整个长沙同样是人潮涌头,四处洋溢着湖湘人发自内心的机动,大家都努力往前挤,都希望一睹立下奇功的湘军猛虎旅的傲人风采。兴高采烈的小孩子甚至有样学样,照着军人的样子来回走着步子,整个长沙彻底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