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和平时光(二)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期八百学生,来自新兵营,开学时间为1913年7月,毕业时间1916年6月,学期三年。毕业授予陆军中尉

这个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马鞍一战中险些靠着以乱打乱击败猛虎旅的蔡钜献。。。

沈荃小脑袋一晃:“我长大以后想当大将军,替义父杀坏人。”

“呜。。。”悠长的汽笛声在沅江中响起,王振宇带着沈荃乘坐自己的专属游船游沅江,同行的还有五岁的侄子王敬安以及王虎等一干卫士。贺文焕已经被保送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了,还是常规班,至少要二年才能毕业,是否继续深造取决于他的学习情况。

“荃儿,告诉义父,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啊?”王振宇很和蔼的问道。

王振宇对于这个计划十分满意,他拉住万耀煌的手道:“能把这个军校办好了,就是功德无量了,咱们的陆军大学要学习日本,不走这个学校的,想成为高级将领那就是做梦。”

王振宇低头逗着沈荃道:“来,荃儿,给义父读读这份刚出版的《沅江日报》,让义父看看你现在认识多少字了?”

船到沅江码头有一个临时停靠,看着忙碌的码头装卸工人和周转不停的巨型塔吊,王振宇感觉到的是一片生机。

他有把目光投向万耀煌的随行教职人员道:“只有把以军校培训为基础的军队人事提拔制度抓好了,落实了。我们的军队才能成为这个国家的军队,才能变成一支有理想,有文化的军队,才能真正为这个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而战。所以,拜托诸君了。。。”

另外就是待遇方面,入伍生统一月生活标准十五元,无论年级。

第一期招募入伍生八百人,分为步兵科,辎重科,工兵科,炮兵科,测绘科,政治科六科,教程参考陆军小学堂,中学堂以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现有教程。

王振宇被这个孩子逗得哈哈大笑,把五弟王振邦都引了进来。王振宇趁机调侃了一下王振邦:“五弟啊,你也年纪不小了,是该早点成家了,有没有合适的对象啊,三哥去帮你提亲。”

沈荃摇摇头:“不想家,这里就是我家,我只是想亲妈妈了。”

好好的出游又变成了工作,虽然现实和理想有差距,但是沈荃依然心情愉快的看着自己在那侃侃而谈的义父,觉得他的背影好高大,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

说完掉头就跑,王振宇笑的更开心了。

此后陆大每年招生二千,其中一千二百人为回炉,八百人为新兵选拔预科生。

第六期之后学期改为一年制,学校并入陆军大学,为预科系。1917年7月招生,考试合格进入陆军大学学习。

王振宇又把沈荃抱了起来,放在自己腿上,然后问道:“朱副官,你查查,安保总队最近有没有会议,靖州支队那边是谁来参加。如果是支队长沈宗嗣,就让他带一家人来我这做客好了。另外明天安排一条船,我带沈荃去游沅江。把这些事办了,你就回家,休息几日,好好陪你爷爷,我听说朱老最近身体不好,晚点我也会上门看望的。”

杨玉生选择离开湘西,去广州看看。而蔡钜献和刘叙彝考虑再三后在战俘营里一合计,决定一起申请加入王振宇的军队。带了十几年的兵,除了打仗外也没别的手艺了。

王振宇对于蔡钜献的本事还是有些了解的,大笔一挥,同意了,不过得新进军校学习半年,于是就有了三十六岁的蔡钜献在教室里啃笔头的一幕。虽然自幼就粗通文墨,但是时隔二十年后再回学堂念书对于从军多年的蔡钜献而言,实在是太痛苦了。不过尽管如此,蔡钜献和刘叙彝依然顽强的坚持了下来,和那些十**岁的小伙子一起进行军事训练,一起学习文化知识,虽然成绩不突出,但是也不掉队。这样的表现就让身为教育长的万耀煌十分惊讶,所以这次汇报的时候也就提了这个事情。

王振宇对此做了一个特别批示:“毕业后,两人都授予少校军衔,担任独立团的营长。这样的悍将还是我们需要的,我们要信任,要重用。”

然后王振宇朝众人摆摆手道:“工作的事情,就谈到这里,我的两个小宝宝估计都等急了,耀煌你们就回去忙吧,我带着他们游下沅江。”

说着就起身,一手一个,抓着沈荃和王敬安的小手朝甲板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