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警讯兵才走出来十几步,刚把马灯挂上,正脱裤子准备嘘嘘了。突然身后出现了一个高大的黑影,然后脑袋就狠狠的挨了一下,人当即就眩晕了过去。
二次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偶尔注意了一下湘西地区,这里是湖南都督谭延闿控制不到的地方,为了能整合这个地区的资源。对于湘西的理解程度依然停留在地图上的孙中山委任湘西人张学济为湘西讨袁军司令,节制湘西境内全部武装讨袁。
李宗仁随后对自己的副官大声交待道:“立刻向参谋处发报,我第一旅顺利夺取敌军重镇桃源,无任何伤亡。。。”
是自己眼睛了吗?自己没看错吧,这些人是什么?敌人?要不要开枪?
王正雅和王振宇不同,虽然当了镇守使,却始终记得自己是个读书人,所以不许别人叫他大帅,而是沿用前清的称呼,大人。
同样的场面在这段百里长江面的二十个警讯点先后上演,轻轻松松就把王正雅的水路巡访营给解决了。
自从胡立春带着工兵团炸了一年的暗礁后,沅江中上游行船安全性大大提高,走的船也就变得多了起来。但是夜里走船的大多是沅江航运公司那些挂英国旗的船,这些船的钱就是换镇守使大人自己来也不敢收啊。日子一久,这些警讯兵也摸到了规律,晚上是没油水可捞的,于是值夜的差事就没人肯干了,一般都会推到本班最倒霉的那个人身上去。
就这样,不费一枪一弹,整个桃源轻轻松松的就落到了李宗仁的手里,整个长途水路奔袭计划圆满完成。
杨家湾第一讯警点此刻一片漆黑,一个年约四十多的穿着讯兵号服马甲的老兵提着马灯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骂:“格他个娘老子的,这么晚了,哪里还会有不挂洋旗的商船过境,外边蚊子咬人的要命,就会欺负老子来站岗,格他个娘老子的。。。”
而这边王正雅因为没看到张学济的署名,自我感觉问题不大,一个和自己同级的湘西镇守使讨伐自己有什么可怕的。再说自己控制的常德地区可比湘西富裕多了,所以他分析王振宇的力量应该是有限的。
所以说官僚主义害死人,此刻的湘西可不是清末民初各派势力林立的时候了。张学济年初时替宋教仁打前站来过这里,当时就很惊讶于局面的变化,不过一来是因为是短期停留,二来当时安江模范城还没成型,所以也没太在意这种变化。而且没能见到王振宇,只是和湘西镇守副使田应诏吃了个饭,所以留了个国民党党员证给王振宇就走了。
王正雅所说的湘西讨袁军司令张雪济,乃是黔阳府芷江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熊希龄荐举东渡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陆军,期间结识孙中山,1905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广东盐行局局长,旋在上海组织广艺书局,做为秘密革命机关。又在汉口设《大江日报》。参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胡瑛任山东都督,他任参谋长兼第一混成旅旅长。辛亥革命后,任湖南检察使,旋被袁世凯解职。
就在今天凌晨,当这些打着白虎旗的湘西山地第一旅的官兵从船帮上跳下来的那一刻,正在码头巡夜的一个班常德军士兵们当场就傻了眼。
不过也不用多想了,王振宇直接让人把他软禁了起来,好吃好喝的供着,就是不让他和外界联系。张学济也不傻,立刻知道这位王大帅打的是什么主意,哀叹一声就安心住下来了。
这次一来,张学济才知道王振宇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什么地步,整个湘西境内,除了王振宇,已经没有第二个武装势力了。这么一来纵横之策就用不上了,可是孙中山交待的任务该怎么完成呢?
正在他努力安抚自己的时候,却见儿子王育寅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父亲大人,大事不好了。。。”
王正雅正烦着呢,口气很不好的说:“混账玩意,你慌张什么?”
王育寅努力顺了一口气道:“桃源,是桃源,让湘西镇守使王振宇的部队给袭取了,刚刚收到的消息,咱们驻防桃源的一个营千把号弟兄被人缴了械。。。”
王正雅怒目圆睁的看着儿子,仿佛要吃人一般。王育寅吓得不敢再言声,王正雅突然喷了一口血,仰面躺下了。
王育寅和副官吓得手忙脚乱扶住父亲,过了一阵子,王正雅才缓过劲来,只说了一句话:“无耻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