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 一触即发(一)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月22日清晨,李宗仁和白崇禧帅部骑马进入柳州城。和兴高采烈的李宗仁不同,白崇禧心情有些郁闷。

李宗仁看了下四周欢迎的人群,轻声安慰道:“好了,健生,能够如此轻易的拿下柳州城已经是一件大功了,你就别为放跑了沈鸿英郁闷难过了。”

白崇禧却摇摇头:“大哥你不知道,我自认是算无遗策,结果这个沈鸿英还真的是个奇人。行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不南下投奔陆荣廷,反而从北门跑了,这实在是小弟我平生最大的耻辱。我要不把这个沈鸿英给抓回来,这口气我就顺不了。”

李宗仁是知道这个义弟脾气的,摇摇头不再说话。

一行人最后到了第五军统领府,看望了正在养伤的刘古香等人,这件事情李宗仁是冒了风险的。按照白崇禧的意思,直接把刘古香等人收拾掉算了,免得大帅来了,为了柳州地区的统治权问题还要再生一段纠葛。李宗仁则是见闻了惨状,最终狠不下心,否决了白崇禧的建议。

好在刘古香已经从刘震寰除得知了事情的经过,这也是个老江湖了,立刻猜出湘西那位王大帅出兵广西打得是个什么主意。所以见到李,白二人入内,他就表示,愿意帅领所部(如果还有这个部队的话)归附王大帅,以报道王大帅的救命之恩。这下子,真的是做到以德服人了。。。

湘西的军队出现在柳州的消息在短短三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广西,原因很简单,白崇禧以刘古香的名义发了一个全国通电,邀请湘西诸军入桂北平定沈鸿英叛乱。这个在当时看来有些多余的动作后来获得了王振宇的大肆表扬,认为这个举动很完美。

在向大帅发电报捷的同时,白崇禧对沈鸿英也没打算放过,这种敢于脱离自己算计的人岂能容他逍遥!

包括李大超连队在内,整整一个团的官兵被用于了追捕行动,官兵们在行动中夜以继日,不断的抄小路跑近道,结果虽然抓获了大批沈鸿英的部下,却唯独没抓到沈鸿英一家任何一个人。严刑审讯之后,白崇禧收到了一个让他更加愤怒的消息,原来从北门突围之后,沈鸿英又玩了一次金蝉脱壳。他让卫队和亲信朝大山里跑,而他自己则带着全家绕到江边,租船逃往梧州的亲家莫荣新处了。

白崇禧拿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仿佛听到了沈鸿英这个素未蒙面的家伙嘲笑的声音。对于这个敢于侮辱自己智商的人,白崇禧的愤怒已经升级了。如果说之前的打算只是拿回来法办,那么现在就是要拿回来折磨再法办了。(最终结果有区别吗?)

其实杨度有一个公开的身份,王门弟子,但是在北京政界,这一点一直被人有意无意的给忽视了。

杨度一一记下,思索片刻又道:“大总统,那原人湖南都督谭延闿怎么处置?”

袁世凯呵呵一笑,离开了居仁堂。

杨度十分平静道:“8月,湘西镇守使王振宇部夺取常德,澧州镇守使王正雅下野。由于当时东南战事正紧,此地又是自相残杀,无关战局,故未及时禀报。”

可偏偏袁世凯这个大总统对自己是用其才而不用其志:一方面大小机要事务都会找自己来参详,并且对自己很多主张也是完全采纳;可是另外一方面,则是一直不见提拔重用自己,始终给自己的不过是个总统府资政的空衔。

这也就是为什么杨度要在袁世凯面前费心思,转移了其对湘西的注意力的原因。

估计啊,也是那些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从小到大也就读了本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但凡奸臣都用董卓这个模子来套了。

杨度对于称为一个绍兴师爷似的幕僚的兴趣不大,所以对此也是颇有微辞。

9月26日,骑马行军了四百多里的王振宇在靖州安保支队机动大队龙云飞部骑兵护卫下终于抵达柳州。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陆荣廷以广西军政府都督的名义向王振宇发出全国通电,勒令湘西镇守使王振宇所部在十日内从广西地区全面撤军,否则他将举全省之军一鼓荡平王逆叛军。。。

其实不光是王门学子的这层关系和那每月一万大洋的赞助费,杨度个人的一些因素也是起作用的。

但是王振宇手下的陈绍却不会,几乎每半个月,都会有一封信和一万元的汇票通过某个秘密渠道(军情处北京站)交到杨度的手中。

其实对于袁世凯的为人,他还是认同的,给自己的待遇不低,平时也是礼遇有加。而且在私生活方面也不像外界传的那样,什么夜宿皇宫,奸淫宫女。

至于奸淫宫女就更不靠谱了,这宫女杨度当初出于好奇到是见过,基本上就没个长得好的,清一色的歪瓜裂枣。想来也是,这宫女没前途不说,等二十五岁放出来想找个人婚配都难。所以但凡家里有个漂亮闺女的大多十三四岁就急急婚配了,省却这入宫之苦。对此,杨度只能对宫中的妃嫔们表示默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