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号是在12月2日晚上抵达武汉汉口码头的,按照预定形成,王振宇会在这里换乘火车前往北京。结果在码头,王振宇意外的遇见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大人物。。。
汉口的码头不大,刚好可以同时停泊两班客轮,今天晚上一班重庆的客轮和一班安江的客轮前后时间相差不多,几乎是同时抵达了汉口码头。
王振宇和杨永泰,赵玉婷,王晨浩一起先下了船,他打算在码头上吹吹冷风,然后等随行人员拿着行李下来就去预定好的酒店休息,明早坐第一班火车赴北京。
结果他习惯性的往重庆来的那班客轮看了一眼,却看到一个身穿中将大礼服的军人顺着扶梯走下来,这会是谁?王振宇来了兴趣!
王振宇突然朝着此人走了过去,这位中将没有带太多随从,所以没有太多动作,反倒是军情局湖北站安排到码头进行暗中保护的人员吓得半死。
不得不说,靠着禁烟总局的资金支持,何键的军情局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为了整个中国最大的特务机构,从其络布局,员工数量,还有工作效率三个方面而言,袁世凯名下陆建章领导的京师执法处都无法与之抗衡。只所以名声不显,一是有意为之,刻意抹掉这个部门存在的痕迹;二是大部分络都处于潜伏状态,更多的任务是在收集情报和发展内线,而不是刺杀,爆破,绑架这种可以一战成名的差事。
身穿中将礼服的人面容消瘦,但是双目锐利,配上特有蓄整过的八字须,显得特别有精神。他看着同样身穿中将礼服的年轻人朝自己走来,还以为是湖北方面安排的接待人员,所以伸手示意卫士不要拦住。
王振宇一时半会也吃不准这是不是蔡锷,毕竟他也没看过蔡锷的照片,对于蔡锷的了解更多停留在影视作品里的形象。而在后世的影视作品中,蔡锷简直就是高帅富的楷模,至于眼前这位,很像王振宇工作过的物流公司仓库里的一个邵阳隆回的搬运工。王振宇对这个搬运工的印象很深刻,那个家伙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所以做工的时候特别不惜力,也特别喜欢算小账,经常让王振宇不胜其烦。
所以说人不可貌相还是有点道理的,出于谨慎和礼貌,王振宇抢先拱手道:“在下原湘桂军务督办,陆军中将王振宇,见过这位兄长,敢问兄长尊姓大名!”
那人虽然看起来不苟言笑,却在开口前露了下笑容:“在下蔡锷,字松坡,原任云南都督。。。”
王振宇略显激动的一把握住蔡锷将军的手,不管怎样,先沾点王者之气再说。眼前这位如果不是病死在日本,后来能走到那一步还真的是不好说,反正曹锟让他打得望风而逃,冯玉祥让他打的二次倒戈。。。有的人虽然在历史上留下的轨迹如流星一般短暂,但是光芒却是永恒不灭的。
一阵寒暄后,王振宇才知道蔡锷他们居然还没到酒店订房间(废话,谁没事钱多的没处一样到处养特务,设办事处啊)。他立刻让王晨浩安排,让下头的兄弟挤挤,无论怎么搞,一定要给蔡锷这边让出几间房来,蔡锷对此自然也是不好推辞,只能表示感谢了。
这一路有了蔡锷自然就不无聊了,蔡锷其实还比较健谈,加上内心苦闷也需要排解,一路上不时讲讲在日本读书的一些奇闻轶事。经常说得大家是哈哈大笑,尤其是赵玉婷这个小姑娘眼泪都笑出来了。
王振宇连忙道:“这哪里是蹭啊,您这就是给我面子,您要不坐,让我叔知道了,非得狠狠收拾我一顿不可。”
王振宇心想你既然不说,我自然也就不用费心去猜了,打个哈哈也就糊弄过去了。
偶尔蔡锷也会问及王振宇在广西和陆荣廷交手的过程,当然这是打着切磋学习的幌子开口问得。而王振语除了军情局这一段外,其他的都如实说,非得有军情局这段不可的,那对不住了,刘古香,刘震寰等四刘就被光荣顶上了。
“你叔叔王隆中我们都认识的,他这人吧,性格爽直,明明是书香门第,却不拘于身份,愿意和丘八打成一片,深得士兵爱戴”蔡锷也是个交际高手,很快就和王振宇攀起了交情。
饱受后世横店抗日片教育的王振宇满怀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同情,很自然的说了自己的答案:“蔡大哥(这是蔡锷要求的称呼),文正窃以为未来中国之大敌必是贪得无厌的俄罗斯人,日本次之。”
次日,王振宇了大价钱包了二节车厢,邀请蔡锷和自己一起坐车北上,蔡锷开玩笑道:“那我就蹭文正的车了哈。”
蔡锷轻声道了两个字:“内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