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将中南海当做驻军的营地。联军统帅瓦德西,把统帅部设在由日军占据的仪銮殿,瓦德西于1900年10月17日至1901年4月17日居住在仪鸾殿。1901年4月17日夜间,仪鸾殿院里的德军厨房起火,正殿配殿均被焚毁,瓦德西逃出,后来移居丰泽园颐年堂,但是德军少将参谋长死于火灾。耗资数百万两官银的宫殿,竟遭毁于一旦。
其实所谓政治的核心内容,就是权力二字,而权力的组成部分只有两个,一个是人事,一个是财政。
洋楼分南前北后两个楼体,中间用上下两层的走廊相连。洋楼的顶部、窗框外,均有欧化的雕装饰。窗棂,或镶以彩色玻璃,或饰以西式卉。原来仪銮殿的围墙,此刻成了洋楼的院墙,只是南面、东面和仿俄馆后北面的门,改为洋式门。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竣工,慈禧为之定名“海晏堂”。
老袁同学现在烦恼的就是这两件事情,别看后世的历史教科书,影视作品中,老袁都被丑化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大魔王,甚至无数江湖儿女前赴后继恨不得手刃此贼。
然而当义和团运动兴起之时,慈禧利用其盲目排外情绪,将运动诱导到其立储取代光绪皇帝,并向反对废帝的列强施压的轨道。列强以保护使馆和传教为名,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挟光绪逃往西安,使中华民族再度受创蒙羞。
北京居仁堂,位于西苑中海西岸,是一座两层的西式建筑,是中南海里旧建筑中最庞大的一栋楼。这是整个楼体和外部的辅助装饰与其周围建筑群落有着明显风格差异的建筑。也许正是由于其外表的卓尔不群,内部陈设欧化的雍容,在中南海里,它是一座最华贵而漂亮的建筑。不过本来伫立于此地的,是一组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风格宫殿群落,是“撤帘归政”后的慈禧太后常驻跸的仪銮殿。这组建筑以两卷殿式的仪銮殿为中心,前后三进,坐北朝南,正殿前有一座琉璃影壁。
许习庸见三人走了出去,才低声问道:“九光兄,你这初来乍道,还是应该礼让几分才是。”
但是今天在这里,袁世凯没办法继续装傻充愣了,因为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中国的军令和政令必须统一了。否则自己活着还能和李中堂一样裱糊着过,死了可就对不住后人了。
北京站的三个中层干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按照命令起身离开了。
慈禧返京后,接受外国使节建议,在仪銮殿遗址新建西式洋楼,用于接待、宴请外国女宾,以示和列强修好。于是,废墟上重兴土木,耗资500余万两白银,建起一座与原仪銮殿规模相当的建筑。
“这位是许习庸,我的副手,以后就是北京站总务处处长了。你们的职务不用做调整,刚才参加会议的人全部在三天内送往安江学习,时间是一年半。北京站的人手会重新招募,安江那边也会派一些能干大活的过来,我只有一个要求,所有的人都是单线联系。你们不要当陆建章手下的京师执法处是吃干饭的,好了,没别的事情了,散会。”
“都是一帮白眼狼,王八蛋”想到这里,袁世凯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些自家的混账玩意还没蔡锷和王振宇省心,这两位可是老老实实奉诏到了北京了,而冯国璋却赖在南京死活不肯动弹。看样子老大和杨度他们的那个办法才是正道啊!
“蔡锷和王振宇现在分别到哪里呢?”袁世凯朝着徐世昌和熊希龄等人轻声问道。
执法队的头头陆建章赶忙上前道:“回禀大总统,据可靠消息,这二人在武汉遇到了一起,然后一起到了保定参观了陆军军官学校,昨日同时抵达了京师,属下已经着雷震春全权负责接待事宜了,可保万无一失。”
老袁点点头,随手抄起一份简报,看了一眼就放声怒骂道:“张镇芳在搞什么名堂,河南的民变糜烂入斯,那个谁,让段祺瑞去河南,如果再搞不定,他张镇芳这个河南督军也就到头了。。。”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朗起义的烈火正在中原大地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