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赟看了眼卫兵,“弄给方参谋长瞧瞧。”
郁闷的赵子赟只得将此事放放,打发两个设计师先回去,二人问了下是不是准备生产,赵子赟没好气道:“贵了,没钱弄。”
其中一人问清楚情况,笑道:“主席,您想错了,这四块钱呢是现在的价钱,大量生产,我估摸着衣服背包也就是一元不到,那靴子是我们这边做的价钱,要是多伦皮革厂做,估计一半就成,唯独那钢盔我说不好。”
赵子赟闻言,顿时低了头,难了。
弄好后,楚峰在院子里小跑起来,方振武和陈振林很有兴趣的在边上望着,不时的说上几句。
陈振林一见也是吓了一跳,只见正堂门口站着四个卫兵,身上穿着那日他见到的迷彩服,不过除此之外,他们头上还带着一顶有迷彩的钢盔,脚下一双靴子,身后背着一个大背包,手中握着步枪,目不斜视。
“不防水。”赵子赟对此有些遗憾,他怎么折腾都无法实现防水。
赵子赟拿他是一点辙都没有,不得已,丢了几十套给他,常风屁颠颠的让自己的卫兵换上,警备司令部算是他和几个卫兵整日穿着作战服溜达,成为军部一景。
几人也不搭理他,凑到近处细细看着,头上的钢盔明显是用和衣服一样的布料包裹起来,身后的背包……,楚峰看了下,看出些门道来,背包顶部有两根带子,他认为那是行军时候在背包上固定步枪用的,吃的用的应该都在这背包里,估计还能放些弹药,背包除了双肩的带子,还有一根腰带将背包扣在腰间…..
陈振林其实心里也喜欢这一套军服,只是嫌钱贵,他无奈摇摇头,“得,你有本事说服淑珍,我就同意。”
“给你们,四块大洋呢!脱了。”陈振林有些没好气道。
常风被她噎得说不出话来,很是恼火的冲赵子赟发了通火,埋怨他提什么作战服,军服就军服,乱起名字做什么?
方振武明白了,一块油布,解决了下雨的问题,大雨是扛不住的,不过那种情况,行军也不大可能。
“是。”
赵子赟闻言哈哈大笑,瞅了陈振林一眼,“如何?”
和第六师团一战,已经让三十一军重新崛起,虽然很多人还在怀疑这场战斗的真实性,为此,全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他们期待着一场战斗,只有胜利才能证明自己的强大。
“那下雨怎么办?”方振武问道。
四块大洋?陈振林脸色都变了,在他看来,这是天价。
士兵背着背包,也不拿下来,伸手从背包侧面抽出一块布来,然后脱了钢盔,将布打开,这布中央有个洞,士兵将头从洞里伸出来,重新戴上钢盔。
常风看着眼热,硬是拖着一名士兵到边上的房屋,逼着他脱下衣服,自己换上,洋洋得意的在院子里溜达,“子赟,这套归我了!”
赵子赟有些尴尬,咬了咬嘴唇,低声道:“要四块大洋,主要是这钢盔和靴子贵,衣服、背包倒是没多少。”
果不其然,他和陈淑珍一说此事,还没等他解释其中的一些东西,陈淑珍立马跳了起来:“不行!”
一切都看着很美好,察省在稳定发展,军队实力在增强,不少人相信,这么下去,察省将雄霸北方。不过军事向来都是政治的延续,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政治利益,而在这个纷杂的年代,最让人难以捉摸的就是政治。
原本想闷声发展几年,找准机会和日本人一决高下,赵子赟从未想过这条路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乱世,他不惹别人,别人却会来惹他,绥远傅作义、山西阎锡山、河北宋哲元、天津商震、热河的关东军、以及南京的老蒋,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想在边上看戏、发财,做梦了,想拖他下水的人多了去了。
唯独对他心思少点的还算是那位最高当局,小毛孩子能有多大作为?环视四周,老蒋就不可能将赵子赟列为主要防范对象,何况这小毛孩子还帮了不少忙。王颂从现代而来,最大的不足就是他对这乱世也不能游刃有余,知道一些历史是一回事,能应付得来又是另一回事,他不是政客,对政治游戏并不能完全驾驭。
老蒋对赵子赟的态度也让王颂产生一个错觉,只要老蒋不起疑心,赵子赟不惹其他人,一起都能掌握,也正是这种错觉,让赵子赟一步步滑向泥潭,差点出不来,也是年轻气盛,敢做敢想,做为了解一些历史大势的赵子赟反而比来到这个时代的王颂更加果断,由于他的一知半解,致使他在一些事情上并没有过多去考虑后果和未来,凭借他独特的想法,弄得各方无所适从,在泥潭里抓了不少鱼。
每每想到经过的一切,赵子赟总是庆幸他得到了陈振林、陈淑珍等人的支持,庆幸他接过大哥的旗帜后能够相对安稳的发展了两三年,庆幸在很多大事发生前三十一军重生,庆幸老师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但没有过多干涉他的行为,反而还出了不少主意,这一切,都注定了他在乱世豪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