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王颂的春天(三)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也知道赵主席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不过我相信你一定有想法,三十一军里提倡的为国、为家、为所爱的人其实也是一种主张,只是宽泛了些,赵主席应该对这几个字进行更深入的阐述,据此提出你对察哈尔的设想,让更多人了解你的所做之事。”

“记得,当时我还深有感触,年轻时就是这样,你是说……”

“叔玑,你钻牛角尖了,你我二人自然不行,可这北方大学我相信还有不少人会赞同我们的想法,人多力量大嘛!”

“快说!”

许璇能够理解他的心情,他的薪水比自己要高些,达到了国内相当高的一个水平,月薪一千元!要知道这时候买辆外国来的小汽车也不过六七百元而已。

这次谈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子赟在马君武的安排下,来北方大学做了多次演讲,阐述了他的思想,包括他执政察哈尔的设想、对蒙政策等,在北方大学引起了强烈反应,师生围绕他提出的为国、为家、为所爱的人进行了讨论和辩论,各种声音都有,但不管怎样,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将国、家两者并立,把人作为核心是非常好的,报国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论调,能够为所爱的人付出,能够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本身就是报国的体现,基石稳固,楼才盖得高!

有了想法,二人根本坐不住,直接找来几个院长和知名教授,把这事一说,立刻博得响亮的掌声,好事,绝对的好事!有几人直接表态,全部捐!马君武倒是没有头脑发热,那样做赵子赟绝对会干预,他提议每人必须留二百元费用,“别忘了,赵主席说得好,为国,还要为家!”

这是帮大忙,赵子赟做梦都没想到马君武会替他出谋划策,“马先生为何……”

马君武笑了笑:“你想问我为何跟你说这些?简单,希望和梦想我也有。”

“我们也成立一个基金,给年轻人提供经费,让他们课余搞研究,你看如何?”

马君武又笑了:“赵主席的顾虑我知道,你并不想完全的民主,这点我从省府所做的一些决定就知道了,我赞成民主,但并不赞成任何时候都民主,尤其我们的国家还依然动荡,民主也是需要环境的。宣扬你的思想和民主无关,独裁也是需要民众支持的。”

“你记得王先生有次讲课说到很多年轻教师和学者有想法,但没有研究费用,极大的限制了他们发展的事吗?”

北方大学再次引起轰动,六十多名高薪酬教授将工资绝大部分捐了出来,成了了科学发展基金,首期捐款达到两万多元,以后每月各位教授还将捐出一万多元,当年轻教师得知能够自主确定研究内容,申请基金支持,顿时爆发出无法想象的热情,赵子赟已经让北方大学的各项仪器设备远超国内其他大学,如今再有经费支持,无数想法产生了。

“好!那就按马先生说的,我愿意来演讲,不过还要请马先生多指点。”

众人哄堂大笑。

“价值观?人生观?王先生说得极好,赵主席完全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马君武赞许道。

“可是我……”

研究要和生产挂钩,赵子赟请教老师后,采取了国外才刚刚兴起的企业资助模式,他让光华集团张瑞找察哈尔医学院院长孙柳溪签订合同,光华集团出资二十万,委托医学院对几个国外的西药进行仿制,永兴集团燕鹤鸣与农学院院长许璇签订合同,出资二十万,对食用油、奶粉、肉类等深加工产品进行开发,在这件事顿时上了察哈尔日报头条,随即北平、天津和南方各大报都转载。

马君武对此很是开心,也佩服赵子赟居然能够想出这种法子,将生产和研究挂在一起,随即,另一个大合同让他坐不住了,老先生直接自己挂帅参与。这个合同是察哈尔工业集团发出的,合同总价一百五十万元,集合了北方大学、察哈尔职业学院、张家口机器制造厂和张家口钢铁厂,对炼钢工艺、炼钢设备进行开发,并委托进行人才培养。

这张合同的轰动效应远超前两个,其持续效应足足达到两年之久,让国内不少有理想的研究人员想方设法要来北方大学。

在这三个合同的带动下,多伦皮革厂、纺织厂都下单和北方大学合作,随后,非赵家体系的商家介入了,宣化新成立的北方煤业公司还未投产就下了二十万的合同,请北方大学进行矿区勘探、坑道设计和挖煤机械的改进,察哈尔正红旗下单十万,请北方大学对牧区牛羊品种改良,并参与建设正红旗种畜场。

蒙区订单合同的出现,让马君武当天酩酊大醉,前面的合同他相信是赵子赟暗地里指使的,但后面的就不同了,只要完成这些研究,他相信北方大学将成为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也许……世界上都有一席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