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 察哈尔化学的兴起(二)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当然了,就是赵主席赵军长一样得交!碧帆,不瞒你说,才来的时候我也有些不习惯,不过时间一长,却觉得这样才对。我提醒你们两个,在这里可是有好多规矩的,千万别大意,不然出丑就不好了。”

“期刊都能做到这个程度,其他不用看了。”赵承嘏淡淡道:“还有一事请子高兄帮忙。”

“接来了。”张子高忙着给双方介绍,萨本铁嘴里说着感激的话,眼睛却看着跟着搬行李进入院子后的妻子背影。

“等下,拿了车费再走。”马君武急忙往怀里掏。

“马老德高望重,他的钱也收?”黄子卿不满了。

下了火车,赵承嘏面对张子高的欢迎一言不发,直奔北方大学图书馆,进去后就不理任何人,一直在书架前盘桓,低头翻书,从早到晚,就这么泡在里面,张子高见状无奈,只得请示马君武后,让人给他送吃的喝的,任由他折腾。

张子高一听却是来了兴趣,“怎么我不知道?不行,我也搬,今日就搬,也好和必得、碧帆做伴。”

此时张子高已经明白,他笑了笑道:“我还说北方大学什么时候有这些车,原来是省府派来的,必得,你不知道,这察省的有些规矩怪得很,比如这车,只要不是公事,就得付钱…..”

司机并没有停留,一边走一边道:“马先生,不用了,主席已经给过了。”

“我是不回北平了,其余事还请子高兄帮忙处理一下。”说罢,赵承嘏便转身出门,张子高知道他肯定是回图书馆,不由得苦笑一声,不用这么急?

“子高,人接来了?”

萨本铁、黄子卿的到来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效应,马君武见挖人很顺利,直接以北方大学的名义向北平研究院的几位知名学者发出邀请,共建察哈尔化学工业,附在这信后的,便是察哈尔日报对萨本铁、黄子卿的访谈,二人对北方大学的化学院可谓溢美之词,称之为国内最好的学院,可媲美欧美。

没等问,马君武揭开谜底:“这里是我们北方大学新建的教师住宿区,以后住在学校里的要陆续搬出来,如果不想住在这,也可以自己买地建房子,我想着你们突然来,应该没事先想过这些事,就提你们做主,先住下来。”

随着部分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不得不出售书籍来维持生计,赵子玉手里的期刊和书籍成几何级数增长,她从欧洲回到美国后,直接就将这一大批期刊运送回国,抵达天津入关时,还引起不小的轰动,从未有人从国外弄这么多旧书籍来,很多人认为,纯粹是傻子干得事情。

“你整日都躲着我,怎么会知道这事?再说了,这里都还没完全建好,若不是必得他们来,还要等一个多月才会公布呢!”马君武笑道。

“不是,我家在学校里,这是那我也不知道。”

“知道!”张子高白了他一眼,“我虽说不管事,可这察哈尔的规定可是记得牢牢的!”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必须有非常完备的研究设备,还要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国内各地的化学系和研究所无不受这两条限制,不过,关有这个还是不行的,真正让学者们为之心动的是赵子玉从美国发来的无价之宝,数以十万计的各种期刊、书籍,这是赵子玉初到美国后就开始陆续进行的工作,前些年为了赚钱,她关注的不是很多,只是闲下来弄一弄,自经济危机后,机会来了,美国不少研究机构也倒闭,加上美国很多企业也有部分期刊,除了娱乐类的,赵子玉可谓放开来收。安良堂在这方面给了大力支持,很多都是直接从垃圾里淘出来,对于安良堂怎么做,赵子玉不关心,她只是付钱,一本期刊半美元。

“厚山兄!”见到救星了,张子高急忙迎了上去。

没两天,北方大学的人来到北平,说是受赵承嘏的委托,一来是递交辞呈,二来是接家人。刘为涛大惊失色,细细一问,来人也说不清赵承嘏是如何想的,只是告诉刘为涛和赵承嘏的家人,赵先生一直待在图书馆,基本没出来过!

一句话让赵承嘏的家人再次慌乱起来,而刘为涛却猫抓心痒,到底察哈尔有多少期刊资料,逗得赵承嘏连家都不回了?

出于朋友交情,也好奇,刘为涛亲自送赵承嘏的家人前往察哈尔,这下好了,刘为涛也没回北平!没多久,北平研究院化学所几乎全体人员都陆续辞职前往北方大学。

一时间化学界哗然,从未见过挖人挖得如此彻底的,察哈尔瞬间成为国内化学第一强省,赵子赟为此乐得合不拢嘴,在与马君武的交谈中提出以后就这么挖!

短时间可能看不出效果,但马君武知道,这样下去,北方大学将远超国内其他大学,如此良好局面,他心里却不安起来,说实话,他心里害怕,害怕这一切如同昙一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