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此举必然是想缓和关系,自从冯玉祥旧部在怀来、延庆聚集,给赵子赟带来不小的压力,环视察省四周,可谓一个信得过的都没有,就是老蒋,他都认为只要自己一出错,便是张学良第二。
依靠外部势力抗衡南京是这十多年来地方军阀的一贯做法,美英他是不指望的,德国看样子不会替他强出头,日本人……,是不是可以拿日本人做做文章呢?这回可是日本人主动贴上来,说不定还要丢些甜头出来引诱自己,估计这甜头还小不了,否则自己是看不上的,想想历史上说翻脸就翻脸的例子,赵子赟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淑珍嫂子,我同意日商参加交易会。”
前面还一口否决,这下就转了主意?陈淑珍疑惑了片刻,看见他眼珠滴溜乱转,就知道他有了坏主意,怕是要坑日本人。
“你这是玩火!”
“玩火也要本事,淑珍嫂子就看我如何把这火玩得天乱坠。”赵子赟笑道。
忐忑不安的桥本正康等了两天,这是他想到的唯一法子了,当察哈尔省府的公文送到他手上时,他手都抖了,心中暗自请求天皇保佑,压住怦怦直跳的心,翻开一看,顿时瘫软在椅子上。
“领事阁下…..”
副领事藏本英明心里一直在沉。
“藏本君,天照大神保佑,察哈尔同意了。”缓过劲来的桥本正康脸上涌现出一缕红色。
同样的难题也摆在兵器工业集团面前,下属张家口钢铁厂同样有日本人找上门来,这回道不是购买钢铁什么的,鞍山昭和钢铁所才不会傻到用订单来**张家口钢铁厂,他们清楚的知道张家口钢铁厂要什么,他们提供给钢铁厂厂长的是一份供货合同,十万吨生铁,张浩然一见就想掏笔签字,只是对方是日本人,他犹豫了,最后上报吴伯琴定夺。
结果出乎吴伯琴的意料,他和昭和制铁说了不感兴趣的话后,对方明显急了,还给他送金条,这真是太出乎意料了,亏本带送金条的事情闻所未闻,他只得来问赵子赟怎么办,自然又遇到孙名望,情况差不多,当赵子赟吩咐他们金条照收后,二人算是有些知道他的想法了,玩这个咱中国人可是老祖宗,尤其是孙名望,和吴伯琴一番嘀咕后,二人开始钓鱼,先是和日本人吃了几次饭,又收了不少金条后,才答应一些实质性的谈判,并暗示这生意是需要察哈尔省府同意的。
“吴厂长,我们已经找你好一会了。”来人有些委屈,这交易会人山人海,找人还真不容易。
“可这会影响你的名声的!”
“真的?”藏本英明以为自己听错了。
为了这事,核心领导群特地召开了秘密会议,陈振林当然不相信赵子赟会和日本人和解,得知他就是想先接触一下,看看日本人是什么打算,顺带吞了那点甜头后,几人不由得好笑,也是只有他才会这么想,换做别人绝不会玩这种小孩子把戏,最后还是陈淑珍解了围,察哈尔要讲信誉,让日本人参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名声?”他轻笑了一声,“若是名声能给你换来生铁,值了,记住,我的底线是皮革二十万张,价格比市场价高两成,生铁是二十万吨,价格嘛…….,就比铁矿石高个三四成便行,而且是连续供应三年!”
“对方压价很低吗?”
“是真的,察哈尔同意了,只是提出要求,我们的人不管去哪,都需要提前告之,而且不允许未经许可,离开张家口。”
孙名望与边上闲谈的几位客商听见二人谈话,本没多少在意,当来人说出居然有人高价订购,大为惊讶,还有这种商人?
吴玉林很是诧异,订购合同有什么不好处理的?
难道是欺诈?吴玉林眉头蹙了起来:“哪里的客商?”
吴玉林正和几个外地客商闲扯,猛然听到有人在远处大呼小叫。
大客商是不想了,孙名望和吴玉林只想找些国内的代理商,将产品卖到其他省去,没想到这一趟居然有个超大订单等着他。
“怎么回事?”孙名望问道。
“太轻?”孙名望真是搞不懂他到底怎么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