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赵子赟把有些事情想得简单了,他只想到会有人做文章,却没想到会大做文章,外部力量的强大远超他的想象,以至于他跨出这一步后,不得不一直这么走下去,一度带来不小的危机,但也铸就了他更为传奇的故事。
光从协议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事,关键在于赵子赟的身份,首先他顶着北伐英雄,察哈尔战神赵子梧亲弟弟的名头,其次,他入沈阳、战多伦,属于不可能和日本人妥协的那一类人,可不是国内那些亲日派。
如今却突然和日本人有了牵连,这事要是放在北平的何应钦头上,几乎不叫事情,放在赵子赟身上,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省内不少知名人士一直拿他当英雄看,不少来察省的人也是冲着他和日军大战一场的缘故,现在天上地下,让他们无比失望,指责声顿时四起。
察哈尔和日本人合作引起的连锁反应还不止省内,连带着弄出不少事来,省外看不起他、嫉妒他,想从中谋取一些政治资本的人像是闻到屎味的苍蝇,迫不及待的嗡嗡乱飞,弄起不小的嘈杂声。比如在怀来高举抗日同盟军大旗的冯玉祥本来就对赵子赟不合作,拉走了方振武非常不满,只是碍于三十一军在多伦击败第六师团的战功面前不好多说什么,这下算是给了他出气的理由,他连发通电,痛斥赵子赟为卖国贼,号召全国民众一起声讨,并断绝和察哈尔的一切往来。
同盟军随即宣誓出征,作战方向自然是承德,但这也造成平绥铁路进入一种紧张的状况,本来兴高采烈参加张家**易会的商人还想多待段时间,找找机会,一看势头不妙,纷纷撤离张家口。
何应钦在北平倒是感觉赵子赟给他解了围,不但分担了一部分他卖国的压力,也让他有理由封锁同盟军的供应,并调动兵力往南口一线,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南方苏区第一次把赵子赟列为汉奸卖国贼的行列,号召全国民众群起而攻之,并发表多个声明,称赵子赟是典型的新军阀,是公敌,希望察哈尔的各族人民能够觉醒,看清楚赵子赟的本质!
绥远傅作义也发通电,称他不齿和赵子赟有任何关系,他不再接受察哈尔方面提供的物资,并上报内政部,希望收回丰镇、察哈尔右翼四旗的管辖权。
山西方面随后也发表了相同的声明,也提出收回阳高、天镇的管辖权。
最让不少热血青年振奋的是王亚樵居然也发了通电,在给张学良寄了两颗子弹后,他给赵子赟也寄了两颗子弹,要赵子赟的小命!
王颂轻叹口气,事已至此,骂也意思不大了,他也知道弟子不是什么汉奸,就是想借日本人玩些名堂,占便宜而已,只是这便宜占得不是时候。
王颂也哈哈大笑起来:“子赟,不是老师说你,你想过了,就现在的你,在他心里,也不过就是商震、傅作义之流,连贵州的王家烈恐怕都比不上,原因很简单,你不但没有盘踞一方的家族基础,也没有说得过去的政治资本,他是不会担心你上位的。”
师徒二人久久无语,王颂将事情全部理了一遍,他心里其实对赵子赟的一些想法还是有些惊讶的,也许只有他才敢这么想。
“蒙区?”
“对,蒙区,你要知道,不管谁在位,都不能接受蒙区独立这个结果,尤其是外蒙已经成为苏联人的势力范围后,内蒙已经成了一个底线,从察绥两省来看,你做得比傅作义好,德王的自治一直不顺利,和你有很大关系,这个是你的资本,要把握好。”
“不过你也别太大意,没有基础也意味着他收拾你的时候没人帮你,这个我想了很久了,以前他恐怕是让你和张学良、阎锡山相互制衡,张学良出洋后,平津已在他的掌控之下,局势失衡,不管你有没有和日本人纠缠,都存在这个风险,你现在唯一能让他不动你的地方恐怕只有蒙区。”王颂收起笑容,和他认真说道。
赵子赟点头,“稳住蒙区,老蒋就不会轻易动我,他需要北方暂时的安定,给他时间,如此看来,我和日本人关系缓和,也暂时能稳定住关东军这个不安定的因素,老师,我前段时间还想得不是很完整,今日听您一说,我也有底了。”
“你说的不错,老蒋此人一直对抗日犹犹豫豫,这是权力使然,为名而失去权力这种事他是不会去做的,这点你和他有些相像,你是想拖几年有些基础在和日本人较量,他则是想拖几年消除一切内部威胁他权力的隐患再对付日本人,把握住这一点,他就不会收拾你。”
“要是我没去阳高,对你有一定的了解,你做的这些事还真是…….”
“叔平哥,怎么了?”
良久,方振武放下手中的东西,抬头就看见他,然后直摇头。
“记住,一定要清楚各方的底线,越过底线的事情是要慎重的,除此之外,察省才是最为重要的,民众可以让他们去发泄,别压,压会出事的,但三十一军要把控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