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察晋合作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神州大地彻底崩溃了,这件事让很多人迷茫,赵子赟错了吗?说不清楚,年轻女子抛开政治,那是对他无比敬仰,心里没由来的记恨起从未谋面的陈娇儿,自吴三桂后,又一个为女子不惜挑起大战的男子出现了。

宋哲元郁闷,赵子赟成了卖国贼,他没有多大兴奋,整个事件中不但丢了两个团,还对士气造成不小打击,外界疯传二十九军根本不是三十一军对手,喜峰口的光环失色不少,而且在这件事中他不但没有获得一丝好处,还被指责是将赵子赟推向日本一边的黑手。

宋子安也郁闷,好好一招棋居然被对方一步将死,察哈尔记者的电文一到天津,商震就派人很委婉的让他离开,他不得不登上英国客轮转上海,下船就被早已守候的人连夜送到南京,先是被宋子文臭骂了一顿,然后是二姐让他去说清楚,这让他头皮发麻,二姐孙夫人才是他最怕见的人。

老蒋更郁闷,宋子安要折腾赵子赟他大概知道一点,大舅子和自家夫人都隐隐提了下,正是因为上次赵子赟和土肥原非常巧合的解决了内蒙争端,让他起了疑心,觉得可以适当给赵子赟一个教训,也算是警告。可没想到他正前往南昌行营关注剿匪进展时,事情就扩大化了,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宋子安会愚蠢到扣留赵子赟的妹妹,还未等他想出对策,事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导致赵子赟和日本人走在一起,他心里知道,这是赵子赟向他表示不满的一种体现,那意思是你不帮我,我只好另找帮手!

杨永泰倒是洞观若火,他清楚的知道赵子赟是借题发挥,借力打力,唯一搞不清楚的是赵子赟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真要投靠日本人,当初就不可能在多伦打成那样,和老蒋合作是危险,但和日本人合作更危险,他不相信能玩出这些的人会看不清这一点。

只是此时的杨永泰已经失势,在陈氏兄弟的打压下日子很难过,少说话省的惹火烧身,杨永泰决定看戏。

而其他幕僚对察省的重大变故一时间也各有各的看法,陈布雷认为此事国府是可以干涉的,一个省并没有权利单独和其他国签署涉及政治和主权的权利,国府完全可以以此宣布两方的合作无效,并免除赵子赟的各项职务,如果赵子赟不听令,可以出兵彻底占领察哈尔。

吴稚晖就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不是他替赵子赟说话,而是察省和日本人的协议本身有些微妙,修建铁路借助外国人的力量早有先例,中东路不就一直在苏联人手里?张恒、张北的附属地在协议中却是购买的,如同几十家日本公司在一个城市抱团购置土地,和租界以及当年东北的附属地在字面上有区别,让人明知那些土地就是附属地也没办法,同样,铁路的护路队就是驻屯军,换个名字而已,可也让人不好做文章。

因此,吴稚晖认为,如果没有宋子安那档子事,国府做做文章勉强说得过去,但把两者合在一起,国府便有下套的嫌疑,拿协议说事有些牵强。

随后陈诚也从军事角度上进行了分析,攻打察省赢是肯定的,只不过要想速战速决,至少要调动五个军的兵力,而宋哲元、商震为保存实力,一定不会太卖力,阎锡山不会为中央做嫁衣,除非答应把察省给他,至于傅作义,找理由观望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要想打,只能调动南方的嫡系部队。

仔细审视赵子赟的言行,以及赵家兄弟的发家历程,王亚樵居然猜到了赵子赟一直在积蓄力量,准备与日本人一战!

特别安全局倒是高度紧张,一来怕有刺客,二来怕不该来的人来,后一种人好办,都有迹可循,哪怕只是怀疑,连夜抓了丢上火车弄出察哈尔便是,前一种就麻烦了,有了上海的教训,董虎可不敢大意,不得已,楚峰调了两百特种作战大队队员进入张家口加强防卫。

就事件而言,结束得没有任何波澜,日本人为表现出自己的实力,确实当天就将陈娇儿带回到日租界,并请最好的医生进行了检查,一切完好,随即天津驻屯军就派人护送她回张家口,至于王卓然等人也在同一天获得自由,他和李良等人还滞留天津,准备清点货物,装车运往察哈尔。

军事上没办法,也宣告政治上也没办法,最终,老蒋决定不但不能压,还得安抚才行,他严令手下不准找赵子赟任何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