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8章 要跳出这个圈子(三)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窗外屋檐水珠如珍珠般连绵落下,清脆的声音在院落中回荡,今年雨季到来的稍微有些早,赵子赟站在窗前感受着雨水带来的丝丝凉意,雨水及时到来,农事已经去了最大的一块心病,他可以集中精力考虑其他问题。

“军长,绥远傅主席来电,他的特使今日启程,来与军长商谈关于永兴与绥远的合作事宜。”赵振拿着文件夹,向他汇报。

“知道了,你通知陈秘书长、杨厅长,到时参加商谈。”赵子赟没有回头,依然看着窗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傅作义的回应是积极的,陈娇儿的迂回战术非常成功,永兴通过镶蓝、镶红两旗,与凉城、陶林两县建立了合作,将两县农田的粮食纳入到收购计划当中,并提前支付了部分预付款作为担保。

以此为突破口,武川、五原等县也与永兴集团建立了合作,在外人看来,永兴有巴结绥远的意思,燕鹤鸣却知道,这其实是双赢,绥远这两年粮食产量也不低,以前绥远自己卖,直接冲击了察省的粮价,现在察哈尔、绥远,加上晋北,北方产量区几乎都通过永兴控制在察省手里,河南河北燕鹤鸣不在乎,那两省要不是天灾,要不就是**,一直没个安生,现在他已经不用太担心北方粮价的大幅度波动。

身为察省的邻居,在失去对察哈尔右翼四旗的控制后,傅作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和察哈尔有过多交往,只是平绥铁路让他不可能与察哈尔断绝一切关系。

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察省经历各种风波后,傅作义感觉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赵子赟了,很多事情在他看来,就不是一个有正常想法的人会做的,充满着矛盾,而察省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人带领下,变化之大让他难以理解,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旁观的印象,傅作义也处于矛盾当中,上次提出收回丰镇、察哈尔右翼四旗的管辖权无果,让两省关系一度紧张,也让傅作义明白了一件事,这赵子赟把握时局的本领在自己之上,和他纠缠,恐怕吃亏的是自己,后来抗日同盟军的事件,他才决定不吭声。

晋察合作也是出乎他意料的一件事,同时也给傅作义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上,他知道自己在老蒋心中和嫡系无关,晋察合作造成一定局部的失衡,三省相互制约的平衡被打破,绥远反而处于被孤立的状态,为平衡这一局势,他很担心老蒋借此加强中央在绥远的势力。

要傅作义和阎锡山一样主动和察省合作,那是不可能的,傅作义唯一能做的事情只能是默认两省民间商业的往来,再看看日本人和南京与察省的动向。

好在老蒋此时没空关注北方,他正追着那支铁军四处游荡,政治上、经济上难以抗衡,傅作义便把心思放在军事上,只要他的三十五军有足够的威慑力,还能搬回一些局面。

几次会议,没有实质性结果,各厅厅长不敢妄下结论,永兴的背后谁都知道是赵子赟,众人不清楚他是借此入侵绥远,还是真的释放一个合作的信号,一旦判断错误,损失是巨大的。

两边分宾主坐下,赵振张罗着上茶,赵子赟和曾厚载说着客套话,问问傅作义的身体情况什么的。等曾厚载象征性的喝了口茶,赵子赟道:“不知曾秘书长此次前来想要商谈什么?”

一番了解后,他发现察哈尔还真在认真找,不但有本国人,还有大鼻子的德国人帮忙,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察省还加大了勘探的力度,那架势,让人觉得察省成竹在胸。

经过一番讨论,傅作义同意曾厚载作为代表去察省谈谈看,能否借助察省的力量,先帮绥远搞起工业再说,如果赵子赟确实帮忙,他不介意缓和双方的矛盾。

建议有些道理,不管怎样,找石油是钱的事,虽然以此判断有些勉强,但也能作为一个依据,傅作义点头同意,他也一直没问情况如何。

粮食可是眼见的,外界可能不在意那虚无缥缈的石油合同,但粮食的影响力太大了,他并不否认绥远对察省经济上的依赖度,民间的往来是民间,以县府名义和永兴签署合同那就要好好掂量掂量,这里面会不会有问题?

“曾秘书长请坐,我来介绍下,这位是察哈尔省府秘书长陈淑珍,这位是实业厅厅长杨受成…….”

这条路其实傅作义早就想过,只是前些年和赵子赟有那么点龌龊,而机器还存在安装以及后续的维护,用那的机器就必须采购那里的配件,万一那小子先装糊涂卖了机器,等以后再翻脸不认人岂不是难看?而且找中间商最关键的是中间人要吃多少,以及中间人和察哈尔的关系如何?满世界看着商人多,合用的却没几个。

实业厅屠义源等人多方了解,国外的机器是好,贵,国内的虽说便宜些,但机器好不好就只有天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