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同意,这样,我可以提供你们一条子弹生产线,至于枪炮…..,我想还是提供一些精密机床和小型水压机给你们比较好,能修能生产,再加上两台百万级的燃煤发电机,基本也就够用了。”
“那赵主席是同意了?”陈先生大喜。
“我这次来,主要还是想和赵主席商谈购买察哈尔物资一事。”
“我确定,包括我到大同,都没有通过北方局,而是直接秘密而来。”
傅作义在大同没有耽搁太多时间,他找机会和赵子赟谈妥军事合作后,便心满意足先返回归绥,这次他有不小收获。赵子赟则借口看看三大集团的交易情况,在大同多滞留了两天。
老阎大喜,他的兵工厂以及恢复绝大部分生产,现在紧缺的就是一些敏感机器,从国外购买,他是怕南京阻扰,现在算是解决了他的大难题,如此一来,重现太原兵工厂的辉煌指日可待。
“我可以理解赵主席的想法,只是…..”
“不用,就在交易会上付清,对了,你们准备了多少钱?”
“那好。”那陈先生端起茶杯,抿了口茶,大概是在调整思维,想着怎么开口,约么一分钟,他放下茶杯道:“赵主席,我还是单刀直入。”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阎当即表示,他将购买察哈尔工业集团一千辆卡车,以后再有增加,都从察哈尔购买,赵子赟笑着称谢,他趁机提出大同的铜矿联合开发一事,老阎心知肚明,赵子赟此举是要掩盖他铜的购入量,他也需要,这是双赢。
门口传来脚步声,两个人出现在门口,其中一人进门后将头上的帽子拿在手里放到胸前,微微一欠身道:“赵主席。”
“怎么帮?说说看。”
“可以。”
放下手里的山西日报,赵子赟道:“请他们进来。”
陈先生伸出手指:“加上松龄同志,不超过四个。”
“陈先生,阎锡山这里不用担心,我已经和他谈妥,只要你们不进攻,他是不会招惹你们的,我认为你们想要打通山西到河北,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也知道你们在陕北有些局促,对此,我的建议是你们可以考虑西征,进入宁夏一部,扩大地盘,但要注意西北骑兵作战的特点,不要孤军深入,步步为营的好。”
陈先生和纪松龄对望一眼,结果明显超出他们的预料,“多谢赵主席支持,只是还有一事。”
“一百万,不知能否达到赵主席的要求?”
“想好怎么运回去了么?”
还不少,赵子赟本就打着半卖半送的心思,既然如此,他想借此再做做文章。
“第一,此事严格保密,按陈先生的说法,同样不能超过四个人。”
闻言那位陈先生明显吃惊,“赵主席怎么猜到的?”
“哦?”赵子赟眉头微微蹙了起来,他问道:“陈先生来我这,贵方有多少人知道?”
“请说。”
来客自然是纪松龄,闻言他说道:“陈先生,我对情况不是很了解,还是你来说。”
“这个……”显然这个要求超出了陈先生的决定权,他犹豫着。
“军长,他们来了。”在察哈尔工业集团展区后一个木头房间里,赵振向在此等候的赵子赟汇报着。
“这个……”赵子赟有些头大,长期供应原料很容易露出马脚,起身来回踱步良久,他说道:“这样,你们在山西、陕西、绥远应该都有点,由这些地方到当地的察哈尔银行存入货款,我把货物从绥远运到宁夏境内,在那里交接。”
“赵主席请说。”
老阎倒是不如他忌讳多,谈完培训,就直截了当提到购买察哈尔军工产品的事来,他自然不是买枪炮这些东西,他关注一个是生产机器,一个是化学品,说心里话,他提出这些还是没有太多把握。
陈先生不语,他知道一点内幕,但绝对不能说。
交易会依然持续,只是在六月五日,离交易会结束还有十天时候,察省客商开始陆续离开,该做的生意也差不多了,他们要赶回去参加省主席的大婚,部分南方客商也抱着凑热闹的心理,前往张恒,想一睹赵子赟大婚的盛况。
老阎和傅作义都没有去张恒的动作,三人聚会时提及过此事,为了避免给南京刺激,引起那位最高当局的猜忌,阎、傅二人决定不参加他的婚礼。
虽说这结尾有些不尽如人意,可老阎知足了,不到一个月的北方交易会总成交额达到惊人的一亿三千万,察哈尔客商贡献了近四成,整个交易会税收就超过千万,连上场地租赁费,老阎腰包一下子鼓了不少,这还不算由交易会建立起的桥梁,那是会给未来带来无限收益的。
老傅意外从税收中得到近三百万元,可谓意外之喜,他拿着钱有些犯难,是再建工厂呢?还是把绥远大学弄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