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翰林恶少(三)  调教武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沈庭闻言这才开口道:“状元郎与宰相同阁,就在楼上。”

唐冠见状一愣,随即心中一叹,“难怪这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修史,这简直是与社会脱节了。”

此话一出,顿时楼上寂静,唐冠却心中一动,听声音一个是武三思,另一个却不知道是哪位,料是那个什么张尚书。

唐冠携着小七直接踏入阁中,刚一踏入,便有数双眼睛望了过来。

“这位是?”

“啊!”此话一出,沈庭不由惊呼出声。

随即又继续向楼上走去,沈庭见状微微摇头,与周围同僚互望一眼,随即又默默低下头来,对着案上未完工的史料沉吟。

当即拉着小七,继续上楼。

唐冠闻言转首一笑,没想到自己带着小七还真是走三步,被人拦两步半,就连这些后知后觉,醉心修史的文官也阻挡起来。

他说话有些吞吞吐吐,似乎是不想顶撞唐冠,唐冠眉头一皱,没想到这机构守卫比起宫门守卫更难缠。

“状元郎,两位尚书都在里面,这”

“嘿嘿,好玩,那岂不是说以后的历史都是我来写了?”

“还没请教学生位置在哪?”

那长须中年人闻言一笑,说道:“状元郎,你的位置不在这。”

“哎,张尚书,天后乃是圣人,这样写也可厚非啊!”

“不劳。”

“张尚书,你多虑了吧,这有何不可?”

唐冠对此却不感奇怪,自古史官最为兢兢业业,从某种方面讲他们才是一个时代的最大赢家,因为正史出自他们之手,后人读来,谁人是非对错,两眼抹黑,也只有他们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状元郎。”

“泰山封禅,祭的是地母,怎么能这样写?”

监修者便是梁王武三思,唐冠却不知此节,只道是日后便与这些家伙同事,当即也不摆谱,一一行礼完毕,才询问道:“学生位置在何处”

当即在场几人纷纷起身行礼,唐冠也一一拱手回礼,这几人大多身着与自己一般的深青服色,唐冠乍一辨认便知道这是此间专职官员,料是著作郎,起居舍郎一类编撰官员。

只因唐冠这官职奇葩,翰林院撰修升职极快,历任专职者其实只有殿元一人,其他都是阁老兼修,比如刑部尚书张绍云便是兼职撰修。

“哦,这是在下家眷。”

可此时见到场上这些人,不由有些好奇,这些人大多精打采,有些眼眶还有黑眼圈。

那长须中年人见唐冠默默不语,又突然傻笑,不由一愣。

想到这唐冠心中一凛,他所读过的正史也大多出自这一机构,史馆打破了自汉朝以来史官的家族世袭制,诚如司马迁之流也都是辈辈相传,史馆的设立却让当代文人上下追寻,没有了传承,也只有依靠机构力量搜集。

众人闻言也面面相觑起来,唐冠竟然携家眷来宫中重地,当真大胆,可转念一想对方如今炙手可热,也均数默不作声。

“你”

唐冠临近又听到辩论,已经有了些许火药味,当即微微一笑,人还未蹬阁,边出声道:“两位相公好雅兴,学生前来拜见了。”

二人听闻声音纷纷向楼梯处望去,武三思看清来人,不由面带笑容起身说道:“状元郎可算来了。”

那张绍云也是一惊,望向唐冠,却不起身,他可不是武三思,自己排资论辈都没有起身迎接的道理。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