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六章:驱虎吞狼,胡说八道  调教武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郎君,你看此处如何?”

武承嗣声音传来,唐冠闻音抬头望向眼前一片建筑。

“这里是?”当看清眼前景象,唐冠不由眼皮一跳,随即望了下四周,马队堪堪停在一内河边上,远处还有一高塔耸立,不由顿觉眼熟。

“此处乃是坊外渠道,不远处便是大慈恩寺,可谓是清幽笃宁,与郎君相得益彰。”

唐冠闻言这才记起,不远处可不就是自己曾想捷足先登,雁塔题名的慈恩寺,他对那老和尚释永信还记忆犹新。

想到这,又转首望了下眼前,只见对面是一栋看似荒废许久的宅子,门前杂草丛生,通过破门可以看到里面有几间房子。

唐冠不由眉头一皱,这地方称不上偏僻,若是没记错,在自己下神功夫,顶多过了坊间,离大市路程不远。

那这就奇怪了,如此“黄金地段”,一栋好宅怎么能说丢就丢,这又不是什么兵荒马乱的时代,终则天一朝至开元全盛,长安房价可是只高不低。

武承嗣望着眼前这栋宅子,眼神中也有一丝贪婪闪过,别人不知他可知道这栋宅子的原主人是谁,他可清清楚楚,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名将程知节的将军府,后来程府迁到别处,这栋老宅就此荒废。

如今程家人丁单薄,只剩下一个程怀弼在军中任职,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本来他还有些许兄弟,皆以暴毙。

“嘿嘿,这少年郎终究年轻。”想到这,武承嗣不由莞尔,像是看到了唐冠与他人为敌,来自己这里寻求帮助一般。

这首诗作的浅显,料来是民间传的下酒小诗,可从些许武将的崇拜来看,程知节其人一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通兵法,却屡战屡胜,靠的便是一鼓作气的戾气。

“啊!”武承嗣闻言惊呼出声,不可置信的望向小七,小七见状头皮发麻,唐冠在说话的时候他在一旁便暗自汗颜,他与唐冠相识不过数月,哪来的自幼相伴,不过知道他这么做必有用意。

想到这,武承嗣偷偷望了眼唐冠,见他似乎对眼前这府邸也有些兴趣一般,不由暗暗点头。他这次可没按什么好心,有时一味讨好只会适得其反,这地方可是武承嗣垂涎已久,却突生妙计的绝佳之地。

唐冠闻言面上装作自己都不可置信的模样说道:“家中因为学生怪病,迟迟没有读书,可自打这书童教了我第一个字,去病豁然贯通!对于先贤盛事,诸子百态了然于胸!”

而唐冠当然是在胡说八道,真假参半,在家中时曾听唐维喜说过此事,既然如此,照搬过来唬唬人。

果然武承嗣看向小七的目光产生了些许变化,可还是不明白唐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武承嗣虽然堪称小人。可也是个文人,对于行伍起家的程氏一脉称不上了解很深。只知道程知节是个奇人,混迹在隋末大世。异军突起,有诗为证:“程公当如虎贲勇,三斧一出万夫敌”。

见武承嗣被自己唬住,唐冠当即将小七拉到身侧说道:“老哥,这话去病也只能私下对你说,这名书童自幼与我相伴,之前学生七窍不通,不能言语,家中寻遍良医,也无可奈何。”

唐冠这才转身与小七一道缓缓踱到别处,行走间,唐冠又是一个眼色过去,小七见状微微点头。

说到这唐冠又顿了一下,武承嗣面色愈发沉重,见他停止,竟然追问道:“没想到贤弟还有这等时候,后来怎样?”

这不近前还好,一近前,唐冠心中突然腹诽道:“嘿,这老倌还真把我当猴耍,这个面积绝不会是百姓所居。”

“了然,了然。”武承嗣见状一喜,知道事有可为,当即回应道。

唐冠背负双手缓缓近前,有模有样的打量着这宅邸。

“小郎君,你意下如何,若是满意,老夫这就着人修葺一新,不多时郎君便可以乔迁新居,到时候我等必然来贺喜,共浮一白。”

所谓朋友就需要共同的敌人,在武承嗣眼中凡是与自己没有关系的都可视作敌人,要说为什么选中了程怀弼,那武承嗣只能在心中说声:“抱歉,你倒霉。”

唐冠见状心中一乐,要说历史是怎么形成的,可不就是胡说八道诌出来的,真真假假,帝王登台为了神化自己,什么都敢诌,诚然古人不傻,可是他们对于天地神人的笃信也不是后世人能够理解的。

程氏如今已经势弱。可毕竟还有一军职不小的程怀弼,虽然他这军职有些奇怪,既不是千牛卫的正职将军,也不是什么偏将,而是高宗特意加封,将其从势弱的北衙禁军调往南衙。

唐冠闻言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只是轻轻点头,继续观望,武承嗣见状翻身下马,笑道:“不过贤弟此次得天后恩赐,这栋宅子荒废了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必然能幸而允之。”

见武承嗣似乎也有兴趣,唐冠继续说道:“不瞒相公,寺中师傅曾言去病八岁这年必得天命,诚如神明指点,学生大病得愈,有了区区小才,能入相公法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