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边说边手脚麻利的穿着线,不过小蝶要比罗冲更快一些,看的出她们长期挑线的工作,确实练出了一手又快又准的好手法。
一切准备完毕,罗冲搬来小蝶的凳子,一屁股坐在机器前,准备自己先试验一下。
没过一会儿的功夫,五六筐卷满毛线的线轴就出现在罗冲面前,罗冲看了一下,开始召集周围的女人们拆线,每个人把两手撑开,以双手为轴,把线轴上的线都缠在手上,变成一个线束,准备铺设经线。
两手中间保持40厘米的距离绕线,加上两个手掌的宽度,毛线围绕一周就是一米左右,还要稍微多出一点,这样缠绕50圈,基本上就有53米左右了,加上机器的损耗,差不多净布也能留下50米,就是这样50米长的线束,足足弄了2000股。
两人一人一组,把两组经线精准的穿过提纵杆,然后再依次把线排过打纬刀,最后再分成200股线束绑在卷布轴上,再转动机器右边的舵轮把所有的经线收紧,排线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这个我会,织布就要用骨针上下挑线分层的,我们编部落的女人都会这个。”小蝶自豪的说道。
2000股线是什么概念,一厘米20根,全织在一起也才一米宽,就这宽度,想做个被面床单都难,只能用两块布竖着拼接才行,想做个大点的旗帜都不够。
用纺纱机纺出的毛线比小蝶身上的麻布要粗,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纯手工做的东西确实要比机器做的更精细一点,两者之间有多大差距呢,这么说吧。
还好小蝶本来就会织布,罗冲跟她一说她就明白了,于是两个人一起动手完成这个步骤。
“哇,好厉害啊,这样就不用用手挑线了吗。”小蝶惊讶的大叫了起来。
一根一根的排线太麻烦,罗冲让小蝶每十股线分成一组递给自己,然后弄出10个线头拧成一股绑在卷经轴的木条上,从左到右依次排开,光是绑经线这一个步骤就用了将近半个来小时,我滴妈呀,这可是200股啊。
等把经线全部绑完,然后摇动卷经轴,把这些线全都卷在上面,2000根毛线垂直而下,再拉过位于机器中间的横杠,然后就要开始精密的分线,把线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组,分别穿在两组提纵杆上。
不算一开始拆线轴的时间,光是两个人排线就用了两多小时,罗冲发誓,以后这台机器换线的时候,直接在卷经轴的终端把线接上,然后直接拉过来,哪怕浪费个两三米也没关系,打死他都不会再这么穿线了。
“我这不是先试试吗,这台机器我自己还没试过呢,我不先自己搞明白怎么教你啊,别拉别拉,你先在旁边看着。”
罗冲没有说话,他还在继续调试,两个踏板来回踩踏,提纵杆带着两组经线一上一下,快速的张开,闭合,又张开
前后推拉一下打纬刀,没问题,很顺畅,这就可以开始了。
从旁边拿过那把一尺长,两指宽的木梭,两头尖尖的船形,上面因为打过虫腊而显得闪闪发光。
到一旁的簸箩里拿出一个梭芯,把梭芯轴的两端卡在木梭的船舱内,然后从梭子侧面的小孔拉出线头,把线头绑在右侧的框架立柱上,汉部落的第一次机械织布就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