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变,是明智光秀於1582年6月21日策划並发动的一场针对其主君织田信长的叛变。
为了支援羽柴秀吉在备中国对毛利氏的作战,信长派遣明智光秀作为先锋先行出发,而他本人则於6月17日起程前往京都,计划在覲见天皇后亲自出征。
在此期间,织田信长驻留於本能寺,给明智光秀创造了机会。
6月20日夜,光秀率领约1万3千名兵力包围並火烧本能寺。
信长与森兰丸等少数亲信展开了防御,但最终未能抵挡住进攻,最终在火海中自尽。
信长嫡长子织田信忠在当日早晨得知父亲遭遇袭击后在二条御所进行抵抗,最终也在同日选择自尽。
明智光秀发动叛变的原因眾说纷紜,有怨恨说、阴谋暴露说、夺取政权说等等,尚无定论。
事变后仅十天,明智光秀便在羽柴秀吉和织田家旧部的联合討伐下兵败自杀。
织田信长之死导致织田家的衰退,也打破了其日本统一进程。
羽柴秀吉在討伐光秀中的表现为其贏得了声誉,隨后成功统一日本,结束战国分裂局面,並为德川幕府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本能寺巨变,此时倭国最有权势的人一朝丧命,消息传开后又引得织田家重臣纷纷率部討伐明智光秀,在倭国的锦衣卫密探自然也知道了消息。
於是,在本能寺之变发生的第二日晚间,隨著织田信长丧命消息的確认,一封紧急军情就从京都出发,横穿倭国,从福冈入海,隨后搭船到达朝鲜釜山。
再由锦衣卫开通的路上通道,只两天时间就送到仁川渔港,隨著渔船送到金州,然后换成快船送到天津。
最后在锦衣卫信使马不停蹄之下,送到锦衣卫北镇抚司。
此时,距离事变爆发不过十日时间。
是夜,京师九门已经关闭,信使叫门,以腰牌核验身份后,巡夜锦衣卫百户签收急件,由吊篮送入城中,並亲自送到北镇抚司衙门,刘守有是在睡梦中被惊醒。
第二日,魏广德轿子在承天门前落下,魏广德钻出轿子时,看到的除了身边的长隨,还有刘守有。
心里不由一突,但还是温和笑问道:“思云,你怎么来了?可是草原有急报?”
前几日,按照魏广德策划,郑洛率领蓟镇骑营六千余骑与自己的標营二千人马已经出关进入草原,前往板升城主持和议。
至此,大明在板升城已经集结了精锐新军七营,合宣府、蓟镇各两营骑兵,大同一营骑兵及宣府车营和步营,算上郑洛標营,总兵力已经超过二万六千人。
单是骑兵,就有一万六千余,可以说大明北方精锐尽数在此。
如此投入,自然成为內阁和兵部关注的重点。
而就在昨日,刘守有才给魏广德送来消息,顺义王黄台吉带著三万户东进前往板升城,同时黄台吉长子扯力克带著五千骑兵已经抵达板升,住进恰台吉大营。
至此,板升城北恰台吉军营里,兵力已经超过两万人。
可以说归化城周围部族首领,大部都带兵跟隨黄台吉行动。
而忠顺夫人营中,除自己带去的八千余骑外,也匯聚了几个部族约五千人。
魏广德见到刘守有这么早就在此等候,下意识就以为是草原上发生剧变,脸色不由得微变。
“阁老,不是北方,是东边。”
大庭广眾之下,刘守有没有说草原、倭国,而是用方向代指。
“东方?”
魏广德听到不是草原上有大事发生,心头马上就安稳下来。
虽然有意染指东面岛国,但大明的根本还是北方草原,这涉及到帝国长治久安的国策。
“走,进去说话。”
魏广德现在不急了,隔著千里大海和一墙之隔,危急程度还是很容易区別的。
何况,现在要说国力,大明可以覬覦倭国,而倭国却不敢覬覦大明。
那些祸乱东南的倭寇,其实不过是倭国內斗失败的武士。
战力要说强,那是真的强。
毕竟,除了勇武,他们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少量倭寇就能纵横东南,那是真不要命,不怕死。
而大明这边自然不同,军將可都没到捨生忘死的程度。
一交战,士气自然差许多。
再有南方卫所大多常年不曾训练,战场效果最强的军阵之威也完全发挥不出来,自然只能落败。
九江卫在一眾南方卫所里之所以能打,其实倒不是將士有多勇武,而不过是把军阵演练好,不至於溃败,自然就能扛过倭寇的三板斧。
只要顶住倭寇两轮衝击,之后他们就毫无办法,除了逃命再无其他选择。
所以,虽然倭乱最盛时即便震惊朝堂,但更多还是为江南赋税之地的担忧,而不是倭寇可能动摇国本的忧虑,朝廷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北兵南调,只是抽调各地强將去江南剿倭。
很快,魏广德带著刘守有走进內阁,到了自己值房。
“给刘大人上茶。”
魏广德在值房门口对芦布吩咐道,就引他入室坐下。
“说说,倭国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看的出来,刘守有是专门等在承天门外的,事儿不会小,但也不是十万火急,否则他就该直接去府上了。
“十日前,倭国內乱,倭国右大臣、织田氏家主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被部將叛变所杀。”
刘守有边说,边从袖中取出急件递到魏广德面前。
“织田信长死了?他不是倭国最有权势的人,怎么会,部將叛变”
魏广德虽然猜到人会死,可却不知道是被部將所杀,所以乍一听到还有些震惊。
接过刘守有递来急报,快速翻看起来。
这时候,芦布端著托盘上来,先放下一杯茶水在魏广德身旁,又送了一杯到刘守有旁边。
“有劳了。”
刘守有微微欠身,说了句。
“不敢不敢。”
芦布急忙推辞。
开玩笑,这可是他真实身份的上官。
急报比较长,详细敘述了密探打听到的消息。
虽然京都当时已经戒严,但城外这么大的动静,还是传进了城里,更何况是织田信长死了。
实际上,在急报发出时,倭国许多高层,甚至包括国王都还不能確定本能寺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织田信长是否真的已经死了。
只能说,锦衣卫一直派人跟踪监视织田信长,密探亲眼看到明智光秀的亲兵击败织田信长的护卫,杀进本能寺,之后寺中燃起大火,由此判断出织田信长必死无疑。
或许,锦衣卫的密探,才是最先確定织田信长身死的实力。
而之后十余天里,关於织田信长是否真的死了,倭国內部还是眾说纷紜,因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而隨著织田信长和其长子织田信忠在明智光秀围攻下先后被杀,此时在魏广德看来,倭国必將陷入一场內乱。
“消息传给兵部了吗?”
魏广德已经看完密报,开口问道。
“已经派人送去了。”
刘守有急忙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