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章 知恩图报  农门相公是锦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知恩图报

等江小杏走远了后,才回了院子里头,跟朱永武和江春雨一起吃饭。

香喷喷的红烧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滋味甚好。

三个人大快朵颐,吃的十分满足。

下午, 朱永武去寻了江正信。

第二天,瓷窑要招学徒和长工的事儿,传遍了江家村的每一个角落。

瓷窑自开始创建以来,这生意如何,村子里头的人皆是有目共睹,未来发展怎样,大家心里也都是有底儿的。

能学着制瓷,烧瓷,那跟先前能跟着竹编作坊那学手艺, 是一样能够保证生计的好事情。

许多人跃跃欲试,瓷窑那,可以说是排起了长队。

一边排队一边更是在那说着闲话,讨论着是要去做长工还是要去做学徒。

江正信在那镇场子,一边也跟村民们聊聊天,拉拉家常。

正说着话,江正信瞧见江大头往这边走。

“大头来了啊?”江正信笑着问了一句。

江大头家里头日子过得难,江正信是知道的,他想出来谋生计,江正信也理解。

但江大头家的状况,的确是不适合给人长期做学徒或者长工的。

村中对江大头家也有资助。

江正信希望整个江家村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困难的人家村中可以帮。

但江正信也希望,江家村的风气得正, 得知道感恩,知道念及别人的好,不能把旁人的帮扶当做理所当然,更不能得寸进尺。

所以江正信这会儿是有些害怕的。

害怕听到江大头不有些拎不清地, 想着来瓷窑谋生计。

“叔,我找你有点事。”江大头憨厚地笑了笑,“咱去旁边说两句话?”

“成。”江正信跟着江大头到了一旁的一棵大皂角树底下,“是有啥事?”

“确实有事。”江大头有些难为情地开了口,“这不眼瞧着收麦子了,我家里头还有不少的余粮,就想着拿几袋子,捐祠堂里头,到时候里正叔看着用,或者看谁家紧给了谁家,或者换了钱搁祠堂里头存着,都行。”

江大头家要往祠堂里头捐余粮?

江正信先是一愣,接着语重心长,“好孩子,你这心意我明白,可你家这日子过得也紧巴巴的,这做善事, 得把自己日子过好了才行, 要是自己的日子都没拾掇明白,光惦记着去帮别人,那不叫做善事做好事,那叫堆自己家不负责。”

“知道叔惦记我家的事儿呢,不过叔放心,我家最近日子好过了呢。”

江大头提及这事儿,有些兴奋,“就上个月的事儿,我去县城给我家娘子买药,顺便把人带去,再让大夫好好瞧一瞧,大夫瞧了后说这人好多了,往后仔细养着,只要没啥大事儿,再喝两幅汤药,这人往后能变得跟常人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