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别驾府专门准备了晚宴来招待刘备,留在府中休息的王平和赵云也在被邀之列,兄弟二人本来不想去只是来请他们的是糜伦的二哥糜芳,他们不好拒绝只能跟着一起赴宴了。
酒过三巡后大家便各自找人邀杯,关张都是好酒之人特别是张飞性情豪爽不停的和每个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王平的酒量不行喝了半坛就有些微醉了,正当他头脑有些浑噩的时候刘备竟然端着酒杯来到王平和赵云的桌前敬酒。
刘备先是对着二人作了个大揖,然后将酒一口喝光,放下酒杯后又双手抱拳说道:“刘备多谢帝师大人和二位小兄的大恩。”王平有点不相信的揉了揉眼睛心想这中午时还是一副敷衍虚假的脸,怎么这会变的如此的礼贤下士了,而且自己何时给过他说的大恩呢?只是这会容不得他多想,他看到师兄赵云已经起身还礼只好跟着还了一礼。
赵云也是心中疑惑便开口问刘备道:“我们兄弟二人与刘将军乃是初次见面这谢恩之事从何说起啊?”这时糜竺走上前来解释说道:“玄德公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是汉室宗亲,你们与帝师在安邑城外大败贼兵最终安全的将陛下护送到洛阳,这不只是对玄德公有恩更是对天下人有恩啊!”说完他也给兄弟二人行了一礼,听了糜竺的话王平这才明白原来刘备和那皇帝是一家子啊,只是赵云哪肯糜竺再拜赶紧的将他们送回了主座之上。
在洛阳时糜伦怕自己的结拜兄弟不被家人重视,便在书信中详细写明了他俩和帝师的关系以及那晚在安邑城外的壮举,中午的时候糜竺见刘备和关羽轻视二人弄得他们有些尴尬,事后糜竺给刘备道出他们的师承后刘备表现的十分的悔恨,就希望糜竺晚宴时也叫上兄弟二人,让他有机会好结交他俩。
刘备虽然推辞不愿接手徐州但糜竺知道这徐州州牧迟早非他莫属,而糜伦的信中说赵云是先天后期的强者,这种级别的高手可是各方诸侯争抢的红人,所以他就给刘备提议在晚宴的时候想法招揽这两位年轻的人才,而刘备心中也是如此打算的。
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中有才能的白身很难得到重用,所以当权者没有几个会礼贤下士的,因为他们只需做做样子便会叫手下感恩涕零了,而刘备亲自给他们兄弟鞠躬作揖的不可谓不真诚,他想着这两个年轻人一定会被他感动,只怕不用自己邀请就会主动投效与他了。
可是实施上赵云只是礼貌的给他和糜竺倒满酒后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与王平继续喝酒去了。刘备有些不死心便找些话题跟他兄弟二人攀谈,他先说起这乱世,说他身为汉室宗亲一心想着为皇帝分忧重振江山社稷,只恨自己实力弱小无法一展抱负,而这时糜竺就会适时的给兄弟二人补充说到,刘备有贤德这徐州马上就会交给他管治将来的成就会不可限量。刘备听了自然得谦虚一番可是王平和赵云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只是在那客气的给刘备道喜。
刘备见他二人对自己亮出的实力无动于衷决定改打感情牌,只是他与帝师王越没有直接交集一时不知如何切入话题,只好随口问二人此次东行的目的是否需要他的帮助,王平可不想叫别人知道他们要找仙岛求药的事便谎称说去寻找师傅的故人,刘备听他说起故人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他想着如果能把这个人的事情利用好了应该会叫这兄弟二人臣服与他。
刘备酝酿了一下开口说道:“曾听闻帝师大人还有一位同门师兄便是那号称枪神的童渊,这童散人的传奇事迹我想在座的诸位应该都有耳闻吧。”赵云听他提起自己的师傅心中便涌出了浓浓的思念之情,赵云三岁时就被童渊相中,之后一直跟着师傅学习枪法而且无论童渊去哪里都会带着他,可是在他十岁那年师傅告诉他要去北边杀个人还要建个城,不能再把他带在身边要送他去王越家等着。
十岁的赵云虽然心中万分的不舍可还是遵从了师傅的安排,只是这一等竟是遥遥无期。当年童渊杀死匈奴单于后在河套地区建了贺兰城,但是当城建好的那晚童渊却突然消失了,如今十年过去了还是音讯全无,有人说他在贺兰城飞升成仙了,也有人说他去了蜀中的鹤鸣山和张陵一起修炼道法,还有人说他去了漠北之北在那里成了当地人的国王。但是无论哪种版本的传说都没有人敢说童渊死了,亦或者说整个大汉朝没有人愿意接受童渊已死的结局,因为是童渊给这摇摇欲坠的大汉朝注入了最后一丝鸡血,叫世人感觉着汉朝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
当赵云还在回忆着陪在师傅身边的美好时光时,却被刘备之后的话所震惊,就听刘备说道:“刘备不才十年前曾在涿县与童散人一起斩杀过黄巾贼,之后朝廷叫我带兵去打宛城只是我手中兵少将寡,怕不能成功就去求散人帮忙,而这时童散人却说要去一趟漠北无法相助,他临行前告诉我他有二个徒弟分别是张绣和张任,他们此时正在某处游历叫我若是遇到了可招募到自己手下效力,呵呵我是不敢说招募二字的但若能与他们兄弟相称一起辅佐汉室却也是一件美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