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9章 奠定万世之根基  红楼从辽东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李伯升所部,顺利入湖广,乃至三个月后打败程之信的捷报传递到金州。

至此。

没有人在怀疑金江镇占领天下的形势,只剩下猜测,还需要多久才能平定南方。

对于南方。

金江镇以拉拢为主,军事威胁为辅。

例如在广东。

当地的粤海将军,和唐清安是姻亲,此人是唐承志的岳父,经过考虑后,主动选择了金江镇。

虽然金江镇还未踏上广东,已经有了支持金江镇的势力。

靠着粤海将军的协助,金江镇的军队虽然还未抵达广东,但是官员已经开始涉足。

很多地方并没有抗拒,但也有不理睬,仍然恪守朝廷旗帜的官员。

那么凭借什么,让各色各样的人,遵守金江镇的规则来做事,并且做出成绩呢。

福建的大户们,在地方上公然嘲笑金江镇。

不是时代顺应制度,而是制度顺势时代。

比如他是一个穷人。

唐清安主动为金州新学站台。

在旧朝对皇帝肆意指责和监督,哪怕被廷仗甚至杀头都面不改色。

逆者为桀君。

他们本来就是汉奸。

而制度不能永恒不变,要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停的自我变化与调整。

同样的一批人。

大户们占据的资源越多,需要付出的利益也越多。

制度。

君为轻。

无论外界如何态度。

多么美好啊。

当单个的人发达了,占据更多的资源,可以不向族群给予更多的回报,只遵族群制定的利益分配。

抄写了一遍不满意,一遍一遍的写,始终不愿意停笔。

贾雨村从来没有做错过事。

听到保国公提起福建的事情,张琪面色不变,仿佛他跟福建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很多福建的大户不认可金江镇。

例如龚泽。

“是朝廷和百姓们,赋予了大户们的利益,同样也是朝廷和百姓们,赋予了百姓们的利益。”

有些人有才无德。

例如人把狗驯服成为宠物。

张琪,贾雨村,謝正仁,张如圭,傅试,龚泽,赖尚荣……

他的财富,是被保护的。

“皇帝也需要遵守规则!”

随着这篇文章的问世,引发了哗然大波。

以圣人的标准来选拔官员。

看着眼前的官员们,唐清安内心复杂。

族群的规则,充分保证每个人的利益。

这是他们的本事,但却不能忘记读者们的功劳。

听到大户之说。

这一次的见面,不但是融入金江镇的契机,更是了解金江镇未来的治国之策。

唐清安没有隐瞒,直截了当的告诉众人。

很快。

那么单个的人,都要为这个群体贡献,更不能背叛,这就是社会契约。

而且金江镇在半个中国已然开始这么做。

“旧时代,人吃人。”

他的确是这么想的。

他们人人抄写这篇文章。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方大户阶级的出卖与背叛。

读书人就是当今时代的人才。

大户们的利益受到了影响。

不过百姓是百姓,大户是大户。

“无论是哪个方面,利益都是平等的。”

于情于理。

官员们难免猜测,难道保国公对大户成见很深?

乃至不发表意见的人,也不代表他们是会按照唐清安想法去做的人。

无论古今都是如此。

更不能理直气壮的认为自己的利益,高于读者们的利益。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度。

不同的时空,明末不少地方的大户们。

“很多大户有怨言,认为凭什么减少他们的利益,补贴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就好比后世的网文写手。

例如当年那篇流民对错之分。

历史上汉人的失天下,被征服后,成为了下等民族,导致了文明的沦陷。

是因为人类族群的功劳。

有人表态支持,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不发表意见。

世界上。

打破了当地大户编造的金江镇吃人的谣言。

实际上做的和流民军没有差别。

自己不过是在福建主政过,福建大户们的事情,跟他不相干。

“因为这是大户们对自己利益来源的背叛。”

他的奋斗,是值得被人赞扬的。

至于德性?

那是红楼中发生的事。

金江镇必须接受国内的人才。

还有福建。

但是。

他们不熟悉保国公,而保国公也不熟悉他们很多人。

一批从国内抵达金州的官员,正聚精会神的跟着保国公。

对人才的鼓励和支持,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么做的。

唐清安每一篇特意写出的文章,代表了金江镇的思想。

以事实为依据。

对金江镇的帮助,更是真心一片。

因为多年来在福建的移民,当地百姓熟悉金江军,随着福建移民带回来的消息,很多百姓也心向金江军。

他们得知这篇文章后,立刻收拾行囊奔赴金州,他们要与保国公当面交流。

始终规避金陵,福建新学中关于君主之说,所以很多国内学者鄙视林如海。

唐清安重重的说道。

这种人占据了资源,从族群中源源不断的吸血,不但不知回报,反而贪婪成性。

金州的官员武将,乃至百姓们都在谈论。

提出不同看法的人,也不一定是拒绝的人。

田亩越少,收税越低,乃至可有可无。

很快。

例如傅试。

众人中。

“当杀则杀,当流放则流放,从重处理。”

唐清安眼里满是鄙视。

流民军对大户们用的是利刃。

顺者为仁君。

目前以政治手段为主。

没有族群。

君权乃民授。

文章发出去后,并且派往全国,他只觉得浑身轻松。

有些人则是大周传统官员的作风,不能说不好,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并且遵守规则,从中做出成绩。

“大户的利益是合法并且应当尊重的,但是大户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是平等的。”

唐清安摇了摇头。

金江镇则是用的钝刀子。

“因为他们错了。”

那注定就是没有标准。

“大户啊。”

是这片文章的名称。

这并没有错。

以民为本。

这不但是对百姓们的背叛,同样是对规则的背叛。

当单个的人落魄了,无疑为生,则族群要帮助落单的人生活在社会,为他提供生存的保障。

有的人靠着网文发财。

以福建祁英永,祁英豪,祁英奢三老为首的地方大户,提出结寨练兵,对抗金江镇的野心,在福建也颇受大户支持。

虽然他觉得无所谓,但是为了避免影响金江镇的风气,还是思考整整一日。

对于那些不知悔改的大户们,唐清安并没有在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