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那边的山山水水,就是手中养剑葫芦谐音的江湖了。
青衣小童与有荣焉,气哼哼道:“知道我家老爷的财力雄厚了吧?”
陈平安望向遥远的南方,充满了憧憬。
粉裙女童把竹椅让给自家老爷,魏檗在陈平安压低嗓音后,“阮邛在这两天就会开炉,之前跟小蛇闲聊,听说你想要购买一只养剑葫,那我就擅作主张,将大骊朝廷原本一座山头赠送一份彩礼的事情,给折算了五件法宝不要,只收一只葫芦,陈平安,你要是觉得亏了,可以更改,继续收下大骊原先的五件法宝就是。”
一番天南地北的畅谈,在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年迈读书人的身影。
陈平安摇头说不行,远游一事,只要阮师傅铸剑成功,就必须马上走。
原来陈平安的心弦差点绷断了。
老人继续诱惑陈平安练拳,“先前为何老夫以五境修为一拳出去,六境巅峰的孙叔坚就给打死了?就在于同样的境界,云泥之别,所以哪怕是最难越过境界杀人的武道一途,老夫仍然可以轻松打死高一层的孙叔坚,因为他的底子打得太松散了。”
老人表面上说得和颜悦色,可是言语之中的杀气腾腾,寒意深深,陈平安岂会不知?
竹楼内,光脚老人双臂环胸,俯瞰着地上蜷缩起来的少年,疼痛得全身肌肉都在发出黄豆爆裂的声响,老人先前二十八拳神人擂鼓式,打在了陈平安二十八座气府大门上,打得陈平安这副奄奄一息的惨淡光景。
老人大笑道:“一名纯粹武夫,想要屹立于群山之巅,靠什么?就靠一口气,硬生生耗死那些可以肆意借用天地灵气的练气士!你这口气,若是吃点小苦头,就丧失了出拳的能力,还想着龟缩起来疗伤换气?你出拳之人会给你这个机会吗?所以你陈平安积攒出来的这一口气,还远远不够!”
第二天,陈平安硬生生挨了二十九拳才昏死过去。
孩子第一次吃上别人家的饭菜,是家底耗尽之后,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六岁的孩子,在一个大冬天,又无法上山采药挣点铜钱,彻底没了生计,又不愿去偷,饥寒交迫,像一只小小的孤魂野鬼,走在巷子里,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直走到了暮色里,到了炊烟升起的时候,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了。
比起阿良悬挂腰间的银色小葫芦,稍小一些,色泽温润,样式古朴,让人一见钟情。
老人叹了口气。
泥瓶巷的孤儿,爹娘都去世后,五岁到七岁的时候,最难熬。
看到陈平安后,魏檗坐在竹椅上,仰起头,双手抱拳,喜气洋洋道:“恭贺恭贺。”
陈平安舒舒服服靠在椅背上,双腿伸直,双手捧住暂时当起酒壶的小葫芦,几口酒下了肚子,就觉得脸颊火热,喉咙滚烫,整个人都跟着暖和起来。
儒家第三圣,曾有至理名言,流传于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陈平安毫不犹豫,还是摇头。
魏檗最后笑道:“对了,葫芦里装了酒的,就你陈平安那点酒量,尽管喝。”
那会儿,三洲只知道这位脾气古怪的无名氏神人,极少对手下败将报以尊重,哪怕是一位旗鼓相当的对手,老人一样不当回事,更加未有过半点收徒的念头。
今天先骂了再说。
陈平安笑呵呵走了,很心满意足。
粉裙女童想要跟着过去,结果被青衣小童抓住胳膊,摇头示意不要去凑热闹。
“是一个如今我连名字都忘记的八境武夫,此人濒死之际,被老夫一脚踩在面门之上,八境武人死前,竭力抬起拳头,向老夫递出生平最后一拳,哪怕那一拳已经孱弱得比稚童妇人还不如,但是那一拳,却是天底下所有十境武人,甚至是传说的十一境武神,也要尊重佩服的一拳!”
好嘛,关键还是识货,晓得养剑葫芦的价值连城,才这般心生欢喜,老爷的财迷习性,真是改不了。
结果三十一拳之后,陈平安头回在大药桶里睡了一天,然后在床铺上昏天暗地地睡了一整夜。
儒衫老人微笑回答:“坏了规矩,那可不行。”
“陈平安,你要知道,武道三境四境,差距极大。无异于练气士的下五境的最后一境,和中五境的第一境,存在着一道巨大的分水岭。有无老夫帮你打底子,你吃了这么些苦头,裨益大小,你自己应该最清楚。如果能够一鼓作气,破开四境,只要打破了瓶颈,之后四境的武道路途,就是一马平川,岂不痛快?”
然后陈平安就站在二楼檐下,开始骂骂咧咧,顾粲他娘亲曾经号称小镇骂街第一人,骂得连杏巷马婆婆都得回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之后,仍是屡战屡败。那么陈平安作为经常旁听骂战的家伙,耳濡目染,真要敞开了开骂,功力当然不差。
然后嗖嗖两下,本名“小酆都”的初一,以及杨老头换给陈平安的碧绿色“十五”,一前一后从陈平安两座气府掠出,一闪而逝,窜入朱红色的养剑葫芦,两柄飞剑似乎极其快活,在其中四处乱窜,不断撞在葫芦内壁上,以至于小葫芦在陈平安手中微微摇晃。
魏檗笑着解释道:“这只养剑葫芦只能算品相中等,算不得真正的神仙物,但已经很难得了,毕竟是在东宝瓶洲,比不得剑修横行的俱芦洲,不过就算拿去俱芦洲,这只小葫芦,一样能够让中五境的剑修垂涎三尺。”
魏檗爽朗大笑,随手一挥袖,刹那之间一只朱红色的精巧小葫芦,就被托在手心。
砰砰砰一阵阵剧烈的撞击声,显而易见,是好不容易起身后的陈平安,又给打得次次撞在墙壁上。
不骂一骂,陈平安真怕把自己活活憋死,拳没练出大出息,先把自己窝火死了,这不行!
可是老人又不是泥菩萨,哪里受得了没完没了的骂人话,怒喝道:“滚蛋,再废话半句,现在就打死你。”
清醒过来后第一件事,陈平安就是艰难走到二楼,问了一句话,“下一次三十拳,我会不会被你打死?”
他之前有一次游历无名大山,偶遇一位儒衫老者,朝阳初升,老者在山巅打转散步,缓缓伸展筋骨,就像是在画圈圈,但是以他十境武夫的眼光来看,看得出来,年迈读书人看似在原地打转,其实每一次画圆圈,都会稍稍往外边略微拓展。
之前有好心人说小平安,去我家吃饭。孩子总会笑着说不用,家里还有米的。然后就赶紧跑开了。
有些时候饿到肠子打结的时候,那是真能饿到恨不得去刨泥土吃的,每当吃饭的时候,泥瓶巷附近皆是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哪怕只是走在巷子里,孩子都能闻着那些诱人的饭香菜香,孩子身上穿着爹娘留下的衣衫,自己裁剪成自己能穿的大小样式,边边角角都丢不得,一块一块积攒起来。
小苦头。
“陈平安,再来!这点疼痛算个屁,你要是个带把的,就站起来再吃一拳……”
小时候,对于巉瀺,自己这个当爷爷的,是不是太严苛无情,过于拔苗助长了?
说到这里,魏檗自嘲道:“若是能够同时温养两把飞剑,已经够吓人的了。先不谈获得上乘飞剑的机缘,这得需要多大的财力物力啊。”
粉裙女童和青衣小童一起使眼色,劝说陈平安别猪油蒙了心,取五舍一。
这栋落魄山竹楼大有玄机,崔姓老人每天能够清醒一个时辰,如今随着一步步重返巅峰,在半数时间里都能够保持头脑清明。这位大骊国师崔瀺的爷爷,从巅峰坠入谷底之后,对于家族早已彻底失去好感,当年因为孙子一事,曾经被家族那帮趋炎附势的龟孙子伤透了心,更无半点香火情了,如今到了落魄山,每天待在竹楼,时不时站在二楼远眺山水,老人开始有点喜欢这么个清净地儿,不仅仅竹楼是自己的福地那么简单。
泥瓶巷少年积攒了太多情绪上的杂质,就像是被陈平安自己一点一点扫在墙脚根的垃圾,不多不少,无碍心境,因为“眼不见心不烦”,但是一旦将来武道攀登,不断往上登高,那么这点瑕疵就会不断被放大,二三境之时,被老人以种种拳法神通锤炼敲打,能够相对轻松地祛除,若是到了六七之间的武道大门槛,或是九十之间的天堑,再想回过头来拔除清扫,就难如登天了。
老人虽然嘴上歹毒,极尽刻薄挖苦之能,但是如果跟老人有过生死之战的武道大宗师、或是重创、毙命于老人手上的山上神仙,一定会感到匪夷所思,老人除了拳法通天之外,再就是出了名的眼高于顶。
魏檗离去后,陈平安拎着一条竹椅坐在崖畔那边,独自小口小口喝着酒。
可是那一天,孩子是真的什么都没了,白天先去了趟杨家铺子,想要跟老人赊账,老人根本就不愿意见他。
然后在那个黄昏里,孩子就委屈想着,会不会有人见着自己,会不会笑着说,小平安,进来吃饭。
但是那一天,没有人开门,大门紧闭,里边有欢声笑语,有骂骂咧咧。
孩子最后饿着回到自己院子,躺在被褥单薄的冰冷床板上,默默告诉自己,不饿不饿,睡着了就不饿了,想一下爹娘就不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