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2.第232章 又见城隍爷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刘高馨挡住一波赵府魔障后,发现自己周围,是满地鲜血和残肢断骸,突然蹲下身,呕吐起来。

武将倒是为那少年说了一句公道话,“邪魔外道,最擅长兵行险着,不可以常理揣度。我们目前最好谁都不要轻信,不妨先听那少年怎么说。”

弓手和捕快刀客的粗劣阵型,几乎是被一冲即溃,只得与那些悍不畏死的魔障近身肉搏,若非陈平安三人刚好赶到,源源不断涌出的赵府人氏,恐怕就要流窜各地,形成一股类似蝗群的灾祸。陈平安不知魔障是否有化解之法,更多还是以拳脚将那些赵府魔障打飞回大门附近,刘高馨铃铛大振,金朵朵飘散四方,那些魔障只要被金色朵沾边,就会全身溃烂,变成一摊鲜血脓水,腥臭冲天。

陈平安眼见着赵府门口暂时没有危险,脚尖一点,身轻如燕迅速掠过高墙,直奔红光起始之地。

刘高馨指了指陈平安,“老神仙……”

赵府内红光一闪而逝,散发出浓重的阴郁气息。

俊逸非凡的公子哥,斜眼陈平安,微笑道:“怎么这么晚才来?这位公子器宇不凡,是山上修道的仙师?还是行走江湖的宗师子弟?”

陈平安有些无奈,本想着速战速决,不曾想还是被人撞破自己飞剑杀敌的一幕,他对那名江湖豪侠点头后,脚尖一点,身影很快就消失不见。

姓窦的刀客抽刀出鞘后,刀身绽放出刺眼的雪白光芒,每一刀下去,就直接将魔障男女老幼一刀劈成两半,这位武人的刀法极其不俗,分明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宗师境界,直截了当,招式直来直往,毫不拖泥带水,但是比起大髯刀客徐远霞的刀法,此人出刀少了沙场粗粝气息,多了几分出神入化的气象,极有可能是一位四境武夫往上走的武道宗师,由此可见,在官邸正厅那边的不显山不露水,更多还是江湖上所谓的真人不露相。

刘太守沉吟道:“道理是说不通。”

少女刘高馨跳下墙头,一路飞奔而来,身法充满灵气,尤其是银质铃铛的叮叮咚咚,身边荡漾出阵阵金色涟漪,分明是登堂入室的修行中人,刘太守顾不得深思为何女儿变成了飞来飞去的神仙,等到小女儿来到身边,立即着急道:“有没有哪里受伤?你这个臭丫头,现在郡城这么乱,瞎跑什么,胡闹!”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因为先前赶路的时候,一手飞剑术惊天动地的老神仙,专门告诉她不要多说城隍阁的那场战事,他目前还不愿意泄露身份,以免郡守府也有作祟妖魔的内应,早早起了戒心。

这又是一善,是善心。

两人还礼。

三人火速去往距离官邸只隔了两条街的赵府。

数十条粗如拇指的猩红小蛇,从书楼这边冲天而起,就要往四面八方散去,但是白衣公子哥却看到那个要挂朱红酒葫芦的少年郎,竟然还有心情摘下酒壶灌了口酒,不等这位赵府贵公子讥笑出声,他便笑不出来了。

比起棋墩山的朱鹿,以及当初破败寺庙前,那伙鲜衣怒马的江湖儿女,名叫刘高馨的银铃少女,确实要强上太多了。

陈平安还是摇头,确实不知。

刘高馨当然欢天喜地,满口答应下来,刘太守怕她不上心,又拉住她叮嘱一番。

那条猩红蛇蟒被一斩而断。

刀客爽朗笑道:“此地已经没有大碍,小猫小狗三两只罢了,陈仙师只管放心去。”

因为天空中那些名为赤练的小红蛇,刹那之间就被一抹纵横交错的白虹,悉数切割殆尽。

院墙那边,姓窦的刀客站在墙头上,看到这一幕后,朝陈平安抱拳行礼。

当初跨入城隍殿,少年交还木盒,是一善,是善事。

沈城隍笑问道:“可知道金身碎片的用处?”

三人到了赵府门外,已经有眼眶渗血的魔障男女往外冲杀,张牙舞爪,奔跑迅捷,外边刀客和弓箭手多是郡城捕快和官邸衙役,平日子最多是和江洋大盗和小蟊贼打交道,哪里见识过这番画面,大多脸色雪白,弓箭的准头不堪入目,而且那些魔障了的赵府家丁婢女,哪怕身中箭矢,竟然依然能够继续向前,陈平安亲眼看到一位满脸鲜血的少年,被一支势大力沉的箭矢在二十步距离内射中胸口,整个人都被巨大的贯穿力带飞出去,后仰倒地后,一个挣扎就站起身,胸口还插着大半支箭矢,一边呕血,一边继续向前冲来。

刘高馨连忙亡羊补牢,“我和陈平安陈少侠,在城隍阁遭遇了一位枯骨女鬼,正是那晚湖心高台率先露面的彩衣符箓美人,她正是祸害郡城的妖魔之一,我和陈少侠好不容易将其制伏,不料城隍爷和两尊文武属官神像都入魔了,七窍之内黑烟翻涌,就要将我们打杀,所幸有位会飞剑的老神仙横空出世,救下了我们,只是老神仙也身受重伤,要我们先来报信,那位姓黄的家伙,与盟友处心积虑图谋一件法宝,要我捎话给爹,咱们绝对不要引狼入室!老神仙还说必要时刻,他调养好气海和本命飞剑后,一定会再度出手,帮助我们斩妖除魔!”

陈平安别好酒葫芦的时候,初一和十五两把飞剑,悠悠返回养剑葫中。

陈平安不知如何作答,只好沉默不言。

道袍鲜亮的老道人转头,对刘太守和武将说道:“若是道法通天的黄老神仙,是那居心叵测的主谋,那我等还在这里谋划什么,干脆等死好了。再说了,黄老是幕后凶手的话,何必脱裤子放屁,主动为我们示警?”

陈平安一拍腰间养剑葫。

沈城隍轻声道:“那些金身碎片,务必好好保管,世间享受祭祀香火的神灵,无论是山水正神,还是我们这些城隍和文武两庙,皆有金身一说,先是朝廷敕封,塑造神像,然后是神灵自身温养那一点灵光神性。只不过金身也分品秩高低,与官场相似,一般都以五岳大神的金身品相最高,然后是大江水神,以及京城城隍爷之流,以此类推。”

“那只青色木盒,里头装着的,是龙虎山天师府某一代大天师,亲自篆刻赐下的‘彩衣国胭脂郡城隍显佑伯印’,是一件蕴含浩荡天威的极强法器,只是需要配合五雷心法才能使用,本官虽然身为现任胭脂郡城隍爷,但是作为一方神灵,是无法使用道统雷法的,事实上当初天师府赏赐此物,本就是象征意义更多,帮助庇护一郡风水,并不是让彩衣国练气士或是城隍爷,掌印示威。若非这方小天师印无形中震慑群魔,城外那座乱葬岗在形成早起,怨气很重,早就要冲入胭脂郡城了。”

陈平安想了想,问道:“需要我帮你交给刘太守吗?还是交给你们彩衣国皇帝?”

城隍爷沈温仔细看着那双清澈的眼眸,一挥袖子,朗声笑道:“圣人教诲,天地神器,唯有德者持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