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6.第236章 故乡黄花黄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幅幅楹联出自大家手笔。就连远在南涧国的文坛名宿,都寄来了亲笔手书的对联,铁画银钩,风骨铮铮。

曹曦有些狐疑,问道:“杨老前辈,你为什么不直接找曹峻?这期间该不会有什么算计吧?咱们哥俩怎么也算半个同乡吧,老乡见老乡的,不说两眼泪汪汪吧,可也不能坑害老乡啊,是不是?”

后院正房对面的廊道里头,放着条长凳,仿佛专门为曹曦这种访客准备。

董水井蒙了,这是什么跟什么啊。

宋集薪在祭祀圣人的庙外,扯了扯嘴角,“哈,风骨铮铮。”

曹曦脸色阴晴不定。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谢实顺理成章地走出第二步,让这位北俱芦洲的道家天君,亲自去往观湖书院以北地带,坐镇其中,彻底掐断宝瓶洲南北双方的联系,不让大骊吞并整个宝瓶洲北方的“大势”,出现任何意外。

深夜时分,一位满身富贵气的锦衣少年,坐在院子里发着呆。

听说圣人阮邛好像马上就要在某座大山,开宗立派,到时候注定是一场盛事,大骊礼部衙门将此事当做今年春末的头等大事,精心操办。

曹曦愕然,随即翻白眼道:“免谈免谈,送我都不要。”

少年闷闷不乐,转身走向院门,“老祖宗,我去练习剑术了。”

稚圭懒洋洋道:“好啊。都听公子的。”

清瘦老人笑道:“是我家乡那边的一位读书人,年纪不大,学问很高。”

董水井突然喊道:“等会儿!”

杨老头嗤笑道:“少在这里得了便宜还卖乖,你曹曦的那点面子,跟家族多出一位陆地剑仙,哪个更值钱?”

谢实在掌教陆沉离开这座天下后,不得不承认,虽然十分失落,但是整个人的心境,明显轻松了许多。

馄饨摊从一大早开到黄昏,没个准时,只要有客人,天色再晚,少年也会等着客人慢慢吃完,才收拾摊子,推车返回。郡城如今不设夜禁,处处是尘土飞扬的热闹场景,若是在风凉山之巅的山神庙,夜间眺望郡城,就像一盏大灯笼搁在大地上。

骑龙巷相邻的压岁铺子,草头铺子,都姓了陈,这可是稀罕事,小镇姓陈的家伙,几乎人人是四姓十族的仆役婢女。

长眉少年战战兢兢,既有雀跃也有敬畏,赶紧望向老祖谢实。

剑瓮先生是最关键的那枚棋子,是死士。

宋集薪突然提议道:“月明星稀,风光大好,不然咱们俩随便走走?”

曹曦勃然大怒,“啥玩意儿?要老子将这把本命飞剑送给那李柳?!杨老头,你失心疯了吧?”

“阿良又是谁?”

董水井一脸茫然,轻轻摇头。

他又问道:“那你有没有听说过,墨家游侠当中的赊刀人?赊的赊欠,刀剑的刀。”

皇帝是为了亲眼看到大骊王朝吞并一洲,而阴阳家大修士,是为了将大骊皇帝,也就是宋集薪的父亲,制成一只牵线木偶,因为大骊皇帝正式闭关冲刺上五境门槛的时候,就是彻底失去灵智沦为傀儡的时刻。

婢女稚圭披衣而出,问道:“公子,有心事?”

此时此刻,宋集薪回想那些言语,心情沉重至极。

谢实独自坐在石桌旁,闭目养神,默默计算推演宝瓶洲的大势走向。

那边有一座香火极差的山神庙。

付出的,同样是天君谢实一个承诺。

上五境的玉璞境修士,其实都不太敢随便施舍福缘给谁。

曹曦扬起手腕,露出一截白皙肥腻的手腕,上边系着一根碧绿绳子,笑哈哈道:“这里还真有‘一根葱’。”

不曾想从远方走来一位奇怪的男子,不挎剑不背剑,而是横剑在身后,走到摊子旁,笑问道:“店家,还卖馄饨不?”

杨老头冷笑道:“别觉得吃亏,你这辈子就没收到过好的徒弟,我等于无偿帮你找到一个,说不定将来所有人提及你曹曦的时候,就都会是这么一种说法,‘曹曦啊,就是李柳的师父’。”

杀机毕露。

杨老头缓缓道:“有个丫头,叫李柳,跟随她爹娘一起去了北边的俱芦洲,你父母的魂魄如今都在她身上。你要愿意公平买卖,我就跟你做生意,保证没有纰漏,到时候全须全尾儿交给你。当然,你要反悔,强取豪夺也可以,现在就可以转身走,那么以后发生什么,后果自负。”

少年无奈道:“先生,我看你的道理说得倒是挺高。”

陆沉手腕翻转,手心很快多出一座玲珑剔透的七彩宝塔,光彩流转,妙不可言。

杨老头不理会那位陆地剑仙后边言语的暗藏杀机,直截了当道:“你曹曦是想出价买走?只要你给得起价格,别说你娘,就是你爹的,都没问题。”

瞬间那处天幕穹顶开启的“小门”,就随之关上。

坐在不远处的董水井点头道:“当然,以前先生说过,墨家曾经是四大显学之一,所推崇的学问很了不起,就是知不易行更难,很考验学派弟子的心性,再就是比较容易钻牛角尖,先生说比较……可爱。”

少年嘀咕道:“看来不太高。”

陆沉一屁股坐在石凳上,以手掌作扇子,缓缓扇动清风,像是跟人拉家常一般,与谢实吩咐道:“等到宝瓶洲事了,你返回俱芦洲的之后一甲子,贺小凉那边你多看着点,也不用如何帮她,只需保证她别死了就行。等她站稳脚跟,开宗立派,那个时候你倒是可以锦上添,人也好,钱也罢,法宝器物都行,多多益善,你们两个也算结下一桩善缘。”

男人等来了一大碗热腾腾的馄饨,飘在红汤上的葱,瞧着就很诱人,董水井问他能不能吃辣,男人说越辣越好,少年就递过去满满一碟辣椒酱,男人拿出一双筷子,不急着下筷子,低下头去,闭上眼睛闻了闻香味,啧啧道:“这味儿,对头!”

曹曦蓦然哈哈大笑起来,“买卖可以做,我曹曦生平最喜欢跟人做买卖了,只是希望老前辈的价格千万别太高,那我是不会买的。我什么人,杨老前辈可能不太清楚,为了修行,亲儿子亲孙子,都能卖了换钱。只不过如今阔绰了,发达了,衣锦还乡,睹物思人,才有了一点点恋旧的念头。”

这天夜幕降临,身材高大的少年董水井,已经开始收拾馄饨摊子,准备打道回府。

少年接下来的问题有些童心童趣,“那有多高?”

以他一洲道主的浩瀚道法,竭尽目力,仍是只能透过重重云海,最终在一处天幕穹顶,看到些许波澜涟漪。

曹曦来此当然不是为了报恩,他从来不是什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就算杨老头找上门,曹曦都未必愿意搭理,杨老头在骊珠洞天或者说龙泉郡,谁都要卖几分面子,可是曹曦做完了这次的一锤子买卖,就要返回婆娑洲,厚着脸皮跟颍阴陈氏老祖讨要报酬,杨老头的身份再神秘,未来在东宝瓶洲再牛气,管他曹曦屁事。

除去披云山的北岳正神这座“大庙”不说,西边大山里头还有寻常的山神庙,香火最旺的是最北边的风凉山,因为靠近龙泉郡郡城,神道开辟得最为宽阔平整,入山方便,沿路的茶肆酒馆,以及供善男信女们半路歇脚的大小客栈,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谢实点了点头,示意他放心收下赏赐便是。

“不用着急回答我。”

曹曦放声大笑,一只手指向那边吞云吐雾的老人,凌空点了几下,“杨老前辈真是爽快人,好好好!这趟总算没白来!嘿嘿,就是不知道老前辈的一条命,值多少钱?”

在谢实和少年前脚走出杨家铺子没多久,曹曦后脚就找到了药铺子,店里边的伙计都没当回事,如今小镇繁华,有钱人见多了,不差这个胖子。

杨老头开始吞云吐雾,“不要拉倒。那就换一个。你去找到真武山马苦玄,当他的护道人,最近二十年里,不用时时刻刻盯着,你曹曦只要凑够十年时间就够了。”

杨老头用烟杆指了指曹曦的手腕。

谢实脸色微变,赶紧顺着掌教老爷的视线,抬头望去。

老人是想着自己故乡如今的时节,应该是大地处处黄了。

男人摆摆手,微笑道:“至于为何选择你,董水井,我已经观察你挺长时间了,方方面面,都谈不上最好,但是都没有什么问题。这就足够了。”

杨老头没好气道:“有屁快放。”

少年面红耳赤,朗声道:“晚辈一定铭记在心!”

曹曦有了点兴致,搓手啧啧道:“那闺女这么厉害?”

男人随口问道:“知不知道墨家?”

杨老头语气淡漠,“你爹的魂魄。”

清瘦老人想了想,之后回答得貌似有些敷衍,“你家乡不是有句谚语嘛,大水漫不过鸭子背。”

这次陆沉倒是没有勉强,由着怀捧小塔的少年迷迷糊糊跪下去,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谢实只得乖乖坐在原地。

一个名叫董水井的少年在那边摆摊子,只卖馄饨。

陆沉调侃一句,转头对少年笑眯眯道:“长眉儿,来来来,给你一样临别赠礼。”

董水井咧嘴笑道:“卖!怎么不卖!就是得烧水,客人要稍等会儿。”

泥瓶巷。

董水井无奈道:“你是?”

仍是主仆的二人,一起走过了小镇的街街巷巷,在齐先生教书的老旧学塾,后院下棋的石桌,宋集薪伸手抹过冰凉的桌面,次次坐在北边,赵繇坐在南边,当时不知道为何如此安排,如今水落石出,才知道是原来如此,宋集薪笑道:“不知道赵繇过得如何了。”

“这桩生意,老子做了!要赌就赌一桩大的,这才符合我曹大剑仙的身份!”

注定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幸事!

曹曦笑着询问杨老前辈可是住在后院,一位年轻伙计正在药柜那边称量药材,瞥了眼身材臃肿的富家翁,朝悬挂竹帘子的大堂后门,扬了扬下巴,懒得多说什么。曹曦道了声谢,往那边缓缓行去,掀起帘子,四四方方的大天井,屋檐下四条廊道,比起曹氏祖宅,是要稍稍气派一些。

“你这古板脾气,真是不讨喜啊。”

稚圭哦了一声,搬了根小板凳坐在宋集薪身边。

阿良的到来,打断了大骊皇帝的长生桥,让他在长生桥断裂破碎之际,极有可能看到蛛丝马迹,那些原本隐藏在桥身之中的种种机关和伏笔,极有可能已经泄露,虽然大骊皇帝当时在白玉楼外的广场上,掩饰得极好,可是皇帝到底没有想到,他在宋集薪身上也动了手脚。

等到妇人离开后,谢实正要说话,就被登门拜访的莲冠道人伸手示意坐下。

陆沉气笑道:“信不信一巴掌拍死你,还没完没了了!”

足够击沉那艘打醮山鲲船了。

男人放下筷子,拍了拍肚子,重重呼出一口气,很是惬意,然后笑道:“那你想不想当赊刀人?”

男人点了点头,掏出几颗铜钱,“哈哈,真像是赊刀人的风格。”

杨老头根本就无动于衷。

那位阴阳家大修士,在京城被皇叔宋长镜捶杀之前,曾经私底下找到过他,有过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

当初他,李宝瓶,林守一,李槐,石春嘉,五个学塾弟子,一起把真实身份是大骊死士的车夫,骗得团团转,虽说出谋划策和查漏补缺的是李宝瓶和林守一,但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只要露出丝毫马脚,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最终正式成为齐静春嫡传弟子的五个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之所以壮着胆子要那几颗铜钱,可不是董水井一根筋,是什么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而是一种充满市井气息的试探人心。

董水井默默坐在桌旁,一动不动发着呆,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狂喜情绪,反而有些茫然。

少年其实不喜欢这种感觉。

他的野心其实不大,就想着以后挣了钱,衣食无忧,在住人的那座宅子里,有一口能够汲水的水井,旁边种着一棵柳树,每年春天都会吐出嫩芽,风一吹,柳条儿就会晃悠起来,很……可爱。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