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观瀑
陈平安守后半夜,回到古寺内,徐远霞和张山峰都没有开口问什么,陈平安也就不说什么。
一夜到天明,陈平安对着篝火,火光映照着那张略微白皙几分的脸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天蒙蒙亮,大髯汉子还在酣睡,张山峰收拾好被褥后,发现陈平安不在古寺,走出大门,发现陈平安破天荒没有练习拳桩,而是手持槐木剑,一动不动。
陈平安听到脚步声,回头笑道:“起了?”
张山峰点头,摊开手臂,一番舒展筋骨,清晨山风吹拂,还是有些寒意,张山峰摘下背后的那把桃木剑,开始练习一套万年不变的剑术,辗转腾挪,人随剑走,身姿轻灵。
张山峰臂长如猿,剑招衔接圆转如意,按照江湖高手的眼光来看,天生就是练剑的好胚子,当然,在山上仙家看来,恐怕就没有这个说法了,更多还是注重“养气炼气”,讲究一个登山够快,快到在同辈人当中好似一骑绝尘,快到连百岁千年的老家伙都望尘莫及。
在张山峰收剑之后,陈平安还是持剑姿势,犹豫不决,就是递不出一剑。
吃早餐的时候,三人一合计,打算去一趟宋雨烧创建的剑水山庄,稍作休整,打听清楚那座梳水国仙家渡口的具体位置后,再动身不迟。
山庄离此七百余里,多是雄山峻岭,好在入夏之后,风和日丽,三人放开手脚赶路,很快就到了剑水山庄辖境,庄子建在一座秀美大山的山脚,去往山庄之前,经过一座川流不息的繁华小镇,陈平安独自去买了酒装入养剑葫,徐远霞去了趟书肆,张山峰负责去购置添补干粮肉脯,钱到用处方恨少,大髯汉子看上了一本定价极高的梳水国前朝孤本,品相极好,没奈何囊中羞涩,懊恼自己当初在胭脂郡城脸皮太薄,就应该跟陈平安一样,大大方方收下那五千两银子。
林守一和李槐一起离开。
李宝瓶斩钉截铁道:“没有!小师叔的信,我已经翻来覆去看了九遍,都能倒背如流了!”
崔东山扑通一声后仰倒地,“没劲。”
由于给一文钱难倒了英雄汉,三人继续赶路去往剑水山庄的途中,张山峰就提及了价值还要在小暑钱之上的“谷雨钱”,说他这辈子还没能见过一次,只闻其名,一枚小暑钱等同于百枚雪钱,一颗材质珍稀的谷雨钱,又价值百枚小暑钱,金丹境元婴境的地仙们,好像都是使用这种钱币用来交易法宝,最关键是谷雨钱,本身就是练气士的大补之物,能够快速补气,恢复元气。
少女转过头去,视线上挑,晴空万里。
崔东山打着哈欠离开学舍。
瀑布声响如雷鸣,四周水气弥漫,
李槐小声道:“崔东山,嫌弃银票碍眼啊?那给我呗?”
崔东山亦是如此。
准确说来,其实是一个人。
两拨人在一处驿站汇合之后,不过是一顿简单的清茶粗饭,就火速赶往新敕封为北岳的披云山,北岳大神魏檗,原黄庭国官宦出身、如今一跃成为林鹿书院副山长程水东,一神祇一老蛟,在山脚耐心等候大队伍。
崔瀺冷笑道:“齐静春!阴魂不散,直到这一刻才愿意彻底消停,我倒要看看,你是否还留有后手,与我下棋!”
大骊国师崔瀺。
徐远霞期间提醒他们两个,这次在胭脂郡斩妖除魔的收获,若是无益于自己当下的修行,最好找一处山上店铺,哪怕折价,只要别太贱卖,都应该购置一两件裨益修行的所需灵器,落袋为安,钱财是如此,实打实的境界提升更是如此。
崔瀺放下茶杯,“那你有没有想过,哪怕他出拳,还活了下来,甚至顺势跻身十一境武夫,那么你我,还有陈平安,以后还能有安生日子吗?那些个千百年躲在幕后的大佬,容得下一位宝瓶洲的十境武夫,可未必能够接受一位新的十一境武神。所以这一拳,他是跟掌教陆沉,或者说跟中土神洲做了一笔买卖,用一个纯粹武夫的十一境,来换一个去往市井购置杂物的机会,换一份平平安安的太平岁月。”
谢谢黑着脸道:“于禄,你幼稚不幼稚?”
少女默默起身,就连身上的尘土都不去拍掉。
高煊转为望向亭亭玉立的少女,微笑道:“我跟陈平安如今是很要好的朋友了,他在大隋的时候,只要说到家乡,就会经常提及你。”
崔瀺淡然道:“百年之后,宝瓶洲形势如何,你我看得到?就算看得到,就一定是对的?今日大隋高氏之隐忍,未必不会是后来者居上的第一步。”
宝瓶洲的江湖,水其实不深,比不上顶尖剑客辈出的北俱芦洲,徐远霞这种四境的纯粹武夫,在彩衣国梳水国这种小国江湖,已经属于横着走的宗师,又有趁手的神兵利器在身,如虎添翼,当初在破败古寺,如果不是着了道,被那貌似少女的“嬷嬷”偷袭,而是堂堂正正倾力一战,徐远霞未必就输了那位梳水国四煞之一的嬷嬷。
李宝瓶读完所有信纸,双手做了一个气沉丹田的姿势,“完毕!”
崔东山仰起头做泪流满面状,喃喃道:“世间竟有此等无情无义的先生。”
崔东山接过几张轻飘飘的银票,一脸的伤心欲绝,突然眼中浮起一抹希望神采,“宝瓶,你小师叔有没有提及春联的事情,我写的,先生可曾在大年三十张贴起来?你再仔细翻一翻书信,万一有所遗漏呢?”
剑水山庄深山之中,声势惊人的瀑布,如一条白练从天而降。
于是三人吃了个不软不硬的闭门羹,张山峰问徐远霞,能否给点银子,让那位管事通融通融。
龙泉郡迎来了一支车队,绝对是稀客。
崔瀺不理睬他,自顾自说道:“陆沉离开浩然天下之前,找到了他,在竹楼内交上手了,你应该清楚,以他那种练拳练到走火入魔的份上,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知道武夫十境的道,与十三境甚至十四境练气士的道,孰高孰低,就算低了,又到底相差了多少。所以哪怕是面对道家一脉掌教……”
宋集薪这才开口说道:“整个大隋是什么价钱,说来听听,以后我有钱了,说不定会买。”
宋集薪冷笑不语。
少女老老实实坐在原地,姿势依旧,置若罔闻。
陈平安站在深水潭旁边的一座精巧水榭中,在想一个问题。
崔东山躺着翘起二郎腿,唉声叹气,“大隋皇帝也是个有魄力的,忍辱负重,肯受此奇耻大辱,跟大骊签订这桩盟约,大隋弋阳郡高氏,就要因此龟缩百年,寄人篱下,让出黄庭国在内的所有附属国,眼睁睁看着大骊铁骑绕过自家门口,一路南下,奠定宝瓶洲自古未有的大一统格局。”
两人见面之后就没有任何言语交汇,只是下了一盘棋,最终改名为崔东山的少年,棋输一着,只是少年心情不坏,嬉皮笑脸地独自复盘。
李宝瓶双臂环胸,盘腿坐在长凳上,摇头道:“小师叔没给你写信。”
崔东山叹气一声,伸手轻轻捶打心口,“看到你这副可怜模样,公子我心如刀割哇。”
红袄小姑娘一瞪眼,李槐缩了缩脖子。
崔东山仰面躺在席子上,摸了摸额头,仿佛现在还隐隐作痛,是给李宝瓶那个臭丫头拿印章拍出的心理阴影!
崔瀺点头道:“虽然出了点小意外,但是不妨碍大势,乱局已定。”
一群人只得乖乖坐正,洗耳恭听。
稚圭很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
崔东山悻悻然收回手,重新一屁股坐定,长吁短叹,只觉得生无可恋。
李宝瓶蓦然哈哈一笑,从信封里抽出几张大骊老字号钱庄的银票,“方才在我的信上,小师叔有交代过这件事,我给忘了读,喏,拿去,小师叔说欠你的两千两银子,还你了。崔东山,以后你不能赖账,说小师叔没还你钱,我会给小师叔作证的!”
小姑娘先读过了小师叔给她写的那封信,读得抑扬顿挫。
张山峰笑道:“实在不行,徐大哥你在大门口耍一套刀法,咱仨保管立即成为座上宾。”
李槐纳闷道:“李宝瓶,反正陈平安差不多是人手一封信,你直接把信纸交给咱们,不就行了?”
老崔瀺脸色肃穆,接过少女谢谢战战兢兢递过来的一杯热茶,缓缓喝茶,看也不看棋局。
崔瀺喝了口茶,缓缓道:“没有。他事后走出落魄山,在小镇像个寻常百姓,忙着购置文房四宝,我找到他的时候,他说在那处小洞天内,陆沉以玄妙道法,祭出了多达十位的十境武夫,为陆沉所用,试想一下,一人双拳,被十位历史上的十境武夫围困,明知必死,你会不会出那一拳?”
李宝瓶收起所有信纸,装入信封,“信我都先帮你们收着,免得你们弄丢了。散会!”
崔东山不断弯腰捻子收入棋盒,没好气道:“还用问?崔瀺什么脾气性格,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一百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
车队人马来自大隋官方,虽然轻车简从,并未大张旗鼓,但是在大骊庙堂中枢还是掀起了大风浪,以至于大骊方面的迎客队伍中,有两位上柱国,分别姓袁和曹,还有出身山崖书院的礼部尚书,以及数位京城大佬,无一例外,都是大骊皇帝的嫡系亲信,郡守吴鸢身处其中,实在不起眼。
崔东山在崔瀺离开院子后,一路在竹席上翻滚着来到门口。
崔东山一个跳起身,跑到少女身边,一脚狠狠踹在少女屁股上,踹得少女整个人摔入院子。
李宝瓶咳嗽一声,小木牌挂在脖子上,桌上放着一份厚厚的信封。
崔东山收起银票,斜眼道:“银票不碍眼,你小子碍眼。”
然后小心翼翼折好信纸,放在手边,从信封里抽出第二封信,是给李槐的,之后是林守一,于禄和谢谢在一张信纸上。
那位楚姓老人在走出一段路程后,停下脚步,转头望向山中远方的瀑布方向,自言自语道:“这背剑少年,难道是一位返老还童的大宗师?”
于禄和谢谢走在最后。
崔瀺脸色阴晴不定,“暂借你二十年。之后哪怕你还没有跻身上五境,我照样取回。”
崔东山也不恼,晃荡着一条腿,双手做枕头垫在后脑下边,直愣愣望向天板,“不知道为什么,你看不起现在的我,我也不喜欢现在的你。对镜照人,相看两厌,哈哈,天底下还有这么有趣的事情。”
崔瀺犹豫了一下,“爷爷到了龙泉郡,住在落魄山一栋竹楼内,如今已经清醒了许多。但是……”
此次“山盟”,东宝瓶洲北方仅剩的两大王朝,要签订百年攻守同盟。
最后林守一,李槐,于禄,谢谢,甚至连崔东山都凑热闹,聚在李宝瓶学舍内,等待这位武林盟主的发话。
红袄小姑娘动作缓慢地打开信封,神色肃穆道:“小师叔给我们大家写了信,作为总舵龙泉郡下辖的东山分舵舵主,我现在要开始念信给你们听,你们记得不要大声喧哗,不可漫不经心,不许……李槐你给我坐好!还有崔东山,不许跷二郎腿!于禄,先别嗑瓜子!”
徐远霞和张山峰暂时不想出门走动,陈平安就独自去观看瀑布。
张山峰在院子里练习剑术,徐远霞坐在石凳上,自嘲道:“好嘛,我一个四境武夫,都能没听到瀑布声,你小子倒是耳朵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