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嘴巴张了张,心中对王凝打了个无数个大叉,判处其死刑。满头满脸大汗,请罪不已。
朱翊钧道:“朕就奇怪了,好好的中华之人不做,非要当汉奸,这两个汉奸可真了不起,在朕跟前都挂上号了!”
张居正张嘴结舌,仍伏地请罪,谭纶也坐不住,跟着一起跪地。
朱翊钧看伏地请罪的张居正瘦的肩胛骨突出,把蟒袍的后背都支棱起来一块,心中又有些不忍,叫他两个起来。
喝了口茶水压了压火,他叹口气道:“朕此前因为两宫制作麻将要用玉料,派内官去云南采购。王凝好正派个官,居然以不敢进嘻玩丧志之物为由,回奏无以奉承。当时朕还以为这是个好官——可笑,可笑至极!”
嘴里说着可笑,朱翊钧脸上却一点笑容也无:“这样的官老先生还要保吗?”
张居正和谭纶都被奏章内容轰的外焦里嫩,且被朱翊钧气势所慑,哪里敢再劝谏。谭纶奏道:“皇上,臣以为王凝之流,不枭首难赎其大罪!”张居正这回一句话没有,只能继续弓着身子请罪。
朱翊钧想起当日被王凝所欺,气的涨红了脸道:“莽瑞体受汉奸蛊惑,效仿朝廷,也制作了红字金牌,而各大宣慰司和府州土司,一大半都听缅甸金牌调遣!此非奇耻大辱乎?”说完这句,朱翊钧的火气又压抑不住,险些又拍桌子喊叫。
心里连说了几遍制怒,朱翊钧对激素水平上升影响思维的程度认识又深了一层。他适才反复所言的红字金牌,其实是明代对中南半岛羁縻地的统治手段。
有明一代,对云南的统治方式非常复杂,但也有些脉络可寻,大致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洪武十五年平定的“滇中”地区,与内地完全一样,置郡县,设学校,征赋税,并设卫所屯田,严密管控。
第二层为洪武十六年征南大军“分兵下大理、金齿、临安、元江”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仍然设立府、州、县区,但“仍以土官世守之。”
第三层就很大了,为洪武十七年以后招抚的车里、缅甸、八百等二十七个边缘地区。这一层仅实现了“咸以壤奠贡”,缴纳的赋税最多千余两,最少的才十一两。
所谓在“夷地者,赋役、讼狱悉以委之,量编差发,羁縻而已”,法理上为国土,但明廷并无未设立官府统治。
正统年间,明廷为了巩固中南半岛羁縻之地,在“三征麓川”大捷的基础上,成立了“三宣六慰”。
云南三司、三宣六慰置于其他诸土司犹如京城置于诸州府。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后世国内部分外,大致还包括今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皆“滇中可以调遣者”。所谓的调遣,主要依靠“金字红牌”制度。
最近随着书友圈突破,又有新活动啦。请大家踊跃写同人文,积极参与,有起点币奖励——嗯,老摩发现,看老摩的书的读者如果每天看看视频广告,再参与参与活动,不但不钱,还挣钱呢。
请读者大大多投票——老摩已经尽力调整了状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干货满满的历史文。
忍不住哆嗦一点吧:尽管情节推进的慢一些,但请大家多些耐心好吗?可能是老摩疑心病,最近出来好些一点道理都没有的毒舌差评,像是有人在带节奏似的。老摩把这些差评毒舌都留着,作为鞭子鞭策自己。——但是,如果您真的是别有用心,老摩求放过。新人都不容易,何必呢。
至于读者大大发自内心的感受,不管您说的多难听,老摩都虚心接受。有好多读者说前几章写的不好,拳拳之意老摩都心领了——上文所说的,仅仅是极少数。谢谢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