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当时,禅让制根本就是权贵们用来谋取利益的手段,也是钳制中央政权的利器。
启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一生征战,最终夺取了王权,撕掉了虚伪的禅让制面纱,建立起了“世袭制”的奴隶社会,在当时来说,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怀有雄图抱负的启,走了一条与秦始帝很相似的道路,坐上王位后,荒淫奢靡,疏于朝政。他死后,其子太康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
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夺取了夏的政权,在太康死后,装模作样的扶了二个傀儡,后来,干脆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事件。
夏朝和秦朝的经历是多么的相似,二代亡国。不过,启有一个优秀的后代,少康,他借助有虞氏复国,嬴政却没有这么优秀的后代。
——————
关于益和与伯益的关系,史料把益与伯益混为一谈,益是皋陶的儿子,益和皋陶都是治水的功臣,也是舜的二十二功臣。禹登上王位后,封皋陶为司空,也就是后世的丞相,却先于禹死了。
禹是在治水期间,在涂山遇到涂山氏女娇而结婚生子的,可见,禹与益的年龄相差不大,甚至,禹不一定比益的年龄小。
皋陶老死了,不太可能再找一个年龄比较大的人继续王位。况且,益是皋陶的儿子,不让王位给自己的儿子,却给了死了的王位继承人的儿子,怎么说,都不合理。
从史料上看,启奉命征讨三苗人,一战而解决了困扰了中原数百年的三苗人,说明启绝非一般的人,甚至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军事天才。
启在与伯益争夺王位的时候,得到了大多数诸侯的支持,这是民心所向,说明他不止是军事天才那么简单。
另外,启登位后,彻底解决了有扈氏,这也是长期挑战王权的大boss,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岂是皋陶所能比的。
由此可以推断,益与伯益不是一个人。
——————
作者参考了《史记》、《尚书》、《山海经》、《黄帝内经》、《竹书记年》等史料,经及现代的考古发现,经合了那个时代对鬼神的敬畏,和对大自然对抗的能力,并加进了部分后世的东西,撰写了这部小说。
希望通过这部小说,能给大家展现出4000多年前,华夏大地上的诸多历史事件、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在华夏文化渐有逝去的今天,唤起人们对我中华悠久文明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