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6章 灵法体之论 叩问仙道
三千大道就是三千条河流,修士便是河中之鱼,不可能身体在这条河游荡,魂魄在另一条河遨游。大道广博而修士渺小,一条大道就足够让修士倾其一生去参悟、追索,因此修士到了这一步往往惟精惟一。当然世间万灵,修士无数,不排除出现一些异类。
灵法体兼修,其实是有利有弊的。
三者兼修,并且都修到一定的高度,对天地的感知、对大道的感悟,不可同日而语,肯定对修士悟道和突破有帮助。
问题是,秦桑得到的传承不在少数,还从未见过能够同时兼顾三者,并且都非常顶级的功法。
大部分修士想要灵法体兼修,都要像秦桑一样,择取三种不同的功法。而不同的功法肯定会存在差别,涉及不同的大道,甚至可能是相悖、相克的大道。
如此三种功法,都修至顶峰,虽然修士自身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也可能因为涉猎太多太杂,干扰修士悟道,甚至导致彼此冲突。
这就像在突破炼虚之时,选择五行均衡,还是择一精之、纯之。
想要找到三种契合的上乘功法,是极为不易的。如果只是些寻常功法,强行修炼,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只会得不偿失。没有这么多机缘、这么多顶尖传承,秦桑的境界提升不了这么快,也要战战兢兢,不敢多想。
因此很多炼虚修士不会或不敢兼修。
秦桑之前也有其他灵修功法,但始终没有修炼,也是这个原因。
他现在主修的三种功法,一者《紫微剑经》,一者《天妖炼形》,一者《太乙灵枢经》,道不相同。不过,正如阴阳之道,阴阳相克也可相生,而大道亦然,全看自身的机缘和悟性。
白和鬼母那种前辈大能,皆是天纵奇才,一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在他们眼里,或许这些问题都不是麻烦,而他们都不约而同建议秦桑灵法体兼修,说明这条路应该是利大于弊的。
秦桑参悟《太乙灵枢经》第五重的速度也很快,直至冲击第六重,也就是阴神转化阳神之际,才第一次遇到真正的瓶颈。
阳神相当于法身、法相,到达这个境界,秦桑也要循序渐进,无法再像之前那么轻松。
……
当秦桑的意志传达下去,整个赤融国都被调动了起来,加快扩张的步伐。
周边诸国都曾参加过影神国的联军,征讨角生国,虽然他们后来不断请表求和,甚至想要割地赔款,都被角生国断然拒绝。
恩怨尚未化解,加上五雷教推波助澜,在角生国百姓的心中愈发根深蒂固,仿佛一根尖刺,只有将尖刺彻底拔除,方能消心头之恨。
另一方面,五雷教的‘雷塔’遍及角生国的每个角落,每座雷塔都有五雷教弟子坐镇,他们不仅修持雷法、看守雷塔,也会常常下山斩妖除魔,解决世间不平之事。
在角生国不仅有五雷教,还有皇帝、朝堂等官员系统,负责政务,但所有官员都要受到五雷教监察,一旦出现尸位素餐、贪赃枉法之辈,都会立刻受到处罚。
五雷教是角生国国主下旨册封的国教,发展到今天,其实早已凌驾于朝堂和王族之上,角生国皇族之所以还能坐在这个位置,是因为秦桑没有更换的想法。倘若出现昏庸之辈,五雷教一道法旨传下,国主都要退位让贤。
因此包括国主在内,不得不励精图治,不敢懈怠。
人心难测,五雷教弟子并非完全没有私心,但有五雷教教法约束。教法严格,秦桑创立教法时参照了一些道庭戒律,道庭能够维持那么庞大的体系,用来治理一个小小仙国,乃是小试牛刀。
角生国政通人和,有源源不断的修行资源注入,还有上乘妙法。在这里,许多修行法门都公开传授,而且只要天赋和心性满足要求就能加入五雷教,堪称一步登天。
许多后来国灭后被迫投降的半妖,也认可了角生国,诚心归附。百姓们看到角生国日益昌盛,欣喜之余整天翘首以盼,呼吁复仇。
不过秦桑的野心远不止吞并几个小国,因此五雷教看起来愈发庞大,弟子成群,在他看来还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那些被角生国覆灭的仙国王侯,逃之夭夭的只是少数,大多都举族向角生国投降,越来越多的强者加入角生国,一些人选择继续做一方诸侯,一些人看出五雷教的潜力,请求改修雷法,加入五雷教。
这些人一旦加入,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因此对他们的审查也格外严格,由玉影亲力亲为。
角生国早已摆脱了无人可用的窘境,如地行公、啸月、攀琮等妖,以及玉影、雾南渡等后来投降角生国半妖,各个心高气傲,想要镇住这些强者,只有秦桑的唯一弟子白颖儿名正言顺。
但白颖儿已经闭关参悟《太乙灵枢经》,秦犼尚未突破炼虚,终究差一筹。在玉影的建议下,秦桑命元祚派来一具分身,伪装成白颖儿,全面接手军政大权。
以元祚的才能,治理角生国游刃有余。
更妙的是,影神国和角生国明面上依然是敌国,一直在给角生国暗中使绊,积累角生国民众对影神国的怨恨,酝酿最终一战。未来影神国终会被角生国吞并,那一战影神国必须败得合情合理,经得起推敲,使人信服,由元祚在两边同时运作,可确保万无一失。
不知不觉,五十年时光忽忽而过。
对一个普通的人而言,五十年会让他从童年走向暮年,即将过完一生。
对半妖诸国,以及仙国的掌控者们而言,五十年只是乱世的前戏,虽然这个时间不算短,都有足够的耐心继续等下去。
清宁宫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这场天灾已经持续了数十年,那座神秘仙府维持原状,没有任何变化。而五方上国远比旁人想象的有耐心,依旧围在禁地周围,按兵不动,只是每隔一段时间派出一些强者查探仙府。
而对谋划争夺古妖庭的木神使和玄丘真君等大能而言,五十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端,为此他们可以耐心等待几千甚至几万年,徐徐图之。
这五十年,木神使和玄丘真君甚至没有特意和秦桑联络过,似乎已经将那件事忘记了。
而对于角生国而言,五十年时间足够仙国的国力跃升一个台阶,在元祚的推动之下,角生国不断壮大,声名远播,在诸国之中脱颖而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