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7章 洗礼  重生浪潮之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7章 洗礼

场面此时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默不作声。

方辰心中更是五味杂陈,感慨良多,甚至感觉如果自己是张宇的话,恐怕真有种无力的窒息感。

他此时真正体会到了华夏企业崛起的意义。

在前世,特别是1998年之后,哪有这么多的幺蛾子,散热板坏了就坏了,打个电话给厂家,直接就再换一块了,压根不会谈钱的事情,一台几百万的设备,去谈几十块钱的散热板费用,这不是搞笑吗。

至于说什么检测费,压根就是扯淡,厂家巴不得过来检测。

当然了,如果检测出问题,厂家维修依旧是要收钱的。

但这种方式,显然比不管有毛病没毛病,先在检测上被宰一刀来的让人舒坦。

可这种方式在现在就是奢望,富士通,朗讯他们这些国外公司把持着技术,形成了实质上的垄断,那自然是他想怎么收费就怎么收费。

现在他嫌弃富士通太黑,可说不定朗讯他们更黑。

垄断给予他们这样的底气, 爱用不用, 用的话就要按照我的规矩来的底气。

念头一转,方辰自嘲的笑了笑,他有什么好感叹的,这种路数又不是富士通他们独有的, 这些国外企业对华夏不一直都是如此。

这些国外大企业在进入华夏之后, 可以说是都相互商量好的,压根就不存在竞争这两个字, 各自划分地盘, 你的地盘做你的,我的地盘做我的, 互不干涉, 互不攻击,建立攻守同盟,通过垄断获得暴利。

对于他们来说, 打的你死我活太不划算了,市场占有率再高,可比起垄断能获得的利润来说,还是有些太低了,最终只能便宜华夏人。

如果华夏一旦在该技术上获得突破,那么这些国外企业就急了, 降价, 大规模的降价,企图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 绞杀刚刚诞生的华夏企业。

如果不能绞杀的话,那就收购,以强大的资本来收购与其竞争的华夏企业。

他前世有个朋友是干化工的, 有一种材料只有欧美有,而且全世界的用量也都不多, 一吨大概三十万吧。

好不容易国内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了, 一吨二十万, 然后欧美那边直接联系他那个朋友, 说降价,降到十七万一吨。

当时他那个朋友就把文件摔在了桌子上, 不买,降价都不买。

后来,他那个朋友给方辰说,他不能买啊, 如果买了的话, 国内的那家材料企业说不定就要倒了。

因为这种材料, 本来用的就不多,方辰那个朋友的公司, 就已经是那家材料企业最大的客户了。

那家材料企业,如果倒了的话, 欧美那边肯定是要涨到三十万的,甚至更贵,所以他宁愿用国内二十万一吨的材料。

降价竞争不成,那就收购。

去年申城家化和庄臣合资, 原本占据全国百分之二十市场份额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庄臣向申城家化投入巨资, 实际上就是为了将美加净品牌逐出市场, 为自己的品牌开路。

申城家化的销售额从三亿直接降到了不足六百万。

虽然申城家化在1994年出五亿收回了美加净商标, 但是大势已去, 毫无回天之力。

此后, 例如大宝,红心牌熨斗,南孚电池,乐百氏等等这些华夏品牌被外资收购后,迅速衰落的事情,屡见不鲜。

不过在通信行业则反过来了,前世巨大中华快速崛起,很快就把交换机每线价格从三四百美元,打到了四五十美元,并且在千禧年之前,几乎将所有的国外通信设备企业逐出了华夏。

之后,国内的通信设备企业,仍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继续进军海外市场, 成为国际通信设备巨头, 打的朗讯他们败的败, 死的死, 消失的消失,只剩下一地鸡毛,再也不复现在如此嚣张跋扈,爱买不买的模样。

张宇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对着麻生俊说道:“那尽快安排一位工程师过来检修吧,散热板到时候也带过来一块,另外出国考察的事情也要尽快落实。”

虽然心中不情不愿,但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能有什么办法?

富士通的价格已经算是国外厂商中最便宜的了,朗讯,爱立信他们更贵,而且不管是虚伪也好,礼貌也罢,这东倭鬼子还会没事来个九十度鞠躬,那些欧美白人,简直就是拿鼻孔看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