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3章
“是啊,旅行就是要这样,放鬆心情,享受生活。”张悦东说。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美丽的晚霞。整个北山公园被染成了橙红色,与白雪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一天又要过去了。”李瀟感慨地说。
“虽然有些捨不得,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过,我们还有更多的旅程在等著我们。”张悦东说。
三人带著满满的回忆,离开了北山公园。他们知道,这一天的经歷將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而在东北三省的旅程还在继续,他们期待著下一站会有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第三站:瀋阳-歷史与现代的交融
参观瀋阳故宫
在吉林的旅程结束后,李瀟、张悦东和林一飞三人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瀋阳。这座充满歷史韵味的城市,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诉说著往昔的故事,让他们充满了期待。
抵达瀋阳的第二天,阳光明媚,三人来到了瀋阳故宫。远远望去,故宫的红墙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飞檐斗拱上的琉璃瓦闪烁著金色的光芒,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著它曾经的辉煌。
“哇,这就是瀋阳故宫,比我想像中还要壮观。”李瀟兴奋地说,眼睛里闪烁著光芒。
“是啊,这可是清朝初期的皇宫,有著独特的歷史文化价值。”张悦东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道。
走进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政殿。这座八角攒尖顶的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殿內的降龙藻井栩栩如生,仿佛一条巨龙即將腾飞而起。大政殿的须弥座式台基、殿顶瓦上的相轮、火焰珠,以及八条垂脊上的韃人、殿內天上的梵文装饰等,体现了蒙古族和喇嘛教的建筑艺术特点;而殿呈八角,又是满族八旗制度的象徵。
“这大政殿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建筑风格,真的太神奇了。”林一飞不禁感嘆道,一边说著,一边不停地按下相机快门。
“没错,瀋阳故宫从建筑制式上融合了满族、汉族、蒙古族、藏族的建筑特色,其中以满汉交融最为突出。”张悦东接著介绍道,他对歷史文化有著浓厚的兴趣,做了不少功课。
他们沿著中轴线继续前行,来到了崇政殿。崇政殿是皇太极处理政事的地方,百姓们称其为“金鑾殿”。殿內设有皇太极的宝座,宝座上方悬掛著“正大光明”匾,这里是清朝初期政治活动的中心。
“站在这里,仿佛能看到当年皇太极在这里召见大臣、商议国事的场景。”李瀟闭上眼睛,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是啊,歷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张悦东感慨地说。
隨后,他们登上了凤凰楼。凤凰楼是清代盛京城最高的建筑物,也是皇太极及其后妃小憩之地。站在凤凰楼三层迴廊上,整个故宫尽收眼底,古建筑错落有致,红墙黄瓦与绿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从这里看下去,景色真美。”林一飞拿著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著故宫的美景。
“凤凰楼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当年皇太极经常在这里眺望远方,思考国家大事。”张悦东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著传说。
在故宫內,他们还参观了清寧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建筑,这些宫殿各具特色,保留著满族萨满祭祀的特色。每到一处,张悦东都详细地给李瀟和林一飞介绍著建筑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让他们对清朝初期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参观瀋阳故宫,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感受到了歷史的魅力。”李瀟满足地说。
“是啊,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件文物都承载著丰富的歷史信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张悦东说。
探秘大帅府
离开瀋阳故宫后,三人来到了大帅府。大帅府是奉系军阀元首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將军的故居,兴建於 1914年,占地 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76万平方米。这里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还有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建筑,是东北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和建筑群。
“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我们一定要好好参观。”张悦东说道。
走进大帅府,首先看到的是大青楼。大青楼通体三层,坐北向南,砖混青砖结构,白水泥抹边,仿罗马式建筑,外部立体浮雕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內部房间装饰技艺独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这里曾是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商议军事机密、制定重大决策和接待中外要员的地方。
“这大青楼好气派啊,当年张作霖在这里一定指挥若定,掌控著东北的局势。”李瀟想像著张作霖当年的风采。
“没错,大青楼见证了许多重要的歷史时刻,比如东北易帜等。”张悦东介绍道。
他们走进大青楼,来到了老虎厅。老虎厅是张家在大青楼中的一间会客厅,因厅內摆放两只真虎標本而得名。老虎標本是东道边镇守使汤玉麟在大青楼建成之际送给张作霖的礼物,如今,老虎惟妙惟肖地摆在会议室两侧相对而视,厅里还悬掛著一幅“东北王”张作霖与老虎標本的合影,十分威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