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评奖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码字吧…..

夏红军掏出了作文本。

它也是群众来信投票中获得票数最多的。

…….

……

做卷子累啥?

比起回家要忙着到打猪草,喂猪、放牛,坐在干净的教室里做题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啦。

唉…..只能等最好揭晓答案了。

十有八九是顾城写的!

这首《四月的黄昏》应该是舒婷写的吧?

优美,伤感充满了女性气息。

它实在是太吸引人的眼球了。

邵祥翻过一页,很快就被另一首吸引。

会议是在三楼进行,评委会成员今天悉数参加竟没有一人请假缺席。

怎么老盯着人家女孩子那部位?

可是,到底是哪首呢?

邵祥又仔细看了一遍,有几首诗,看起来像又不像。

这么美的文字在当今诗坛不多见。

更重要的是在这次群众来信投票中,他的票数最多!

就凭这两条,足可以傲视群雄。

别的不说,就近几期的《诗刊》发行量猛增了五成,这给杂志社创造了多大的经济效益?

有了钱,就可以给职工多发奖金,同志们的干劲自然倍增。

这个结果并不出乎邵祥的意外,只是19号舒婷的《四月的黄昏》出局,被评为三等奖。

夏红军下意识揉揉鼻子。

邵祥看了编号为19号的作品。

其实这并不难,作为一名资深编辑天天和诗打交道,而对于成名诗人来说,他的写诗风格基本上是一定的。

别看这些诗坛大佬给外人以文质彬彬,说话文绉绉模样,但大伙关住门在一起,则是俚语横飞,方言倍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但有人有异议。

“我们的新时代——诗歌征文大赛”开赛以来,立刻引起诗歌届乃至文学界的瞩目,诗歌爱好者踊跃投稿,已经在全国掀起了写诗、读诗的热潮,给《诗刊》杂志社带来巨大的声誉。

彼此都认识,甚至熟悉,装啥啊?

邵祥不是评为没有发言权只有听的份,不过他也懒得听,闲的无聊就开始揣摩这二十首诗歌的作者到底是谁。

这种诗是北岛最拿手的。

“你,怎么了?”陈招娣看到对方盯着自己,脸顿时涨的通红,不由得缩了缩身子。

好吧,算我没说。

什么是一切,一切又是什么?

每一句在冷抒情的语调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我反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了起来,声音洪亮。

邵祥吃了一惊,竟然是诗坛泰斗艾情!

“我的理由很简单,诗歌必须考虑其社会性和思想性,这首诗是一首情诗,我承认,语言非常美,但充满了浓浓的小布尔乔亚情调!会给广大读者,广大青少年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没人敢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再争论下去,那就不仅仅是学术讨论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