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我去2000(下)(大结局)
这是个好主意!
外国关于诗歌的电影有好几部,如《死亡诗社》《石榴的颜色》等,但国内还没有一部。
于是调动起大家积极性来,这些不是编剧的诗人,开始构思他们的电影。
故事情节很简单。
吕燕京,居住在燕京市,这个和故乡有着相同名字的男人是一名年轻公交司机,和妻子陈倩以及一只京哈儿狗过着平淡生活。
他每天开着八路公交车从龙潭公园到六里桥士重复着相同的路线和波澜不惊的人生。
他的日常很简单:开着8路公交车,在常规路线上观察这个城市,从挡风玻璃观察他的乘客倾听他们交谈;
他在笔记本上写诗,但从来都没有想过将自己的诗句出版成册,他的唯一读者只有妻子陈倩。
遛他的京巴儿狗,偶尔去后海同一家酒吧小憩,喝同样的一款燕京啤酒,然后回到妻子身边,第二天,他们一起醒来。
“这么好的剧本我为啥敢拍?只是哪个影视公司敢投资?”
“我,夏红军。”
“卧槽!红军你真不要脸!不过我喜欢!”
“影视公司投资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去找。”
第二天晚上,夏红军接到张艺谋电话:“夏老弟,说句实话,剧本写的不错,票房肯定不会好,我拍出来一定会亏本,你知道我是不拍小成本电影的。”
现在依旧是蓝天、白云,宽阔的广场。
诺查丹马斯在《诸世纪》中预言,世界将在1999年毁灭。听上去有些没头没脑,但在当时竟让末日恐慌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
夏红军可不知道他心里在想这些,看着郭前进幽怨的眼神,夏红军笑道:“郭哥,我这不是来了吗?我有个剧本,想让咱们公司拍。”
投资《大话西游》那个业内人都不看好的电影,没想到上演以后在年轻人中引起巨大反响,特别是各大高校的学生,有的连刷几遍。
但已经没有坐在地上学习的青年,大声朗诵诗歌的姑娘。
“就是嘛,彬彬说的对,叔叔,我也不想去。”旁边一个小女生也摇头反对。
“不用。”夏红军按住了话筒,转身向电梯方向走去。
“哦?让我看看。”
新的世纪,就连阳光和空气都那么新鲜和值钱。
这小子,就喜欢做甩手掌柜。
“爸爸.天安门不知道去过多少次了,一点也不好玩。”说话的是他儿子夏文彬。
夏红军点点头:“郭董事长在吗?”
“红军,今天咋有空到哥这里.不,到咱们的公司来转转?!”郭前进把“咱们的公司”几个字加重了语气。
开门的不是郭前进,而是一个妙龄女郎,慌慌张张走了出去。
不过他很少出现在大厦里,好多人都不认识。
“导演可以用镜头代替了吕燕京的眼睛,丰富敏感的内心让他视线里如此平凡的世界也充满诗意,然后我们在镜头后面感受到了这份诗意。”
还有在干掉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的华谊这一仗,他还是出了力气。
陈倩每天回忆着不同梦境醒来,然后开始她一天的生活项目——做茶杯蛋糕、制作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甚至画着莫名其妙的画。
梅丽的宝贝女儿梅雨彤。
“行啊,把剧本传真过来我先看看。”
为了纪念千禧年,父母为他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易烊千玺。
不过眼光准。
于是第二天早上,夏红军开车赶往乐优影视公司。
在法国,艾菲尔铁塔下数十万人随着点火仪式而群情振奋;在英国,bbc电视台向全球直播世界各地庆祝千禧年活动盛况;在国内,数万人聚集天安门广场,城楼上奏响了千禧钟声。
“在他的办公室,我打电话”
“为什么?你看看这剧本,多有镜头感:平凡的街头拐角、酒吧、叠画的道路、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虽然吕燕京每天都要经过这些地点,一次次重复非但没有无聊,反而生出一种诗歌的节奏感与美感”戈麦很不服气。
相比之下,妻子陈倩是一名手工艺制作者,生活充满变化——她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计划。
“不行,这次我们必须去那里玩!”
紧接着那部投资那部《海马歌舞厅》,又掀起室内电视剧的狂潮.
可惜没投资冯小刚拍的那部《乡村教师》,要不金鸡奖咋也有份。虽然票房不算大卖。
20世纪太沉重了,战争、杀戮、贫穷、死亡……人们已经迫不及待踏进21世纪,迎接一场新生。况且跨世纪是千年等一回的时刻,为了迎接2000年的太阳照耀地球,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盼望着,盼望着……
一觉醒来,2000年的太阳照常升起。
不过,这次夏红军拿出长辈的姿态,一脸严肃。
还好,这家伙经营公司有一套,曾经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华谊,翅膀还没长硬就被他收编。
当然今天也特别,紧张筹拍半年的电影《八路公交车》终于上映。
算了,不去看了,免得自己没穿越前那个年代,像刘镇伟那样,混进人群去电影院看《大话西游》后,结果还没看完,就被观众的骂声给吓得落荒而逃。
“当然,这需要一流的导演。”戈麦最后总结道。
等郭前进看完剧本,眉头紧锁。
千禧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在兴奋和忑忑不安中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不知道张艺谋是担心夏红军亏太厉害,还是一贯用新人的态度,男女主角分别选了名不经传的两个演员。
“谁啊?”
“张艺谋来拍都不行,还是亏。”卢伟海冷冷回答。
张艺谋戏称这是自己拍的最快也是最累的一部电影。
陈招娣和梅丽对望了一眼,一脸无奈。
这让刚成立不久的乐优公司赚得第一桶金,200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