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浒传》剧组一群演
1997年2月,新吴影视基地
伴随着《水浒传》剧组现场导演的喊声,今天的拍摄任务结束,全组收工。
找个避风口,脱下单薄的宋军衣服,曹轩还没来得及套上军大衣,就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喷嚏。
旁边正忙着脱靴子的室友张崇看着他有些发红的脸,主动接过曹轩手里的戏服。
“道具服装我替你还吧,你发烧不舒服,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曹轩晃了晃发胀昏沉的脑袋,也没推辞,道了声谢,把东西交给张崇,自己离开拍摄现场返回宿舍。
回到宿舍,曹轩找隔壁宿舍的老乡借了包板蓝根,用热水冲了服下,然后躺在床上,裹紧被子,被子上面盖着军大衣,一边休息,一边试图捂着发汗祛病。
没多久,曹轩就迷迷糊糊的睡着,然后就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中,他看到了另一个“曹轩”的半生。
最开始,那位“曹轩”和曹轩的经历相差无几,18岁那年高考失利,跟着亲戚从老家鲁省枣市到京城打工。
在工地搬了几个月砖后,阴差阳错被人拉着当了一回群演,然后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光荣的成为了京影厂门口蹲活的北漂群演。
“啧啧,不知道换谁,要是能从咱们群演里挑就好了,我可能有机会。”
………
此后二十余年,“曹轩”一直奋战在娱乐八卦圈。
第二步,走红成名。
相比于当初拍《三国演义》时,刘关张三兄弟饿得去偷玉米,《水浒传》剧组可以称一句财大气粗了。
几乎没用多长时间,曹轩就把目标放在了娱乐圈。
曹轩来《水浒传》剧组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十几天。
入行多年,“曹轩”虽然从来没有爆出什么惊天大料,但靠着资历老,人脉广,而且通晓娱乐圈大事小情,对各路明星履历和黑料如数家珍,也算是国内八卦圈响当当的人物。
在此之前,曹轩的目标就是看看能不能留在《水浒传》剧组当个跟组群特。
第四步,赚钱,再买一套四合院。
“倒没那么大……卧槽,王非什么时候生的孩子?”
食堂的大包子很实在,单个足有成人拳头大小,哪怕曹、张这种大小伙子,平时也只敢要2~3个,多了真的吃不了。
望着窗户外面的点点星光,曹轩心里斟酌谋筹自己的将来。
第一步,成为正式的演员或者歌手。
所以相比于留在京城固定蹲活,这种收入稳定的“短期出差”,对群演诱惑很大,更不用说吃住路费都免费。
暂定了文化娱乐行业,短时间内,曹轩也没敢制定多大的野心。
至于“曹轩”的这些记忆,就当是老天爷送给他的金手指。
年轻人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特别是曹轩现在还有了后世二十多年的记忆加成。
等曹轩和张崇结伴下了宿舍楼,赶到旁边的食堂,时间刚刚7点出头。
暂时放下了心理包袱,被天降大礼包砸在头上的曹轩再也睡不着了。
不单单是因为他自己熟悉,同时娱乐圈也是“曹轩”的事业重心,方便他更好地利用金手指。
自诩王非铁杆歌迷的孙江满脸懵逼,还是旁边的张崇看不下去。
“就是他,现在a组正拍阳谷的戏份么,西门庆这一伤,估计得换人。”
而躺在床上的曹轩也被梦中那迎来的大卡车吓得从床上惊醒。
悄悄掐了一下自己大腿,感受到疼痛,曹轩的心情放松了很多。
“李强,演西门庆那个?”
如今有了金手指,曹轩自然不会把自己局限在群演身上,想离开剧组回京城寻找机会。
“没钱买,不看。”
“就你?回去多喝点水。”
日子过得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是有车有房,衣食富足。
“呼……”
起先是当狗仔,抓拍新闻然后卖给那些娱乐杂志,后来随着网络时代来临,“曹轩”抓住机会,成为第一批进驻社交平台的网络八卦媒体。
可惜命有穷时,一次交通意外,“曹轩”英年早逝。
前途是光明的,但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一个小时后,通过初步研究,曹轩才真正意义的明白了这个金手指将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互联网、房地产、金融、医药等行业,虽然也前途光明,但门槛太高,不是曹轩如今能够玩得起的。
早餐:馒头、鸡蛋、油条、菜多肉少的大包子、咸菜和白米粥、小米粥。
吃饭途中,张崇一边抱怨昨天冻得够呛,一边希望今天能分到一个轻松的角色,曹轩敷衍的点头应和,心里却萌生了去意。
《水浒传》是央视出品,剧组整体还处于计划经济模式,食堂伙食谈不上好,但量大管饱。
旁的不说,就曹轩现在所在的演员行业。
曹轩反应就算再慢,此时也意识到了刚才自己的经历并不简单
在兴奋了几分钟后,曹轩就把自己又重新拉回了冰冷的现实。
每天日薪35块,钱不算多,但也不少,而且管吃管住管路费,最关键的是稳定。
曹轩很快理清了这件事的矛盾。
孙江这才想起自己的目的,一脸神秘道:“刚刚得到的最新消息,李强昨天去城里出事了,伤的不轻,据说好几个月下不了床。”
专门饰演那种有几句台词,但都是一闪而过的角色,比如店小二、传令兵、买炊饼的客人、被梁山好汉一刀砍翻的宋将甲、宋兵乙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