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探班《还珠格格》  华娱199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探班《还珠格格》

不管是电台火爆,还是单曲热销,离现实生活太远,并没有给曹轩什么直观的感受。

直到有一天曹轩晚上回家,听到杂院门口的街道喇叭放着《一万个理由》。

院子里相邻住户家的初中生,拿着印着他照片的盗版磁带,扭扭捏捏的找他签名。

曹轩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歌真的火了。

教导了一番初中生版权意识后,曹轩拿出了一张正版光盘,在包装上签上名字,送给了自己的第一个粉丝。

等初中生捧着光盘兴高采烈的离开,曹轩暗自回味了一下。

美滋滋!

不过,更让曹轩高兴的是,《一万个理由》通过央广,从京津冀由北到南,开始慢慢扩散到其他省份。

蓝启的发行渠道显然伸不了这么远,再说货源紧张,京津冀都尚且吃力,更别说其他省份。

关键时刻,京城印刷出版社抛来橄榄枝,他们愿意拿出150万,接手《一万个理由》的全国专辑制作发行权。

而且大量制作专辑、动用全国渠道也都要耗费不低的成本,版权再舍出去300万,都不知道能不能收回本。

赵微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毕竟因为长相好被pass的演员实在少见,很难不令人印象深刻。

《还珠格格》虽说是琼瑶剧,但却是琼瑶的转型之作,并不怎么受重视。

曹轩没有和这几位打交道的想法,满足了好奇心,就陪着老太太聊天。

“曹轩,是那个差点演小凳子的人吧。”

小虎队的那两位没啥说的,倒是那位给黑了十多年的周杰,曹轩格外瞄了几眼。

而且之前蓝启在京津冀三地的弟弟专辑售卖,他还有30%的分红,钱不多,也有几万块。

说来也巧,曹轩到剧组时,正好赶上了老太太没戏,一看曹轩过来,高兴坏了,拉着他的手就不放。

但曹轩和蒋月都不是短视之人,《一万个理由》已经展现出了不凡潜力,不到半个月,就在京津冀三地的销售量就突破5万+。

加上当时曹轩这段时间正忙着出单曲,对这事积极性也不大,最后便不了了之。

这个价格不算低,而且仅是制作发行权,歌曲版权还在蓝启和曹轩手里。

京城出版社的打算,是想靠着强大的全国渠道铺货能力,在这剩下的一半红利时间,抢在盗版商之前,尽可能的多吃几口肉。

但究竟能抢下多少肉,谁也说不好。

老太太对此一直有些惋惜,曹轩倒是没觉得什么。

曹轩一直在剧组待到下午才离开,期间除了和演皇后的戴春荣聊了几句,余下的演员没有任何交流。

虽然这些《还珠格格》主演后世声名狼藉,但现在刚刚踏入影视圈,还未完全被娱乐圈的名利浮华浸染,老太太对她们的观感并不差,闻言笑了笑。

林心茹柔柔怯怯,真人有点黑,并不像镜头里那么上镜。

曹轩和蒋月夫妻经过讨论,向京城出版社开价300万。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角刚走,范兵兵和赵微就凑了过来,好奇的问道。

这个钱属于版权售卖,曹轩占70%,扣去缴税,差不多能到手130多万。

平时也没啥机会联系新面孔,难得有人过来探班,大家都有些好奇。

后来老太太没事就打电话让他去家里,这回听说老太太在恭王府拍戏,就过来探班。

曹轩清楚的记得,他刚来京城时在工地搬砖,包工头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放在工棚,每天晚上一群人守着看。

虽然已经是身家百万的“大”富豪,但曹轩仍朴实的租住在出租房,唯一的变化就是给自己添了一部手机和一辆山地自行车代步。

三人互相配合,与京城出版社的代表谈了一下午,最终敲定了合同。

蒋月是个中好手,曹轩经过这几回磨练也积累了经验,韩启大院子弟,平时懒散了些,但正经起来还是能拿出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