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章 警报!辣个男人终于出道了  华娱199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阿丙接过专辑,封面是一个戴着耳机,悬浮着躺在沙发上的男人,耳机联系着一个同样漂浮着的电脑,看着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

是金子总会发光!

而记住周杰纶的人并不只有阿丙一个,还有无数个被《jay》征服的歌迷。

几个女生在这大声密谋,阿丙却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不喜欢听歌,只喜欢看电影和综艺节目。

周杰纶已经拿出了一定的潜力,虽然未必比得上曹轩,但也值得操作一把,甚至这次舆论风波的背后,也有他们的影子在。

阿丙不是专业歌迷,他说不出这首歌好在哪里,但就是觉得好听,很有意思。

到后来,甚至扭转了许多中立民众对他的看法,小周刚刚走红,就马上迎来舆论危机。

大雄抢过磁带插在随身听上,扯过耳机戴到阿丙头上,按下了播放键。

奈何阿尔法在12月和1月都有艺人发专辑,包括香江当红的陈晓春和老板吴宗宪。

这是曹轩在粤省参加签售会后,有台省媒体就周杰纶的事件询问曹轩看法。

而更让人台省业内很惊喜的是,《jay》专辑虽然不是周杰纶一手包办了词曲,但有好几首都是他自己一人写的,其他歌曲虽然有旁人参与创作,但也都是他主导完成。

而华纳之前制定的演唱会规模是3~5万,这个数目明显偏低,根本不够曹轩台省歌迷分的。

“谢谢轩哥。”

以曹轩如今在歌坛的地位,不是周杰纶短时间可以撼动的,所以曹轩虽然重视他,但并不怕他的威胁。

当初曹轩凭借《一万个理由》刚红的时候,许多人说这首歌是烂大街口水歌,曹轩拿出《追光者》堵住了他们的嘴。

听了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在,就是里面那个有些听不清楚的唱腔口音,也觉得格外特殊且有一种难言的气质在。

作为台省的综艺天王,吴宗宪人脉很广,找来了一大帮歌手帮忙发声,但人数虽多,却没有那种能压场子的大咖。

眼下的周杰纶,如果跟着曹轩跑两场新、马演唱会,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表现,又能见世面,还跟着蹭不少曝光。

台媒甚至鼓吹周杰纶是曹轩钦点的接班人巴拉巴拉,给周杰纶刷了不少存在感。

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料到,眼瞅着台省没人轻易趟浑水,但内地却传来了一份采访报道。

“别管名字了,你听听歌,很好听的。”

至少目前台省最红的男女歌手任贤奇和张惠妹,都不敢打包票能在台省大本营人气胜过曹轩。

虽然这两方面依旧被曹轩摁着打,但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已经非常出色了。

小周成名了!

但是新人的爆红往往也会带来争议。

载着你彷佛载着阳光

不管到哪里都是晴天

甚至后者都是台媒碍于颜面兜着说的。

他们的目的不是让周杰纶废,而是浑水摸鱼趁机挖墙脚,然后一波公关,收买人心。

这不是因为他们有信心让周杰纶和曹轩硬刚,而是并不怎么重视这张专辑。

说周杰纶看似是创新,意图开创歌坛新潮流,但实际上就是哗众取宠。

曹轩这话说得客气,但天王和天王之间,演唱会互相串场这叫帮忙,天王和新人之间,那就是有意抬后者一把。

“我也写。”

周杰纶得知此事后,也第一时间给曹轩打电话致谢,曹轩语重心长道。

………

“刚买的专辑,现在在排行榜很火的,你听听。”

“乘着风游荡在蓝天边

甚至在两国歌迷面前刷了脸,还有一定机会打入两国市场。

另外周杰纶的曲风确实极具创新力,内含许多西方、中方元素混编,

喜欢的人爱之如狂,但许多听惯了原本华语曲风的人,确实未必能接受得了。

从磁带附赠的歌词单里,知道这两首歌分别叫《可爱女人》和《龙卷风》,而自己第一首听到的叫《星晴》。

“不要吵了,小慧的主意不错,我们一起给华纳写信,还要发动其他班的,让华纳看到我们决心。”

旁的不说,很多成名歌手都想从曹轩手里邀两首歌,为此,根本轻易不敢得罪他。

一片云掉落在我面前

捏成你的形状随风跟着我

曹轩小小爆了个料,谈及当初自己就非常看好周杰纶,有意邀请他来内地发展,可惜错过。

不过他的同桌大雄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流行音乐爱好者,特别喜欢听歌,最喜欢的歌手是李宗盛,现在还要加上一个曹轩。

“我们给华纳写信吧,要求加大演唱会人数,或者增加场次,最好多开几场,我场场去捧场。”

“纶儿啊,把哥当外人了,放心,以后你跟哥混,没人动得了你。”

……”

有时候娱乐圈竞争对手之间并不是非要一味的打压,相互提携帮助某种程度上更能实现双赢。

至于其他,就看天命了!

阿丙闻言看向专辑封面,念道:“杰纶《jay》,周…杰纶。”

既然如此,按理是要避开曹轩,选择一个相对合适的档期,尽可能的多卖。

阿丙第一次对某首歌产生这么强烈的喜欢,也第一次因为歌曲想去了解一个歌手。

小周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但却没想到即便有大哥横压诸神,但仍旧没有掩盖他的才华。

针对不爱听歌的阿丙,大雄一直喜欢给他安利,希望把同桌转化为同好,效果一般。

晚上,阿丙一口气听完了《jay》这首专辑所有的歌,不能说首首都喜欢,但大部分确实十分贴合他的喜好,他也在心里深深记住了周杰伦这个名字。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场演唱会,我需要助演,你要是有空,就过来帮我忙呗。”

将来就算周杰纶红透半边天,照样老老实实的叫他轩哥,心里对他充满了感激。

人们提起周杰伦崛起之路,也要说多亏了曹轩的不吝帮助。

不但薅人家的羊毛,还要人家说谢谢,曹轩有时候都觉得自己过于缺德了………

晚上还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