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听话你得听音儿啊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听话你得听音儿啊

相比于陈登、陈群等文官在天子到来之后的惨兮兮,吕布、高顺等武将和底下的兵卒就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他们倒也同样是睡不着,不过更多却是兴奋的,一整个晚上,他们都在和宿卫将士们打听南阳那边屯田的情况。

当他们听说军屯之田可以不用再出劳役,按人头分田地,最关键还不用缴纳粮税之后,一个个的恨不得立刻就扔下手中的兵器去屯田。

至于中层的军官们,大多都是地主豪强出身,说实话,他们也挺高兴的,真没有刘协想象中,恨不得揭竿而起的反对他的那种愤怒劲儿。

要知道隋唐时期的府兵制,是有一种家族被称之为将门的,称之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

刘协搞错了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地主豪强都会反对他的屯田之策,民屯的话确实是损害地主阶级利益的,但是军屯的话,其实未必。

毕竟能成为豪强的,一定不是因为有钱买地所以成为豪强,大多数的豪强之所以是豪强反而是因为能生和团结。

一个乡,两万户,假如其中一万户人家都姓李,这些姓李教育还特别好,每一代都有一个有威望的家主,这自然就是豪强了,另外一万户不姓李的不挨欺负就见鬼了,慢慢的人家可不就成了豪强了么。

李典他们家就是类似的情况,人家当土豪。

军屯是按照人头分土地的,你不可能让我这一大家子人分着屯吧,大家说白了还是要分在一起的,这个屯如果有五千个兵,其中有三千人都姓李,你敢找个姓王的当校尉?

你说你造反吧,你都有胆子也有本事造反了你还民屯个鸡毛啊!

所以吕布麾下,确实有不少的中层将领都是土豪出身的,但他们对刘协的军屯之策却是欢欣鼓舞的。

那这确实是在抛他们的根。

他可比自己惨多了啊。

所以说在古代,能生并且团结才是家族的核心竞争力。(参考我国南方有些几万人全都一个姓的村,古代社会只会比现代社会更抱团)

当然,对于大多数那些只想着结堡垒自保,仗着自己家里人口多佃户多,拒绝为朝廷缴纳税赋也拒绝出兵役徭役的普通豪强来说,他们只能选民屯。

吕布听这陈宫居然还愿意叫自己一声主公,顿时喜的是心怒放,俩人之间的那点龌龊自然也就抛之脑后了。

“主公,若是不甘心从此做个只有尊崇地位却无实权的高官,倒是确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只是这条路,不好走。”

兵都屯了,他这个降将的实际作用可就直线降低了,现在这些将士们还感念自己的恩德,可将来屯了田,底下的那些校尉才是那些屯田之兵的真正父母官,再上面的那些中郎将才是直属领导。

只有吕布本人不是太舒服。

如果世世代代都是李姓当校尉,用不了几年,这个屯的五千人自然也就都成了李家军了。

可作为政治智商至少及格了的吕布,很快就又为未来忧心忡忡起来了,没有了兵权的猛虎,怕是要连只猫都不如的。

“主公其实无需忧虑,您有诛杀董贼之功,君不见段颖、张杨,同样是无兵无权,却依然可以凭借往日之功分别做了九卿和上公,当然,只是没什么实权而已,但余生安享富贵总是没问题的。”

我飞将吕布,难道以后只能靠着诛杀董卓的那点情分,指望着自己的爵位过活了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